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器人的新闻总是会占据科技类新闻的头条位置,很多人以为是西方先进的科技产物。殊不知,中国人对机器人的幻想与追求已有上千年历史。古代机器人不仅制作精巧,而且用途广泛。唐代朝阳人马待封被现代专家学者誉为中国制造“机器人”第一人。当然,古代的能工巧匠的手艺被认为是“雕虫小技”,不为人重视。还有一位为武则天制作十二时辰车的匠人虽说是海州人,却连姓名都没有留下,实属遗憾。
海州机械唐代全国领先
唐代是我国科学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机械传动技术当时在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当时许多机器人、机械玩具程序复杂,转动灵活,外观装潢精美,并且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在制造这些机械上,海州在国内又处于领先地位。见于文字记载的,先后出过两位伟大的匠师,其中一位没能留下姓名。
据《朝野佥载》记录,武则天如意元年时,海州地方官曾奉献了一个当地的匠人到洛阳,此人替武则天造了一架十二时辰车。
十二时辰车按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开一个小门,车子对方位十分敏感,把车头向着北方,则子门开,出来一个长着鼠头的人;向着南方,则午门开,出来一个长着马头的人。以此类推,十二个方位便有相应的十二个属相出现,转来转去,不差毫厘。
用现代科学分析,车中可能藏有较大的指南针。车子方位变化后,利用指南针与车头的不同夹角,来控制启闭相应的门户和推出不同生肖头像的人。这种构思精巧的机械,即使在今天也属令人钦佩之作。
这位没能留下姓名的能工巧匠,还造过一件木火通。那是在铁盏里盛着灯,点着以后,无论如何翻转,灯火始终向上不会熄灭。木火通铁盘盛火,应用重力、机械原理,旋转时火很旺、散热快,但火不会从盘中掉下来,灰也不会飞撒,被称为古代冬日“空调”。这些发明构思精巧,近年来出土的唐代文物中,已经见到这样的实物。它由双层金属圈做成,外圈翻转时,内圈因重力作用,使灯火始终保持固定的位置而不歪倒。
机器人鼻祖马待封
马待封出生在唐代东海郡新县,今连云港市朝阳街道,是云台地区马姓祖先。马待封自幼学习木器制造工艺,勤奋钻研,做木工同时,掌握木器油漆、雕刻、烫画和绘画装饰,并琢磨出机械、风能、水能、齿轮、平衡等原理在木器上的应用,已成为响誉东海郡的能工巧匠。
唐开元元年被征到长安为皇帝修法驾,演绎出一幕名垂史册的千古传奇,被皇亲国戚、官宦臣僚赞为中华第一神匠,被现代专家学者誉为中国制造“机器人”第一人。2006年6月,芜湖铁画制作技艺,被列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专家考证,铁画制作技艺是马待封首创,后来由于战乱失传,直至清代才被后人还原。
新皇唐玄宗荣登大宝,要修外出的法驾,那是一种利用六匹马拉的豪华马车。大臣报告马待封懂得各种机关技艺,能完成这一任务。海州府接到诏令,立即派专人护送马待封再次赴京。不久,马待封不仅把法驾修得完美无缺,而且把宫中损坏多年、堆在库房的指南车、记里鼓、相风鸟等许多器械、仪器进行修理、改造,使它们比原来造型更加美观精巧、功能更加准确灵活,达到尽善尽美境界,令皇帝及满朝文武叹为观止。
紧接着,马待封制造了一台有木头机器人的梳妆台,专供皇后梳妆打扮,这件妆具“中立镜台,台下两层,皆有门户”,内藏机关,构造独特。皇后梳洗时,打开妆台门,就有以木头制造的妇女机器人拿毛巾、梳子递给皇后,随后返回原地。皇后梳洗完,手执香脂、妆粉等化妆品的“木妇人”会依次将化妆品递给皇后化妆。最后,化妆品仍由“木妇人”拿进去,妆台上的门也都自动关闭,马待封技艺发挥到了极致。现代科学家认为把此梳妆台定为“中华第一机器人”并不为过。
马待封在宫里大显身手,一干就是十多年。但是玄宗皇帝“重文学、轻理工”,对题诗、赋词、书法者待若上宾,对能工巧匠视为下人。马待封为求得皇帝的重视和奖赏,他又主动请缨,请求为皇帝制作欹器,酒山、蓄钱罐等器物,得到了玄宗皇帝的批准。
欹器类似沙漏。这种器物本来是歪的,把水注入其中,水量恰好时就会摆正,水注满时就会倾倒。所以古人造它是用来警戒有自满情绪的人。欹器很难制作,历史上曾经多次制造,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
马待封的技术极为高超,他不仅成功地制作了欹器,他还用白银等贵金属打造了“酒山”。“酒山”是一种催人喝酒的机器人,如有人不及时饮酒,“酒山”顶上楼阁的门会自动打开,穿戴整齐的机器人拿着手板恭敬地走出来,劝人快些饮酒。直至喝完再斟满,机器人才回到阁门,阁门迅速关上。倘若再有人不及时饮酒,它再次重新走出,直至酒宴结束,机器人自始至终不会做出错误动作。
“酒山”内设机关,要用风力启动。用时将四面敞开,吸入空气,气流推动机关运动,其工艺水平、自动化程度极高。完工后,马待封将精美绝伦的机器上呈唐玄宗,却没有受到皇帝的重视。
一代神匠只留下无字碑
不得重用的马待封回到东海郡新县老家,死后葬在新县村南,墓碑高大。碑文为:马氏族祖,开元元年应诏入京修法驾神匠。唐天宝三年清明,族祖子孙恭立。
朝阳现在还流传着马待封墓碑被磨的故事,听后让人扼腕。马待封回乡,已不似第一次进京回家时那样风光,变得穷困潦倒,“灰头土脸”,让族人大失所望。马待封死后,子孙凭借高超雕刻工艺制作墓碑,正楷字端庄遒劲。地方有好事之人讲:“马待封名字起得不好,为皇帝当‘马’牛,作出那么大贡献,等‘待’到死,也没等来‘封’赏,实在可叹可悲。”
上坟人听到这些冷嘲热讽,心中很不是滋味。见到外姓人一来,就用身体遮挡墓碑,有的甚至用身体蹭磨碑文,时间一长,碑文几乎被磨光,变成了“无字碑”。
直至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地方政府和马氏后人对此遗迹才开始爱护,成为花果山下、朝阳山湾一处著名古迹风景。1978年,市博物馆专家对马待封墓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其墓葬形式非同一般,成“L”形,棺内木器造型奇特,可惜均已腐烂,部分陶器现存市博物馆。
中国古代大学只教“四书五经”、琴棋书画,不教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那时认为数、理、化、机械等都是工匠们干活时才需要,工匠们是社会最低层的体力劳动者。马待封的“梳妆台”、“酒山”制作工艺和科学原理,使我们不得不为我国古代工匠“其巧逾千古”的非凡智慧拍案叫绝。然而很多绝技和秘籍失传,马待封制造多项服务型“机器人”,是现代人的追认,古代人只把其作为“雕虫小技”记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