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 者 徐 芳 通讯员 吴淑珩)昨天,《扬子晚报》发布消息称,江苏省百岁老人人数已达4383人,是12年前的3.6倍,居全国前列。记者在第一时间采访后得知,我市百岁老人群体在今年也达到历史峰值,全市有144位,比去年增加17人,这其中女性成为绝对的主力军,而且多分布在各县的农村地区,老牌“长寿之乡”东海县依旧领跑全市。
现象:超百岁人口七连增
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古代活到70岁已属难得。而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标准,现代人65岁以前算中年人,65-74岁算青年老人,75-90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年人,90-120岁称得上高龄老年人。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本地老人一般从80岁起就算是长寿了。
根据记者掌握的资料,我市百岁以上的长寿人口自2006年起呈逐年增加态势,2006年年初,全市共有百岁以上寿星85人,2007年升至87人,2008年为88人,2009年人数逼近90人,至2010年,我市的百岁寿星人数首次破百,2012年统计数据为127人,今年则达到144人,连续七年增长。
赣榆县海头镇南朱皋村的徐庄氏连续第二年登上我市百岁寿星的冠军宝座,她生于1901年,今年112周岁。在她之前,生于1900年的东海县驼峰乡麦坡村的周赵氏蝉联了至少5年港城百岁寿星榜的冠军。有趣的是,我市的这一宝座至今都被女性占领,鲜有男性“扬眉吐气”。
今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市这144位百岁寿星中,男性仅有48人,女性则高达96人,足足是男性人数的2倍,占寿星人数近7成。
分布:农村寿星远远多于城市
尽管全省新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江苏省农村、城市百岁老人比例与人口分布没有太大差异,说明农村和城市环境都能长寿,但我市的统计数据依旧显示出寿星在城市和农村分布的差异性。
在今年统计的144位百岁长寿老人中,市区寿星仅有19人,其余125人均分布在农村,这样的现象并非今年才出现。我市连续7年的长寿人口统计显示,我市的农村百岁寿星群体的绝对优势常年无法撼动,以“长寿之乡”东海县为例,寿星几乎都来自该县的农村地区。
医疗救助资金支出结构也能反映出农村寿星人数的庞大。统计发现,我市百岁老人医疗费用的主要来源大多来自新农合和家庭,两者所占百分比依次为55.0%和28.8%,而公费医疗仅占2.5%。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市民政部门分析,农村老人一辈子都生活在田间地头,常年的体力劳动练就了他们健康结实的体格,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也是他们长寿的一大原因。
探究:他们长寿的原因挺复杂
市民政部门的调查显示,我市的百岁寿星中70%的人并没有家族长寿史。入户走访时发现,这些百岁长寿老人大多生活规律,作息正常,平时饮食清淡,喜好粗杂粮,基本没有肥胖、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另外,寿星们还很乐于活动,即使到了百岁高龄,还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仍以东海县为例,该县的百岁寿星们目前全部处于生活半自理状态。
儿孙绕膝,生活和乐,这也是我市寿星长寿的一大原因。调查显示,我市6成的寿星表示喜欢和家人住在一起。接受调查的百岁寿星中有9成住在儿女家。仍以东海县为例,所有登记在案的寿星均为几代同堂,一般是四代,也有五代的情况,老人都由晚辈供养,供养人一般与老人们是子女、祖孙关系。家人的悉心照顾,再加上左邻右舍尊老爱幼的传统民风和政府、家人提供的周到的医疗保障,无疑让这些老人精神愉悦舒畅,心胸豁达,处世乐观,从而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