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月19日是第23个全国助残日。连云港市残联日前宣布,截至目前我市已初步实现了“康复服务惠人人”的目标。目前,已为全市近10万残疾人提供各类康复服务。在推进无障碍设施改造、残疾辅具发放、康复进社区等具体措施落实的同时,还基本实现了贫困家庭0—6岁残疾儿童康复、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用药和住院治疗、贫困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和发放等全覆盖,并建立了白内障患者治疗复明长效机制。
记 者 徐 芳 通讯员 李宝剑 张垠
根据全市各级残联摸排的情况,我市目前存在康复需求的残疾人中,双目失明的老年人占视力残疾人的35%左右,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差;重度智障残疾人占智力残疾人的50%,他们每天的生活全靠监护人负责照顾;重度肢体残疾人占肢体残疾人总数的25%,生活依赖他人照顾,没有辅助器具的残疾人只能长期生活在床上。肢体残疾人有功能训练需求的人数多,范围广,涉及千家万户。辅助器具需求量大,约占康复需求总人数的79%,有些残疾人不仅需要拐杖、助听器,还需要轮椅、坐便器等用品。在此基础上,我市按照残疾人需求,进行分类分别登记造册,并由此开展了一系列脚踏实地的工作。
无障碍设施+生活辅具=便捷生活
近年来,市区新、改、扩建城市道路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建设无障碍设施,共建设城市道路盲道260公里,调整石坡道28处,增设公交站点无障碍设施122处,市区主干道、主要商业大街、人行道口、公交站点均建设了无障碍设施,城市道路及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达到A级标准。
我市还根据残疾人的生理特征、家庭房屋结构及残疾类别和程度,为肢体残疾人家庭安装了浴室扶手、厕所扶手、庭院滑轮吊环和改造了坡道等无障碍设施,为盲人家庭进行方柱圆角化处理,进行定向行走训练,20647户残疾人家庭享受到人性化的家庭无障碍改造。
与此同时,我市还对有需要的残疾人适配了收音机、盲杖、闪光门铃、报警茶壶、拐杖、轮椅、洗澡椅等特色生活辅助用具,并发放手指阶梯、四轮助行器、滑轮吊环、手指分离板、轮椅滑行板等康复器材,通过辅具适配,有些人可以达到生活基本自理。
部分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保
目前,连云港市的残疾人康复项目被纳入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范围,东海县已实现联网即时报销,18项医疗项目,报销比例为70%;抢救性康复项目4项,报销比例为60%;辅助器具6项,报销比例为50%。东海、赣榆、灌云、灌南县都出台了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实施办法,市区及其他县连网即时报销也正在推进中。
0-6岁残疾儿童获抢救性康复
对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训练对减轻残疾程度、提升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目前,我市已建立了各类0—6岁残疾儿童康复机构21家,有3448名残疾儿童得到免费抢救性康复训练,对在训儿童的家长进行康复知识培训,训练有效率达80%。我市还出台了《连云港市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连云港市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暂行考评办法》等文件,并与青岛脑瘫医院、上海第一医院和仁爱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遗传中心等康复专业机构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合作,让残疾人享受到高质量、专业化的康复服务。
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用药住院
连云港市已形成“开放式、综合性、社会化”精神病防治工作格局,依托社区对查出的精神病人全部建档立卡,跟踪随访,借助“社区110”治安监控,对重点患者实施监护。五年来,累计为10000余名贫困患者提供免费服药,234名贫困患者免费住院。
白内障治疗复明有长效机制
白内障患者发现一例、治疗一例、复明一例长效机制已在我市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防盲网络逐步完善,7个县、区分别荣获国家授予“白内障无障碍市先进县(区)”称号,完成了近万例白内障免费复明手术,人工晶体植入率达85%以上,同时还建立低视力康复部5个,低视力专业眼镜店3个,为低视力患者验配助视器,指导康复训练,并对盲童家长开展康复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