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放多少盐,每家各不同。作为沿海地区,连云港的居民口味可能相对重一点。然而,现代保健知识和卫生常识告诉我们,每次炒菜放的盐超没超过标准,可直接影响你的身体健康。日前,苍梧晚报社区圆桌会议第十三站走进新浦区财苑社区,与部分居民讨论一日三餐盐的使用量问题,并听取盐业专家现场讲解限盐与健康的关系,让居民吃盐更加科学合理。
自古以来,盐是重要的生活资料,人体如果缺盐,神经系统就会非常虚弱,人就会没有劲,同时还会引起多种并发症。但是,盐吃多了也有副作用,据近日江苏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我省18岁以上的居民高盐饮食普遍存在,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11.2克,是推荐量6克的近2倍;目前,我省80%以上的居民食盐摄入量超标。
盐吃多了不好,但控制不住
徐凤英今年75岁,是家中的“主厨”,为家人做了一辈子的饭。徐大妈说,自己平时口味偏重,如果太淡感觉不下饭,这么多年来也习惯了。“以前炒菜也没讲究什么,为了让做出来的菜更可口,盐放得挺多的,后来知道吃盐多对身体不好,慢慢地炒菜盐放得少了,但老觉得炒出来的菜没有什么味道。”徐大妈说,家人劝她少放盐,但有时候炒菜时糖放多了,也会往菜里加盐,这样一来,口味自然就重了。
徐大妈以前身体还不错,但过了60岁,身体素质就差了,有一次到医院检查,发现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我也知道老年人盐吃多了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现在,徐大妈炒的菜有时盐放多了,家人吃了感觉偏咸,还说口渴,徐大妈就打趣地说:“菜咸了就多喝点水,不然怎么办呢?”
限量吃盐,对大家都有好处
李宝华今年60岁,平时比较注意养生。他直言,平时少吃盐、限量吃盐,对每个人都有好处。“我的妻子以前是盐场职工,炒菜属于‘重口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得了糖尿病,并引起多种并发症,医生建议我少吃盐。老伴也考虑到我的身体健康,平时炒菜盐就放得少了。”李宝华说。
“逢年过节,孩子们都会回家吃饭,如果盐放少了,孩子们吃了会觉得没有味道。于是,老伴在炒菜时,就区别对待,比如先盛起一份放盐少的菜,留给我吃,然后再根据孩子们的口味适量加盐,这样就做到了各人口味的兼顾。”李宝华说,家庭里各个人的口味有差异,这样的做法,无疑是个两全其美的方法,然而不管如何,少吃盐、限量用盐总是有好处的。
“如果孩子们没回家,我们就按清淡口味来,总之都是为了吃得健康。”李宝华说。
食盐虽然重要,但不能多吃
朱孔波今年60岁,虽然是位老爷们,但平时在家中也是一把“大勺”,掌管全家人的吃饭,对炒菜也很有研究。他认为,虽然盐是生活必需品,但也不能多吃。
“盐为百味之首,以前生活条件差,做菜也没有多少油,为了更下饭,就往菜里多放点盐,这样感觉口味好一点。但盐虽少不了也不能多吃,年轻人可能感觉不到,但老了患上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就不能再多吃了。特别是有了糖尿病之后,盐的摄入量就应该更低了。还有,如果得了肾脏疾病,盐就绝对不能多吃了,基本上不放盐。”朱孔波说,他很清楚地意识到盐吃多了对身体的危害。
买个限盐盒,让老妈少放盐
侍月兰今年80岁,育有3个儿子、2个女儿,一家人在一起时,吃盐也比较多。为此,她的女儿专门为她准备了一个限盐盒,把每周所吃的盐都放在一个盒子里,以控制吃盐量。
“我年轻时在盐场生活过,那个时候条件很艰苦,没有米面,发的都是粗粮,也没有油炒菜,就到河边去弄野菜,回来洗洗,放到锅里煮,然后放点盐,就这样吃。”侍月兰说,自己的“重口味”就是在那个时候养成的。
“现在,由于一大家人周末过来吃饭,大概20天用一袋盐,烧鱼、肉等荤菜,盐放得都比较多。”侍月兰说,自己的血压比较高,但是口味上去了,要想减下来,就比较困难了。
“每个周末,当孩子们过来吃饭时,我炒好菜先把孩子们喜欢的清淡口味的盛出来,然后自己再往剩下的菜里加点盐。”对于菜的咸淡,侍月兰也要区别对待。“不过,我女儿专门为我准备了一个限盐盒,每周来的时候,就会把我一个星期所吃的盐都放在里面,不让我多吃盐。”侍月兰说。
关注家人健康,做菜注意咸淡
史加逢是社区工作人员,南通人,是一个5岁孩子的母亲,也经常做饭。她在日常生活中,对饭菜的口味,特别是吃盐的量,也是非常在意的。“婆婆有糖尿病,不能多吃盐,所以,我做饭的时候比较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史加逢说,婆婆没事就看电视上的健康节目,并告诉她专家说盐吃多了不好,对身体危害比较大。
“以前没有小孩的时候,没有特别在意,现在有小孩了,婆婆年纪也大了,就特别注意这个事情。平时我炒菜的时候,都是等菜快出锅时,再放盐,这样,既能吃出咸味,盐也不会完全被菜吸收,这样,既营养又健康。”史加逢还特别强调,她家不吃味精,炒菜时酱油也放得少。“从我外婆那一辈开始,我们老家就以清淡口味为主,咸的、辣的、味精等,基本不吃。”
举办讲座,让居民控制吃盐量
针对目前居民吃盐普遍超标的现状,财苑社区主任魏春香说,身体健康是自己的,广大居民一定要树立减盐的意识。“现在,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困扰着很多老年人,很大一方面原因与盐的摄入量超标有关,因此,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要减少盐的摄入量。”
魏春香说,以前也开展过居民饮食安全和健康知识宣传,但由盐业专家现场讲解吃盐的科学道理,还是第一次,现场的居民都表示有很大收获。“对社区内的育龄妇女、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社区也将大力开展减盐宣传。此外,社区还将邀请相关专家,就科学吃盐的做法等,为社区居民举办讲座。”魏春香还建议,盐业部门在盐的包装袋内,可以放一个控盐勺,让广大居民自觉树立减盐的意识,使减盐的意识深入人心,就像遵守交通规则一样,牢记于心。
响应减盐行动,建议吃低钠盐
陈宏伟是江苏盐业集团苏盐连锁有限公司连云港分公司市场部的客户经理。受晚报邀请,当天,他也来到社区圆桌会议现场,为居民讲解科学吃盐知识,介绍了全省组织的减盐计划,并建议大家吃低钠盐。
“食物是身体内碘的主要来源,如果我们生活环境的土壤含碘少,生长在这种土壤上的植物含碘也少,吃了低碘饲料的各种动物如羊、牛、狗和兔等,也会碘营养不足。因此,身体的碘营养状况是同环境密切相关的。如果我们长期以含碘低的粮食和肉类为食品,就会出现碘营养不足,健康就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陈宏伟告诉居民,缺碘会导致智力低下、呆傻等智力残疾,缺碘也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和甲减。
陈宏伟说,食盐加碘是最为合理科学的补碘方法,也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佳方法。食盐加碘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人人受益。生活在碘缺乏地区的居民,无论成年人、儿童、还是未出生的胎儿,可以人人受益。2、可防可治。食盐加碘既可预防又可治疗因缺碘造成的各种损害。3、安全无害。食盐中加入的碘量能够严格控制,是以营养素的方式补给,而不是以药物的有效剂量出现,不会带来任何医学上的危险。4、方便经济。从经济上看,加碘盐的支出占家庭日常开支的比例还是很低的,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也许有人会问:“现在应该不缺碘吧,特别是在城市里”;还有人说:“我们生长在海边,经常吃海鲜,不缺碘,加碘多了有害”;更有人怀疑,“现在甲状腺疾病多了,都是补碘惹的祸吧”。在社区圆桌会议现场,有居民提出疑问,陈宏伟说,有几个误区需要给大家解释一下:
误区一
消除碘缺乏病就没必要再吃碘盐
营养学家认为,一个成年人每天碘的膳食供给量应该是150微克。一般人理解,如果有病或缺乏一种营养,补够了就可以了,但碘缺乏病是个环境性的疾病,是由于我们环境中碘不够。消除了碘缺乏病,不等于消除了碘缺乏的环境,如果不吃加碘盐的话,照样缺碘。
误区二
补碘过量会导致甲状腺疾病增多
近几年,甲状腺疾病发病处于上升趋势,一些人认为这是补碘过量造成的。专家解释,近些年甲状腺疾病的增多,是因为随着医疗水平和早期发现率的提高,得了病就能查出来,并不是真正的发病率提高了。世界上采用食盐加碘的措施至今已经有90年了,没有发生过因吃加碘盐而引起碘过量、碘中毒和碘过敏的事件。但是已确诊患有甲状腺疾病的人,应该根据医生的意见避免食用加碘盐,无碘食盐在指定的地点可以买到。
误区三
碘缺乏状况好转没必要全民补
碘缺乏病和天花那样的传染病不一样,天花的传染源没有了,就不会得这个病。而碘缺乏病是由于环境缺碘造成的,是人体吸收不足造成的一种营养性的疾病,因此,补碘是一件应当长期坚持的事。
关于提倡居民少吃盐和全省减盐计划的问题,陈宏伟表示,盐务部门将重点采取几方面措施支持配合减盐计划,比如,倡导科学用盐理念,鼓励全民参与减盐行动。同时,积极参与卫生部门组织的相关活动,努力营造科学用盐、促进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此外,引导居民形成低盐消费习惯,结合我市食盐消费水平,积极推广和普及低钠盐产品,争取把供应比例提高到20%以上。
“低钠盐以加碘盐为原料,再添加一定量的氯化钾和硫酸镁。与普通食用盐相比,低钠盐不但可以在咸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减少钠离子的摄取量,还可以帮助膳食中的钠、钾和镁三种元素达到更好的平衡,有利于预防高血压、保护心脑血管。”陈宏伟告诉居民,食用低钠盐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现在,在很多超市都可以买到低钠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