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朝阳沟”里有个千年孝德文化村
——记连云港开发区朝阳街道刘巷村
中国江苏网8月18日讯 “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朝阳街道有一个叫响“孝文化”的刘巷村,这里是元朝四大名家关汉卿杂剧代表作《窦娥冤》悲剧剧情取材原形——“汉东海孝妇”周青孝行感天动地的地方,也是古代励志故事匡衡“凿壁借光”的发生地,这里在历史传统上就有着孝德友善、积极向上的优良地域文化。近年来,作为朝阳街道村级单位重要组成部分的刘巷村,积极倡导“孝德、务实、创新、争先”的新时期朝阳精神,倡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求,谱写了一篇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篇章。
“立足打造东部孝文化,以孝文化引领乡村治理与乡村发展”,刘巷村党委书记刘建国有着清晰和长远的发展规划。
传承历史唱响时代主旋律
朝阳街道因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大社优越性”而出名,江苏省委曾发出“社学朝阳”的号召,当时有关“朝阳沟”的文艺作品风靡全国。在新时期,刘巷村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积极以孝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风文明、民风朴实,孝文化建设竞相出彩,取得了文化繁荣、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
唱响孝文化品牌。刘巷村村民孙桂林,丈夫李永屯于1993年在一次工程中失足从高处摔下,造成了高位截瘫。孙桂林勇挑家庭重担,二十年如一日照顾高位截瘫卧床丈夫。如今,两个孩子已成家立业,婆婆在2012年77岁时安然辞世,公公今年81岁高龄依然硬朗。
张正芸和张金春是被村民广为赞道的“大行孝道的好妯娌”。俩人都是“70”后,自从嫁进孙家,张正芸、张金春十几年如一日都尽心尽力照顾久病在床的婆婆。早上替婆婆洗脸、刷牙;一日三餐送饭到她面前;晚上替她洗身擦背。由于婆婆无力动弹,长期卧床会使肌肉萎缩,躺久了就手脚麻木,妯娌俩就帮她按摩,往往一按就是半个多小时。婆婆烦闷时,两媳妇还会给婆婆讲点外面的所见所闻,让她知道外面的世界。两媳妇也会哼上二句替她解闷,给她带来好心情。婆婆生病二十年了,躺在床上十多年,没有生过褥疮,她的面色依旧如桃花般灿烂。
“要不是两媳妇悉心照料,病人肯定活不到现在,真是好福气呀!”村民们夸奖说。
目前,诸如孝敬老人、见义勇为、义务巡山森林防火的村民随手可指。
引领致富开启幸福新篇章
2013年底,刘巷村已有113家招商引资企业和78户工商业户,带动就业310人,村民自有二层200平方米以上楼房525户,私家汽车200多辆,工商营业额达116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突破18030元,村民难以遮掩致富带来的喜悦。
刘巷村的快速发展得力于村干部优良工作作风的历史传承。
二十多年前,刘巷村欠贷款100多万,村干部工资支不出。在村干部团结一致的带领下,2000年前后,刘巷村还清了贷款,村资产不但没有流失,而且还实现了增值。“务实、创新、争先、廉洁、诚信、友善是刘巷村村干部工作作风的集中体现,这也是得益于刘巷村孝文化的优良历史传统”,前村长对当前村领导集体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刘巷村走的是产业集约发展路径。为了使村级资产、资金、资本和资源效益最大化,刘巷村党委、村委会在连云港市率先成立了村级资产管理经营主体——连云港市刘巷村资产管理总公司,积极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进村级资产增值、资金增收、资本增加、资源增质。以资产管理公司为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一企一社一会”的“三个一”工作法。并推进“土地流转”,将村民土地集中管理,向大户出租,村民以参股形式参与租金分红。以刘巷特色盆景培育产业为主体,将几十余户盆景培育户联合起来,成立刘巷村盆景合作社,以他们手中盆景和土地资源为主体成立盆景培育基地。突出刘巷特色磁选装备制造业发展,以三和磁选为龙头,按照“党建引领、产业联动、龙头带动”的特色路径,成立了以全市30多家磁选装备制造企业为主体的连云港装备制造业协会,带动全村、乃至街道磁选装备制造业,以协会的壮大,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解决更多村民就业问题,提高居民收入。如今的刘巷村,特色产业有磁选机械制造企业10多家,盆景制作大户50多户。
一方面是村委会的正确引领,另一方面是致富能手的积极带动。
村民杨涪,带头致富能力强,为群众百姓铺设致富道路。成立刘巷村桩机企业协会,给那些想要通过桩基工程发家致富的村民提供技术、资金和政策保障,确保他们少走弯路,目前在杨涪的带领之下,已经有30多户人家走上发展打桩机道路,直接带动村民创业、致富。
着力民生促进乡风更和谐
“村风朴实、村民和谐、乡村安全、村民幸福是我们刘巷村两委的工作导向,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刘建国书记说。
小民生,大事情。通过“三改一引”工程,落实微小民生。2013年投入100余万元进行村庄整治,实施道路、自来水和下水道管网改造和天然气引气入户工程,刘巷村670户居民在全街道率先实现通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村民饮用不符合饮用标准的地表水所滋生的地方疾病问题,既解决了在枯水期水源缺乏和无水可取问题,又解决了全村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着力民生之事,得到了全村上下的肯定,使整村面貌大为改观。2013年7月在全省第一批、苏北第一家通过了省级环境整洁村验收。
投入30余万元,建成了刘巷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对文体健身中心、图书室、露天广场、妇女儿童之家、卫生室进行硬件配套和维护;筹集资金对幼儿园进行改造,达到了省级优质园的标准;整合便民服务中心资源,增设电信、移动、水费、电费、数字电视等代办点,为群众缴费提供一站式服务;投入10万元,对村级综合服务中心进行了标准化建设,使群众的新农保、医保等事情不出村就可以办理,矛盾纠纷、信访诉求得到及时受理和调解。
建立村规民约,加强乡村治理,促进村民和谐安定。“我们将会以‘孝德’传统鼓励村民践行村规民约,宣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精神,搞好村治理,让村民在一个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的环境下创业致富,幸福生活。”刘建国书记颇有信心地说到。
眼下,刘巷村又率先将孝文化精神延入到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把孝文化传统和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刘巷村发展的“毛细血管”。
王新岗刘南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