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农业结构调整中司空见惯的“周期律”:特色品种试种后入市价扬,尝到甜头后农民一哄而上,不多久货涌价跌又损失惨重……特色种养业往往只有打破这个“魔咒”,才能树立起规模农业、品牌农业,进而致富农民。
作为2002年因农业结构调整引进的“野菜”,当初靠行政命令才完成试验种植,后来谁也没想到居然能落地生根,进而稳步成长为致富一方的特色产业。最保守的统计,灌云县南岗乡芦蒿目前种植面积约1.2万亩,不算栽培、管理、采摘、贩运过程的附加值,年均可实现产值两亿多元。如果就单一设施蔬菜品种而言,南岗芦蒿的成功即便放在苏北,也并不多见。探究南岗芦蒿的成长之道,当可提供打破农业结构调整“周期律”的借鉴。
“吃螃蟹第一人”的引领示范
地处灌云县西部岗岭地区的南岗乡,属丘陵地貌,土壤贫瘠,水资源匮乏,农民种地是靠天吃饭,以玉米、小麦、山芋等作物为主,收益低微。2002年,在全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大势下,吸纳在南京八卦洲种地的打工集中地农民意见,乡党委、政府将其时经济效益看好的芦蒿作为引进品种。种苗拉回来后,一个村一个村开会动员,就是落实不下去,最后乡农技站的18名干部职工每人摊派了2亩地的硬任务。
许相村时任村支部书记朱凤喜,累计流转120多亩地种粮,带头试种了3亩芦蒿。春节前上市后,在本地根本无人问津,无奈雇车分两批运到消费群体集中的南京市场,结果卖出了8元/公斤的高价,刨去成本净赚3万多元,引发村民一片惊叹。第二年,许相村的芦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800亩,上市又赶上了好行情,本地市场开始接受,南京市场敞开收购,亩均收入约1.5万元。之后连续两年,当地芦蒿种植面积猛增到3000多亩,而且搞的都是秋延后和春提早,等到“一窝蜂”上市时,当地有限的市场迅速饱和,开始就挤占八卦洲芦蒿份额的南京市场也出现滞销,价格迅速下滑。
眼看刚刚兴起的特色产业走入困境,朱凤喜又一次站了出来,带领一班人前往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北京等省市,转了大半个中国去推销芦蒿。碰了无数次壁之后,这支南岗最早的经纪人队伍终于打开了芦蒿销售大门,粗线条勾勒出目前南岗芦蒿两条稳定的外销路线图:向西进入安徽合肥、蚌埠和宿迁等地,向南进入淮安、南京和苏锡常等城市。
“高手在民间”的探索实践
“中国芦蒿之乡”的南京八卦洲,公开报道种植面积超过4万亩,但是迄今为止大部分仍采取拱棚种植方式,上市时间集中在10月下旬到12月初。还在2004年,南岗乡王范村农民王庆成试着将芦蒿种进了日光温室,12月中旬割一刀,春节前再割一刀,打好拱棚芦蒿集中上市的时间差,一个日光温室的芦蒿创造了2万多元的效益。2005年,当其他蒿农东奔西走跑市场的时候,王范村的300个日光温室稳稳当当发了芦蒿财。
“高手在民间”的探索实践,让当地政府和蒿农看到了产业转型升级的鲜活样本。2006年,借助省委驻灌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政策,南岗乡政府牵头流转土地建设日光温室,打造以许相、王范两个村为中心、辐射周边9个村的万亩连片芦蒿种植基地。时至今日,如果加上农民自发分散种植,南岗芦蒿种植早已实现1万亩的发展计划,并且形成了日光温室、拱棚种植和露天栽培互为补充的良好格局,拥有日光温室3500多栋、大中小拱棚13300个,应市时间从7月份一直可以持续到来年麦收,亩均效益超过2万元。
江苏省农科院研究员沙国栋是南岗芦蒿的“贴身专家”,正是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南岗蒿农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芦蒿-西红柿”轮作模式:日光温室栽培的芦蒿春节前收割结束后,接茬种植“苏粉九号”西红柿,4月初上市一直卖到6月中旬,在芦蒿之外每年增加约1.5万元的额外收益。而在具体实践中,当地蒿农则发明了“早熟玉米———芦蒿———小麦”的一年三茬增收模式:麦收后抢种早熟玉米,9月中旬收获接茬露天芦蒿,10月中旬上市销售完毕再种小麦。53岁的蒿农王余富表示:“种芦蒿过程中施的底肥足,虽然小麦种得迟,但是不会影响到产量。最关键的是间种的一茬芦蒿每亩地能赚5000多块,忙点也非常合算。”
“政府搭把手”的产业呼唤
南岗乡农技站副站长李文雨的另一个身份是惠农芦蒿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目前这一合作社刚刚建成当地唯一的一家芦蒿冷藏加工企业。毕业就在乡农技站工作的李文雨,参与了芦蒿基地涉及每个村的示范种植和技术服务,亲身经历和见证了南岗芦蒿的发展壮大,主导申报了现有的“一条岭”和“万惠”两个注册商标。对于产业发展,他有自己的看法:“说到底,芦蒿是特色蔬菜,全国范围内大面积种植并不多。会种好卖带来的高效益,是南岗芦蒿保持生命力的根本。进一步做大做强这一特色产业,不能光靠农民自身,必须政府搭把手,避免盲目生产和无序竞争。”
李文雨介绍了芦蒿种植的“十六字口诀”:足肥密植,湿润管理,一次调节,洁净采收。“现在南岗蒿农对怎么种都有数,知道用有机肥,控制温度湿度,但是在行情好的时候,往往会盲目追求产量,采收时候也马虎,最终影响到质量,进入销售市场不仅价格上不去而且长期损害整个产业发展。”李文雨表示,此外,每到芦蒿集中上市期,收购过程和销售过程均存在经纪人之间无序竞争甚至恶性竞争的现象,短期增加了个体的收益,长期却损害着产业的健康。“改变盲目生产和无序竞争的状况,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往往是以拒绝乃至牺牲一个产业的进入为代价。如果任其蔓延,仅仅依靠农民自身和并不具备多少约束力的合作组织,缺乏政府站出来规范引导,最后受损的还是农民。”李文雨不无担忧地说。
规模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南岗芦蒿产业迅速壮大的一个关键,是借助扶贫在内的政策资金,地方政府牵头流转土地,帮助建成了设施配套的连片种植基地。实际上,在万亩连片基地建成后的几年内,虽然经济效益一直维持高位运行,南岗芦蒿并未更大规模扩张,正是因为蒿农本身难以协调解决设施栽培所需的土地。与之伴生的一个现象,当初是政府统一流转土地建设日光温室承包给需要的蒿农,蒿农只是和政府订立合同,和当地农民并不发生直接联系。由于芦蒿的效益明显,部分农民和承包日光温室的蒿农为流转费用和期限正在越来越多产生纠纷,甚至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成为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
如何从扶持产业、促进富民的高度,更好地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当是对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