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梅 李肖娜 张倩倩
“这年头,不会上网真是寸步难行。”近日,家住新浦九龙城市乐园的葛波诉苦道,前几天他在小区门口打车,等了又等终于来了一辆出租车,正准备上车时,却被拒绝了,司机师傅解释,有人用手机软件预定了他的车。
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微博、微信、打车软件等互联网产品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由于自身或客观原因,老年人、农民工等群体不能有效使用网络,无法享受网络带来的种种便利,成为名副其实的“脱网一族”。
尴尬 不会上网经常“吃亏”
家住新浦区新潮社区的孙兰,今年60岁,说起交水电费的事,孙兰非常无奈。“每个月交水电费、电话费,都得排长队等上老半天,听说开通网上银行后,这些都能在网上搞定,我就想学学,但是银行大堂经理跟我解释了半天,还写下了详细的步骤,我还是搞不清。”孙兰表示,最后只能放弃,还是花时间去排队办理业务。
如今,很多业务办理部门都推出了网上服务,一些不懂网络的脱网人群却常常遭遇尴尬和无奈,更别说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红利”。家住祥源锦绣园的老人聂大爷觉得,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网络让生活变得日益便捷,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很多时候却是在“吃亏”,如市区医院推出的网上预约挂号服务,他们很可能因为挂不上号而不能看上当天的专家门诊,身边就有老人有过这样的尴尬。
调查 脱网人群中老年人占多数
近日,笔者来到社区、公园等场所,对部分中老年人上网情况进行调查。在新浦区新潮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聚集了很多老年人。61岁的吕大爷告诉笔者,他不会上网、不会用智能手机,现在用的还是最普通的直板按键手机。跟吕大爷一样,在场的多数老年人都不会使用电脑或者智能手机。
笔者在青年公园等公共场所随机采访发现,目前的脱网人群主要由老年人、进城务工人员构成,其中老年人占多数,他们当中80%以上的人不懂信息化运用,但是多数55岁到70岁之间的中老年人都有潜在的网络需求或是学习的欲望。
探析 主客观原因导致“脱网”
脱网人群的形成,既有外部客观条件限制,也有其自身原因。新浦区延南社区60岁的徐秀芳说,她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差,学电脑有些困难,看到身边有同龄人上网购物、玩微信,自己感觉有点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其实,阻碍老年人走入网络生活最大的绊脚石,莫过于难学易忘。采访中,不少老人告诉笔者,他们不仅对家中日常的网络设备不会使用,就是去银行取钱,也因为“不会操作,看不懂提示”等不敢使用自动取款机。
随着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由此衍生的一些网络诈骗、网络传销等犯罪活动,也往往把目标投向网络知识相对匮乏的老人和农民工群体,某种程度上造成他们“谈网色变”。
建议 为脱网人群提供学习机会
市老年大学教务处负责人介绍,这几年,老年人对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满足更多人的学习需求,今年开设了10个电脑班,分电脑基础操作和图片处理两大门类,目前全部满员。家住火车站附近的张女士告诉笔者,她去年开始学习电脑,目前已经掌握电脑基本操作,眼下正在学习图片处理。在她看来,学会使用网络,不仅丰富了她的业余生活,更能融入现代社会。
其实,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日益普及,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在这种形势下,脱网人群即将成为新形势下的“弱势群体”。对于脱网人群,我们应给他们更多的融入机会,社会关爱与个人积极参与应是破解“脱网”的双管齐下之道。社区、家庭都可以积极行动起来,帮助脱网人群融入现代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