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 李子龙
进入夏季以来,各地电梯事故屡见报端。作为高层建筑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人们对乘梯安全愈加担忧。近日,笔者就我市电梯安全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了解到全市近5000部电梯能做到“日常巡检、每15天保养一次、每年年检一次”规定的并不多。而电梯之所以发生故障,与安装公司、物业公司、维保公司、使用单位及乘客自身都有关系,电梯监管也存在诸多“软肋”。
您乘坐的电梯安全吗
程琳是市区某大型企业的一名白领,每天上下班都要乘坐电梯。“我办公室在9楼,家住在12楼,上班、回家都要坐电梯,一年365天要乘多少次电梯?现在每天坐电梯,都担心电梯会突然出故障。”
那么,我们身边电梯的安全性到底如何?笔者从市质监部门了解到,我市目前共有电梯4936部,每年平均增加电梯1000部左右,每天有40万人至50万人乘坐电梯。“除去货梯,载人电梯大概有4500部。”市质监局特种设备处副处长杨智介绍,我市真正广泛使用电梯是从2005年开始,随着城市的发展,电梯增长速度非常快,今年前5个月就新增了700部。可是,随着电梯的普及,电梯事故也在不断发生,造成人员伤亡的案例也不是没有。值得担忧的是,目前带“病”运行的老旧电梯有330部左右,使用范围以公共场所居多。
电梯故障频发谁之过
去年5月,新浦朝阳中路祥源大厦电梯从18楼急坠,导致8名女乘客受伤。后经质监部门检查,该电梯已4个月没有进行维修保养。杨智表示,按照国家规定,电梯每日都要巡检,每15天就要保养一次,每年要年检一次,可是,港城近5000部电梯真正能按照要求做的并不多,往往发生事故后才急着补救。
为何电梯维保难到位?究其原因,物业公司、维保公司和使用单位都难辞其咎。九龙实业公司物业事业部副总经理冯祥明坦言,很多居民小区电梯维修保养费收不齐,物业公司不得不压低维保费用,从而导致电梯维保偷工减料。“电梯的保修期一般是2年,超过2年就需要找社会上的维保公司维修保养。”冯明祥说,全市登记注册的38家维保公司,价格差异比较大,外行人很难分辨其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的高低,也就难以避免维保公司为节省资金在维保过程中违规操作。此外,使用单位管理缺位也是一个大问题。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电梯使用单位至少需要配备一名持有“电梯安全管理员证”的人员从事电梯日常维护工作,然而质监部门在检查中发现,有的电梯管理员竟同时管理20家电梯使用单位,每年主动申报年检的使用单位更是寥寥无几。
俗话说:七分安装,三分保养。事实上,电梯的安装环节决定了七成质量安全。再加上很多乘客不遵守安全规定,在电梯里打闹、踹门甚至把垃圾扔在轿厢,都有损电梯正常运行。
数字背后折射监管隐忧
电梯出了故障找谁投诉?许多市民首先质疑的是质监部门,认为他们没有尽到监管职责。笔者了解到,全市所有县区质监局一共只有14名电梯安全监察员,市区只有2名。4936部电梯,平均每年递增1000部,每天近50万人乘坐,监管只有靠抽检。
“举个例子,14名监察员每2人一组,分成7个检查组,每个组一年最多抽查200部电梯,全年也就查1400台。事实上,每年全市实际的电梯抽检率大概只有5%左右,也就是不到500台。”杨智解释,质监部门特种设备处不仅要负责电梯监察,还要负责锅炉容器、起重设备等监管,工作很繁忙。每次强制检查都由质监局带领专业检测机构上门,检查电梯的保养记录、使用证、电梯安全管理员的操作证等手续材料是否齐全,若发现未达要求的会下发整改通知。同时对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电梯进行安全评估,结果不合格且无改造价值的,一律按报废处理。
这一系列数字折射了电梯监管存在着诸多隐忧。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电梯的所有人和管理人往往是分开的,电梯一旦发生事故对乘客造成损害时,责任很难追究。相关业内人士表示,要想杜绝电梯安全隐患,应从立法、维保公司质量评定、推行电梯强制保险、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落实电梯日常安检、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等多种措施入手。同时,还要教育乘客善待电梯,不要让电梯成为“吃人”的“电老虎”。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