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要闻

微光可成炬 共绘“志愿红”

初春的合肥,处处生机盎然、色彩斑斓,而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红马甲”,更是这座城市一抹靓丽的色彩。为来往旅客热情服务,为独居老人送医上门,为困难学子捐资助学……志愿者们用心帮助每个人,用爱温暖这座城。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近年来,合肥市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进一步健全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志愿者队伍持续壮大,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志愿服务品牌效应日益彰显。

制度化,引领志愿服务质效提升

从合肥高铁南站出站,就能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面带微笑,有问必答,有忙必帮,义务为来往旅客提供服务。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高铁南站志愿服务联合会志愿者。

高铁南站志愿服务联合会成立于2016年,现有签约志愿者140余人,与26个公益团队长期合作,日均组织50余名志愿者参与南站日常引导服务,并为重点旅客提供点对点服务。

在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高铁南站志愿服务联合会获得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第五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等多项荣誉称号。

裴惠丽是合肥高铁南站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联合会成立以来,我见证了南站志愿者的发展壮大,如今我们这支队伍已经成为合肥南站的一张名片,希望更多的旅客能在这里感受到合肥温度。”

近年来,我市积极完善志愿服务制度,汇聚志愿服务力量。探索“中心吹哨、所站动员、部门报到、各方参与”的工作模式,建强13支县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成立合肥市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统筹用好青年、巾帼、科技等领域志愿服务力量,引导市县两级单位建好“8+N”志愿服务队伍。

同时,为市级以上最美志愿者办理“礼遇关爱卡”,推广“爱心银行”文明积分等模式,引导形成“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社会氛围。

项目化,打造志愿服务特色品牌

从1个孤独症孩子的妈妈,转变为700余位孤独症患者家庭的心灵导师,这是“爱心妈妈”胡晓花的故事。

2018年底,合肥经开区的胡晓花发起了阿甘画画艺术疗愈志愿服务项目。“孤独症孩子常年集中在康复机构,很少有机会参与社会活动,这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技能的恢复。”胡晓花说,通过开展画画和非洲鼓等艺术类疗愈公益活动,丰富了孤独症儿童的业余生活,改善了孤独症儿童的情绪问题,提高了孤独症儿童的社交技能。

2022年,阿甘画画艺术疗愈志愿服务项目在合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金奖,让胡晓花对公益事业更有信心了。

几年间,胡晓花全身心投入到关爱孤独症孩子的公益事业中,与安徽地区700余户家庭建立联系,为他们提供家长培训、政策解读、孤独症儿童社会融合等帮助。

如今,胡晓花成立了春雨互助中心,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可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帮助。帮助孩子们进行社会融合,为他们入学就读提供细致且个性化的支持;给予家长们心理上的疏解,成立家长互助小组;若是与社会脱节的家长还可进行再就业的培训……“希望如同春雨,通过撒播理念、传授经验和方法,去帮扶需要帮助的特殊人群。”胡晓花说。

实行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让志愿服务更有“生命力”。近年来,我市坚持以项目化推进文明实践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出台项目化管理办法、举办各级各类项目大赛、开展交流展示,指导各地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立足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精心设计策划、组织孵化培育了一批受群众欢迎、有持续力的特色品牌项目。

同时,我市依托文明实践阵地,不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您的急难愁盼我们来办”“智惠行动”等特惠性项目。聚焦养老、育幼、帮困、抢险救援等,开展“近邻相缝”“有爱无碍”“背倍暖”“老张说事”“合肥蓝天 生命之舟”等互惠性项目。截至目前,我市共发布志愿服务项目1.84万余个,扶持优秀项目337个。

常态化,让志愿服务成为市民习惯

“哒哒哒……”近日,在瑶海区七里站街道恒通社区“暖宝”幸福驿站内,12台缝纫机全部开动。伴随着节奏分明的缝纫机声,志愿者们分工协作,针脚翻飞间,居民的衣物就缝补好了。

2019年,“暖宝·老党员”志愿服务队队长郝素云策划实施了“夕阳红·缝纫铺”志愿服务项目,组织有缝纫技艺的志愿者,为辖区居民尤其是高龄老人、残疾人士缝补衣服、缲裤边、换拉链。志愿者们还会不定期前往困难群众的家中,为他们添置新衣被、浆洗衣物、制作窗帘。

72岁的周士顺看到缝纫铺里缺乏布料画图设计的人手,便主动加入,发挥所长,利用破旧牛仔裤裁剪制成时尚帆布包,受到社区年轻人的喜爱。

随着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展,越来越多掌握缝纫技巧的居民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参与项目的核心志愿者由原先6人发展到20多人。85岁的徐代英、80岁的蔡广英等银发志愿者,踩起缝纫机来得心应手,干活丝毫不输年轻人。

截至目前,“夕阳红·缝纫铺”志愿服务项目常态化开展衣服缝补、环保购物袋制作等志愿服务活动1040余场次,累计服务时长达4000多小时,受益群众3000余人。在裁缝铺里,修补的不只是衣服,更是志愿者用巧心、耐心和爱心缝出的温暖邻里情。

制度化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活动,离不开文明实践阵地的坚实支撑。近年来,我市盘活利用闲置资源,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800余个,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平台就延伸到哪里”。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业、“两新组织”、民营企业、居民小区等在公共场所建设文明实践点,目前已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基地700余个,并推动实践阵地进一步向基层拓展。

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广泛开展理论宣讲、文艺展演、主题征文、知识竞赛、网上展示等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元旦春节、学雷锋纪念日等时机,广泛开展“佳节尚文明 志愿关爱行”“我们的节日”“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主题活动;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开展“您的急难愁盼我们来办”“五彩假日”托管班文明实践活动……我市各地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建立全市文明实践活动月发布机制,年均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8万余场次。

在志愿服务精神的感召下,合肥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典型不断涌现。目前,我市共推选市级典型680个,省级典型150个,全国典型34个,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前列。

从一个人做好事到“一群人”作奉献,一道道“微光”汇聚成合力,越来越多的合肥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扎实有效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努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一条条爱心的淙淙溪流,正汇聚成善意的汪洋大海。

·记者 代敏·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5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