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曾经作为主要代步工具的自行车逐渐被电动车、私家车所取代。在老一辈人的眼中,自行车是幸福生活的“三大件”,他们对自行车有着美好的记忆和难以割舍的情怀;在“80”、“90”后等年轻人看来,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已跟不上快节奏生活的步伐。在提倡节能、低碳、环保的新时代,自行车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日前,晚报“社区圆桌会议”开进浦东街道万润社区,听听社区居民对自行车这一物件的记忆以及看法。
居民观点
骑了40年的自行车仍“服役”
家住万润花园小区10号楼的沈景富老人,今年75岁,是一位退休教师。对于自行车,可谓“一往情深”。
“应该是1973年,我当时还在朝阳中学教书,月工资不过40多元,一家四口的生活很紧张,可我却花费110元购买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还是凭票买的。”谈起花“巨资”买那辆自行车的“当年之勇”,沈景富老人是津津乐道。“当时海州与朝阳之间的公共汽车很少,我就骑自行车带着老婆孩子回海州看望老母亲。那时真有‘勇气’,女儿坐在前面的大杠上,老婆坐在后面的车座上,怀里抱着大儿子,肚里还怀着老三,等于是一辆自行车带了5个人,相当于现在一辆普通私家车的载客量了。”
伴随沈大爷40年的永久牌自行车,后来内外轮胎都不知换了多少个,可自行车的主车架却没有换过。现在,他经常骑自行车去市政府那边转转,一是感受城市的新变化,二是可以活动活动腿脚。“2005年,儿子为我买了辆电动车,但我骑得很少,这辆骑了40年的自行车舍不得扔啊,成了老古董了。”沈景富说。
开车不如坐车 坐车不如骑车
刘文广今年60岁,已退休5年,退休前在某快客站任职。
刘文广20岁参加工作时,买了第一辆自行车。“当时凤凰、永久等知名的品牌比较贵,就买了大桥牌自行车。”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但刘文广认为,开车不如坐车,坐车不如骑车。
几年前,刘文广曾发表一篇关于节约能源的文章,号召大家用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现在他出门,能骑车就骑,不能骑就走,他说现在路上机动车太多了,其产生的尾气对人身体非常不好。
虽然现在家里有了私家车,但刘文广一家4口还是有5辆自行车。他建议平时少开车,多骑自行车,对社会和个人都是有好处的。“新浦地方本来也不是很大,骑车到哪里都方便,再说骑车既锻炼身体又环保。”
自行车去年刚送人又买了新的
今年64岁的李英是位退休教师。1993年,她买了一辆凤凰牌自行车,因为当时单位离家比较远。“那时拿自行车就当个宝贝,还专门找塑料胶皮绳把车架裹起来。每次骑过之后,该擦的擦,该洗的洗,保护得比较好。”
这辆凤凰牌自行车李英一直骑到退休,直到去年,才送给了一位在新浦打工的山东亲戚。李英说,现在还是很怀念那个时代,一路上大家都是骑自行车上班,自行车铃铛一响,在街上也是一种风景,觉得挺有意思的。“去年自行车送人之后,我又买了一辆小型的自行车,平时生活还是离不开自行车。”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李英的孩子下班后开车去健身房,骑那种单车锻炼身体,对这种做法,李英不是很理解。“为什么不直接骑自行车上班呢?非要开着车跑去骑模拟自行车,可能这就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吧?”
淘汰自行车也许是为适应现实
腾士玲今年57岁,父亲是我市第一代邮递员,后来她也成为一位邮政工作者。
“父亲以前工作时,都是骑自行车。”对于自行车这一出行工具,腾士玲很有感情。“我上世纪70年代初下放农村,当时买自行车还需要票,正好有亲戚在百货公司上班,我老是找他要票,大概两年后,好不容易才要到一张票,就买了一辆26式的永久牌自行车。”
有了自己的爱车后,腾士玲每次骑完,都要用布擦得锃亮,一直骑了七八年。后来由于工作地点太远,没法骑自行车上班,就改坐公交车了。
现在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淘汰自行车也是很自然的。其实自行车被逐渐淘汰,并不是说自行车不好,只是生活节奏加快了,上班族需要更快捷的出行工具。”
说起来,腾士玲现在骑上电动车后,反而觉得身体不如以前了。“前几年经常骑自行车,全身都在活动,也很少得病。但年龄大了以后,由于工作关系,经常要跑很远的路,就改骑电动车了,结果身体活动少了,感冒、牙疼等各种毛病就慢慢出来了。”腾士玲说,现在没有自行车骑了,以后还想再买一辆。
根据生活节奏选择出行的方式
谷渠干,62岁,一位老妇联干部。“上中学时,家庭条件不是太好,也住不起校,每天上下学都得靠步行。上世纪70年代初,一个从南京下放到我们村的知青要回城,他有一辆六成新的自行车不想带回南京,我们家一商量,花70元钱买下来,给我上学骑。那时很少有人骑车上学,当时同学们都很羡慕我。”
1974年,谷渠干毕业分配到燕尾中学工作后,每天上下班都骑车回家,不久,那辆自行车就骑坏了,后来又买了辆新的,一直骑到上世纪90年代。
现在条件好了,谷渠干家有两辆私家车。“儿子在墟沟上班,儿媳妇在开发区上班,早上为了赶时间,他们开车去上班。而送孙子上学,要是遇到刮风下雨什么的,就让老伴开车去。”
对于出行方式的选择,谷渠干认为要根据自己的生活节奏来选择。“在市区容易拥堵,开车不是很方便,但出远门的话,还是开车方便。像我们退休了,也不赶时间,还是骑车比较好。平时还是尽量选择不开车。这是一种低碳环保方式,也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谷渠干说。
自行车跟不上快节奏的生活了
小孔,“85后”。由于平时工作忙,早上很想多睡一会懒觉,可住的地方离单位又有些远,就只有选择电动车了。
“早上上班,骑自行车的话,很难保证不迟到。”虽然对骑自行车的各种好处也很清楚,但小孔还是选择了电动车。
不过,小孔在办公室里还是放了一辆自行车,平时工作不是太忙的时候,或者到外面办事不是太急的时候,她也会选择骑自行车出去。
“对于现在快节奏的工作来说,自行车已经不适合作为交通工具来使用了,而是把它作为一种时尚、休闲的工具了。”她说。
社区看法
让无车日成为常态
“现在无论是小区,还是公共场所,停车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矛盾也越来越多。”万润社区居委会党总支书记薛红说。因此,她建议居民,在没有什么急事的情况下,车还是少开为好。
“社区每年都会在居民中进行绿色社区创建宣传,我们的宗旨是让无车日成为一种常态,成为居民的一种意识。”薛红说。
提出吃动平衡观点
杨捍军是浦东街道办事处文化站站长,包括他在内,目前浦东街道机关有三分之一的工作人员还是选择骑自行车上班。
据杨捍军介绍,从去年9月开始,浦东街道办事处团委、关工委、工会、文化站、社区教育中心等部门联合启动了“吃动平衡,走向健康”活动,号召广大市民从每天步行多一点、骑行多一点开始,开展各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专家解读
观念转变是一个过程
傅金祥,淮海工学院文学院教授、新闻系主任、党支部书记。“骑自行车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像咱们港城这样的城市,骑车比较方便。在市区3公里范围内,骑车和乘其他交通工具所需要的时间其实差不了多少。从安全角度来看,还是骑自行车最安全。”傅金祥说。
对傅金祥来说,是自行车的忠实拥趸,多年来一直选择骑自行车出行。“家中有电动车,也有私家车,但电动车骑得少,也不打算学开车了。”
傅教授认为,开车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是一个面子问题,但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我提倡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但这种观念需要慢慢植根人们的心里。我就经常和学生们讲这些内容,希望他们也能践行低碳环保。虽然新的交通工具也比较方便,但目前的生活节奏还没有紧急到争分夺秒的程度。总的来说,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傅教授说。
记者感言
怀念儿时的自行车
丁零零,是自行车清脆的铃声;吱吱呀呀,是自行车痛苦时的呼喊。“除了铃铛不响,哪里都响”是那个年代自行车的显著特征。
20年前,我10岁。一个春天的午后,硬着头皮,胆战心惊地推动了比自己还高、车把手还不听自己使唤的自行车,在姐姐的搀扶下,来到了村头那条刚修整的宽阔大路上,开始学骑自行车。在摔过七八次以后,当天晚上,我就能骑上十来米,骑骑停停慢慢往家赶了。
那个年代,会骑车,是小孩渐渐长大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最主要的是,不用6点多就起床,步行几公里赶往学校了。
多年以后,那种场景只能在岁月的长河中慢慢搜寻。放学时,一路都能听见自行车的声音,清脆的、嘶哑的、吱呀的。有姐姐带着妹妹的,也有哥哥带着弟弟的。不会骑车或者没有哥哥姐姐的小朋友,就只能跟在后面跑,渴望的眼神中透露出想要搭顺风车的愿望。我们也很想将他们搭一程,可无奈,车技及车况无法满足同时载3人的愿望。只能远望着他们跑一阵、喘一阵、歇一阵,然后慢慢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
现在,“除了铃铛不响,哪里都响”的自行车,早已被各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所取代。
但取代不了的,则是风里来、雨里去那儿时的一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