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起,中国保监会联手中国银监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销售行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开始实施。新规不仅规定65岁以上老人买保险,需保险公司人工审核后方可出单,同时还将银保渠道的保险产品犹豫期从10天延长至15天。通知还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各网点在同一会计年度内,不得与超过3家保险公司开展保险业务合作。
分不清楚存款和保险?
投保后会收到短信提醒
家住西小区的张阿姨,今年年初到市区一家商业银行存款,后来却买了5年期的保险产品。“银行工作人员跟我说,买这个保险产品和定存差不多,但利息更高,还有赠品。”原本打算2万元存1年期的张阿姨,有点后悔,“万一要用到这笔钱,一时半会还取不出来。”
对于老年人来说,对自己到底是办理了定存还是保险产品分不清楚。4月1日起,《通知》规定,凡是在银行购买了保险公司产品的市民,保险公司都必须在划扣首期保费的24小时内,或者未划扣首期保费但在承保24小时内,以保险公司的名义向投保人手机发送提示短信。
不仅如此,今后,银保销售人员不能代替投保人填写保单。“我记得年初买保险产品,签个字就完事了。”像张阿姨说的这种情况将不复存在。记者获悉,原先都是由银保销售人员为投保人填好保单,由投保人签字确认。现在,新规要求本人填写,这也避免了老年人在不明情况下错将保险当存款。
65岁以上老人买银保产品
保险公司人工帮你核保
银保产品,就是在银行网点销售的保险公司的产品。这类产品的提供商仍然是保险公司。与保险公司销售的保险产品相比,银保产品期限稍短,在5到20年之间,其中5到10年的产品居多。虽然银保产品宣称的收益率挺高,但与定存相比,仍然有一定的风险,不一定能实现最初约定的收益。
“对老年人来说,买这类银保产品,具有一定的风险。”保险业内人士称。4月1日起,新规对老年人和低收入人群的业务销售设置门槛。《通知》要求,对城乡低收入居民、投保人年龄超过65周岁或期交产品投保人年龄超过60周岁的,向其销售的产品原则上以保单利益确定的普通型产品为主,不得通过系统自动核保现场出单,应由保险公司人工核保,核保中保险公司应对投保产品的适合性、投保信息、签名等情况进行复核。
此外,在销售保单利益不确定的保险产品时,若存在趸交保费(在投保时一次交清全部保险费)超过投保人家庭年收入的4倍、年期交保费超过投保人家庭年收入的20%,或月期交保费超过投保人家庭月收入的20%等情况时,应在取得投保人签名确认的投保声明后方可承保。
盲目或冲动时购买
“反悔期”拉长至15天
记者获悉,一些老人购买银保产品时“稀里糊涂”,往往回到家中经儿女提醒才知道自己办理的并不是存款。但是,此时保费都已经交了,该怎么办?
针对这种情况,新规要求,4月1日起,在银行购买的保险产品,客户在15天之内反悔的,可以全额退保。这一“缓冲期”的设定,可以避免一时冲动或盲目购买的情况发生,也为避免客户和保险公司、银行之间发生相关纠葛、矛盾设置了“缓冲地带”。
“我们遇见过不少这样的情况。有些客户在柜台人员的推荐下购买了保险理财产品,过一段时间又反悔想退保,但提前退保会损失一部分保费。新规执行后,客户可以在不损失保费的情况下,全额退保。”银行业内人士表示。
银行工作人员介绍,之前也有这样的“缓冲期”,为10天,新规将期限拉长了5天,让购买银保产品的市民有了更长时间的“反悔”时间。
老年人理财
风险意识要提高
老年人在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往往会面临一些风险,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信息获取渠道相对封闭,不太了解真实的市场行情,风险意识比较淡薄,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知之甚少以及盲目跟风等原因造成的。
目前,一些理财经理为了提高业绩也会给老年人推荐一些并不适合他们的理财产品,而在推荐时往往只提收益,不提风险,部分老年人耳根子软,很容易被说服并去购买这些产品,最后导致养老金损失。
专家提醒老年人理财时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事前征询子女或亲友的建议后坚定要购买的产品,不要随理财经理的推荐而动摇。在签订合同之前,一定要看清楚条款,最好有子女陪同,并且要有风险意识,关注产品的投资标的和可能面临的风险。
此外,老年人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可将理财经理的推荐过程录下来,万一发生亏损可以向监管机构投诉,有一定的追回可能。 郑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