连云港

首页>地方频道>连云港>社会

苏振刚支教在大凉山深处

       记 者 李 江 通讯员 陈 换

  “我想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这是苏振刚赴大凉山乃托镇支教的原因。  

   躁动的青春

  用苦难去磨练勇气

  苏振刚,连云港市墟沟人,今年24岁。大学毕业后,他本可以留在繁华的无锡工作,或者回连云港接手父母的生意,但他选择了从大学时就开始关注的支教。

  富裕的生活,浮躁的青春,曾经让苏振刚迷茫徘徊。“在北京每天挤地铁的生活,在拉萨混吃等死的日子,在连云港看海的夜晚,在无锡校园的颓废腐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这些片段曾是生活中活生生的青春。”


给学生发放发卡等物品

 

生活物资需要人背上山

 “我觉得自己受妈妈影响很大,她是一位非常善良的人,喜欢帮助别人。”怀着对支教公益事业的向往,带着年轻的冲动,苏振刚说干就干,通过网络他找到了于建嵘创立的随手公益。经过在西昌一周的志愿者培训,16名志愿者有众多学校可以选择。“其实没有去之前,和我们讲的再多也没用,不会有太深刻的印象。我只记住了一个学校:乃托小学,因为那里据说是几所学校中条件最艰苦的。直接强烈申请,我就去这里!”

  躁动的青春,何处安放,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选择,有的人选择随波逐流,有的人选择纵情声色。苏振刚选择的是通过苦难、通过公益来磨练勇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躁动的青春,我也躁动也有冲动,包括来山区支教。话说夫妻有七年之痒,自己的支教也有两月之躁。但这种躁动对我而言,是最好的磨练,只有耐下心去走完自己的行程,才能给自己的青春画上一个靓丽的句号。”

  山里的日子

  在贫穷热情间穿梭

  8月28日,是苏振刚进山的日子,因为村里不通车,需要翻山路,走进色底乡的时候,天色已晚,经过一夜的休整之后,苏振刚8月29日跋涉4个多小时来到了乃托小学。

  刚到乃托小学的苏振刚便遇到倾盆大雨,苏振刚带的书、面、米、被子全湿了,寝室与教室都漏雨,雨水倒灌回了屋里。乃托小学的“建筑”为全泥土构造,地面也没有经过任何处理,整个小学被泥浆包围。四周的泥墙早就裂开了缝,风从各个方向往教室里灌。“通过土墙的裂缝,竟然能看见隔壁的教室。在这里,除了地面不透风,其他几面墙没有一面是不透风的。整个教室只有16个座位,却有近60个孩子,只能两三个孩子坐一个位置,还有很多小朋友只能围坐在我脚下。”

  8月底的大凉山,早晚温差比较大,下午开始气温降低,不少彝族村民已经穿上了薄棉衣。看到支教老师的被褥全部淋湿了,彝族村民们赶紧找来干柴火生起火进行烘烤。苏振刚的宿舍没有窗户,热心的村民找来了玻璃为他装上了新窗户。

  进山几天后,有的村民出去赶集,还为他带了几个青苹果回来,但是苏振刚只吃了一个,看到孩子们的眼神,他就忍住了吃第二个的冲动。“当时感觉此时的青苹果比什么水果都美味,但我知道他们比我更需要营养。”乃托的村民多数不懂汉语,经常弄得他啼笑皆非,但是彝族同胞的热情,让苏振刚的心融化了。

  无闻的捐助

  成了孩子快乐的源泉

  支教老师除了教孩子读书识字,还负责对外联系捐助物资的民间组织。由于山路崎岖,乃托村并未通邮,物资只能运到山下,然后由苏振刚与村民们背回小学,他们需要背几十斤重的物资走3、4个小时。

  “开始的时候很不习惯,自己也背不了那么多,但是看到孩子们快乐的笑脸时,一切都值了。”乃托村比较贫穷落后,9月中旬接到捐助者捐来的篮球和跳绳后,小朋友们并不知道怎么玩。“虽然没有硬化的操场,没有篮筐可以投球,但这些都不妨碍孩子的开心。”后来苏振刚与村民在树上弄了一个简易的篮筐,孩子们在天晴的时候可以上体育课打篮球,女生们也学会了跳绳。

  “城里人总是在发愁剪什么样的发型、用什么样的发饰更好看,但这些孩子看到热心人捐助的各色发卡,就已经很开心了。”还有不少捐助者后来捐来了复读机和磁带,学生们于是有了音乐课,“有时我也会去县里下载一些动画片给孩子们看,让他们开阔些眼界。”

  除了音乐课和体育课,苏振刚还为彝族小朋友上古典文化课。他经常会讲解《弟子规》给孩子们听,一是能提高他们的汉语语言能力,了解悠久的历史文化,二是能够让他们树立做人的正确观念。

  深情厚谊

  大凉山成了第二个家

  从8月28日进山到现在,苏振刚在乃托已经度过了3个多月,乃托的天气,也日渐寒冷,但这里却成了苏振刚第二个家。

  此季,恰巧是彝族人过年时节,不少外出打工的彝族青年,也趁着此时赶回家团聚。为了让彝族同胞感受到过年的气氛,苏振刚策划了一个全家福计划,就是———“跑遍学校附近的彝族各个村,为他们拍全家福。”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87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