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2日讯(胡笳 许乾)3月31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存款保险条例》,这个被誉为“利率市场化最后一公里”的存款保险制度,将于下月正式实施。根据条例,最高偿付限额为50万元,且明确7个工作日足额偿付。根据央行测算,这一标准可以覆盖99.63%的存款人的全部存款。
那么,政策实施如何保证储户存款安全?又会对港城银行发展带来哪些变化?未来居民的投资理财又应该何去何从?
最高赔付50万元
保费由银行承担
3月31日,酝酿了20年的《存款保险条例》最终尘埃落定。据人行有关负责人介绍,存款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银行业金融机构交纳保费,设立专门的存款保险基金,当个别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出现问题时,依照规定对存款人进行偿付,保障存款人权益。目前,世界上已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
根据新出炉的《存款保险条例》规定: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机构所有被保险存款账户的本息在50万元以内,实行全额偿付,超出的部分,依法从投保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这就意味着,在银行存款本息低于50万元的储户可以获得全额赔付,而根据央行测算,这一群体比例占99.63%。《存款保险条例》同时还明确了偿付的时间规定为“7个工作日内”。强化了对存款人权益的保护。
对于50万元以上存款的用户则有另外的安全保障。根据条例规定,存款保险基金可以用于向存款人偿付被保险存款,也可以用于支持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有问题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收购或者风险处置。
这意味着,当问题机构被“接盘”后,存款人存款将转移到其他合格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得到全面保障。确实无法由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收购、承接的,才按照最高偿付限额直接偿付被保险存款。此外,超过最高偿付限额的存款,还可以依法从银行业金融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
对居民存款影响小
银行间竞争将更激烈
对于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港城各家银行的态度则较为淡定。“确实有储户向我们咨询,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后,会不会导致存款出现风险。我们认为从本质上来看,对市民存款基本上没有影响,甚至对于市民储蓄有着积极意义。”业内人士告诉笔者,存款保险制度是利率市场化的关键环节。从短期来看,目前港城各家银行经营稳健,发展势头良好,条例中阐明的诸如银行破产等经营性风险不会发生,居民存款安全有保证。从长期来看,这一政策的实施,将考验银行的服务能力和偿付能力,存在少数储户会因为担忧风险,而将存款从中小银行转移到大银行的可能性。中小银行可能会感受到压力,做好服务和内部管理,在存款利率上给予更大上浮,从而吸引留住储户。这样就会拉大银行间利率差距。银行之间呈现良性竞争,储户从中获益。
理财产品风险自担
市民投资需“混搭”
值得注意的是,市民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不在保险制度之内。事实上,理财产品与存款是两回事,储户存款不会签订风险说明书,而理财产品在购买时就签订了风险说明书,已经明确了理财产品购买者自己承担风险,在亏损时,就如同股市一般需要自担风险。前几年,理财产品出现亏损时,银行出于各种考虑都会出面兜底,为其刚性兑付。之后伴随一系列政策落地,这种刚性兑付被叫停。如今存款保险制度出台,更加明确了这种刚性兑付时代的终结。这就要求市民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一定要更加审慎。
“我们认为新制度的出台,会促进市民学会投资理财,对于投资市场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保险业发展无疑是巨大利好。”人保财险相关负责人马晓莉说。她认为,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资金喜好追逐高回报的特性将得到释放,一些储户可能会将超限的资金分别转存不同家银行,或者投放到股市、投资金条以及相关保险、理财产品上,让资本市场充分活跃起来。
“我们建议投资者采取构筑‘混搭金字塔’的方式进行理财。将存款、国债、黄金和适度商业保险,作为金字塔底座分散风险,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投资回报较高、风险较大的股票等产品,通过合理配置的方式,追求稳健和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