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是城市发展的立身之本。记者从昨日召开的财政金融联动支持企业发展政策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有效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进一步聚焦支持重点领域经济发展,强化金融供给,我市出台《关于财政金融联动支持企业发展的工作方案》和制造业贷款贴息等9项实施细则。
“市级财政将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省市联动贴息、风险补偿、应急转贷等,推动形成资金投放精准、主体协同联动、政策叠加发力的发展新优势,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题,实现财政金融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政策:专项资金助力企业发展
“出台《关于财政金融联动支持企业发展的工作方案》,就是为了有效拓宽资金渠道,稳步扩大融资规模,逐步提高融资效能,优化提升政策兑现效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方案》将重点关注惠企政策办理的便捷度和满意度,在四个方面精准发力:
——增加金融产品供给。市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扩大市级风险补偿基金规模,提升基金风险补偿能力,引导合作银行“敢贷”“愿贷”,提高企业申贷获得率;持续推动“小微贷”“苏科贷”“专精特新贷”“设备担”等产品扩面增量,提升产品放款规模,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重点支持领域和融资困难企业。
——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市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采用财政贴息、担保费补贴等政策工具,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加强省市政策联动,积极引导企业用好用足省级制造业企业贷款贴息、科技创新企业首贷贴息等财政金融政策。
——缓解短期融资困难。积极支持企业畅通资金流,市级财政统筹资金,扩大应急资金池规模,防范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通过市级应急资金池,帮助企业缓解短期资金周转困难,以非盈利、低成本方式支持企业渡过难关。
——实现政策“直达快享”。对符合条件的政策和资金,取消“申报、受理、审核、拨付”的传统政策兑现方式,通过大数据比对,实现“政策免予申报、资金快速直达”,主动服务企业,提升企业获得感。
聚焦:九大细则实现“精准滴灌”
如何最大化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让实体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在《方案》出台同时,我市同步出台9项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政策并落实责任部门。这9项实施细则主要聚焦四大方面:
——实施企业贷款贴息。配套省有关贴息政策,实施制造业企业贷款贴息、“专精特新”企业贷款贴息、科技型企业贷款贴息、富民创业贷款贴息。
——完善应急转贷政策。扩大市级应急资金池规模,为全市范围内重点工业技改项目企业、高成长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提供财政应急专项资金支持,按不超企业贷款本金的80%提供应急资金,同一企业单笔申请额度最高可达3000万元。
——提升风险补偿能力。建立省市合作产品风险补偿机制,对于金融机构发放合作贷款产品产生的不良贷款,按照相应产品协议约定的风险分担比例,由市级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承担部分代偿责任,并与省级基金分险;围绕我市“613”产业体系建设,创新特色金融产品,开发扬州“产业科创贷”,纳入市级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支持范围。
——健全融资担保体系。支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充实资本金,对成功实现增资的,省财政按新增资本的2%给予奖励,市级财政配套给予2%奖励;对业务创新能力强、重点支持民营企业的融资担保机构,优先考虑合作开发政银(担)产品,给予产品落地实施奖励。
保障:无盲区、无例外、全覆盖
好政策需要落实好。记者了解到,为确保《方案》落实到位,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市财政与科技、工信、人社等部门强化协同配合,建立定期交流会商机制,发挥政策组合效应,形成落实推进的合力。
“为推动政策落细落实,财政部门将完善政策体系,明确资金投入渠道,发挥引导撬动作用,业务主管部门结合本行业需求细化政策,出台具体实施细则,确保政策有效落地。”市财政局金融处负责人介绍,同时将依托省市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做好我市财政金融政策的信息发布、融资对接、补贴申请、风险补偿、应急周转等线上管理,实现财政金融惠企政策“直达快享”。
据介绍,我市还将全面压实金融监管责任,理顺监管体制机制,实现监管“无盲区、无例外、全覆盖”。一方面加强财政资金监督检查和绩效管理,推动财政金融联动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全覆盖”;另一方面强化绩效结果运用,健全财政资金安排与绩效结果相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