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贵仁 开虎 士健
“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教育我要回报社会。”谈起献血的初衷,东海县金桥实验中学数学老师赵自阳说,“就是想为社会做点儿事。”
13年里,赵自阳无偿献血30余次,捐献血小板7次,累计献血量超过1万毫升。如果救助一个伤者平均需要800毫升血液的话,他所献的血已救活14个人,荣获卫生部“2010~2011年度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13年,从献血到捐血小板
赵自阳无偿献血的历史要追溯到2000年暑假。那时,他从电视节目上看到一档关于人体血液健康知识的节目,对无偿献血有了初步了解。在迟疑中第一次献血后,他开始每年无偿献血两次,随后献血次数越来越多,并且开始捐献血小板。
根据献血规定,一次献血后需要经过14天的间隔才可以再次献血小板,赵自阳便时常掐算着日子,只要一满14天便又琢磨着去献血小板。由于捐献血小板只能到市血站进行,他在繁重的教学之余,尽量提前买好火车票,一早从东海乘火车到新浦火车站,再转公交车前往市血站。
献血,瞒了同事和家人8年
每到捐献时间,赵自阳就主动来到县血站献血,时间长了,工作人员全认识了他。然而,赵自阳献血的事情直到几年前才被家人知晓,“1998年,全国开始推行无偿献血,2000年时,全县献血的人还很少,大多数人不理解。”最初的8年里,赵自阳献血瞒着家人和同事,献完血回到家从不休息,照常干活。
“这么多年来,献血已经成为我的额外工作。”遇到临时献血通知,为了不耽误教学,他就和同事调课,速去速回。遇上合适的机会,他就向周边的人普及无偿献血知识。2008年,赵自阳的岳父手术,急需输血。恰巧医院缺少血源须家属自行解决,全家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赵自阳拿出自己的献血证,以“互助献血”的方式解决了手术用血。至此,家人才知道他无偿献血的“秘密”。
带动20余人无偿献血
“你无偿献血图个啥?”面对各种质疑和不解,赵自阳解释道,“对一个垂危的伤者来说,这一袋袋鲜血就是他们的救命稻草。”在赵自阳的带动下,刘海迎、乔万宝、张明祥、李文志、杨春江等20余名老师相继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家人也由反对变为积极参与。
这些年来,赵自阳随时像待命的战士,只要接到血站的电话就及时赶过去,还经常主动打电话去询问,是位名副其实的“移动血库”。去年春节,赵自阳突然接到市血站打来急需血小板的求助电话,立刻放下手头的事情,买火车票赶了过去。
“献一次血就是献出一份爱,这是我每次走进献血车的感受!”赵自阳说,只要身体允许,就还会继续在无偿献血的路上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