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濉溪经济开发区:存量中找增量 “老企业”持续上新

  原标题:濉溪经济开发区推动现有企业增资扩产、做大做强——

  存量中找增量 “老企业”持续上新

  本地企业优质项目不外流,扩大再生产也是招商引资。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如何鼓励引导现有企业增资扩产,赋能经济发展?新春伊始,记者前往濉溪经济开发区展开调查。

  安徽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蓄电池及其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是濉溪经开区早期招引的制造业重点企业。

  “2020年至2023年,企业营收从35.53亿元跃升至56.71亿元,发展势头逐年向好。”2月6日,理士电源办公室负责人杨萍告诉记者,2024年初,企业订单成倍增长,公司原有厂房无法满足生产,开发区了解情况后,及时帮我们找到新厂房,解决了企业迫切的扩能需求。

  在濉溪经开区中德产业园,理士电源一鼓作气,去年下半年相继投资建设理士塑胶、新能源材料、新能源系统部件、资源循环利用4个新项目,其中3个项目当年投产达效,资源循环利用项目正在安装设备,预计今年6月可投产。

  在安徽理士塑胶材料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注塑机生产线高速运转,一件件电池壳正源源不断地下线。“去年底订单接得多,加上行业形势不错,正月初四就开工了。”车间主任何雷说,眼下,公司226名工人正铆足干劲、开足马力,全力以赴冲刺新春“开门红”。

  理士塑胶年产2.5万吨高性能塑胶制品生产线项目,由安徽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去年10月投产运营。“过去,我们只是理士电源的一个生产车间。”何雷向记者介绍,在濉溪经开区推动下,理士塑胶入驻中德产业园一栋5万平方米厂房,独立生产短短几个月,目前已入规纳统。“今年6月底前,理士塑胶将新上34台新型自动注塑机,届时设备总数增至125台,加工能力将大幅提升,预计年产值可达5亿元。”

  安徽理士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新型电池隔膜材料及制品。去年8月,该公司入驻中德产业园另一栋厂房,新上5条生产线,日产能提升至30吨。

  “这种用玻璃纤维材料采用湿法工艺技术制成的电池隔膜,广泛使用在阀控式密封免维护蓄电池上,产品的耐酸性良好、电阻小,具有防止短路、吸附所需电解液的功能。”该公司隔膜车间主任梁辉说,目前,隔膜材料主要供应理士电源自用,年产量超9000吨,产值约2亿元。

  “这些项目之所以能够快速入驻,得益于园区前期建造了10.67万平方米的中德产业园智能化厂房,通过以租代购方式,优先支持理士电源增资扩产、做大做强。”濉溪经开区规划建设局主管谭杨说,2025年,理士电源依托新上项目,强化科技创新,有望提前实现百亿产值目标。

  企业强,产业才能强。2024年,面对招商政策调整,濉溪经开区快速谋划应对措施,突出“扩能、提质、增效”,依托中德产业园智能化、标准化厂房和腾退企业厂房,优先让有扩大生产需求、有增长潜力的现有优势企业使用,通过构建梯度培育格局,充分发挥优势企业引领示范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各企业做优做强。

  “我们出资2.66亿元收购了濉溪经开区另一家铝企腾退厂区,进驻后对原有厂房和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新上了三期项目。”安徽力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姚方隆说,随着三期产能逐步释放,2024年企业实现产值35亿元。

  “服务好本地优质企业,助力增资扩产,是我们做好招商引资的关键一招。”濉溪经开区党政办主任赵龙飞说,安徽英科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落户后,得益于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相继建成投产英彩印刷、国毅模具、凯泽新材料3家配套企业。下一步,该公司有望继续追加投资,在濉溪布局智能轮椅等生产线,打造高品质医疗健康产业园。

  2024年,濉溪经开区为现有优势企业增资扩产创造有利条件,盘活低效闲置用地8宗,释放土地984.6亩,完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标准化厂房56万平方米,让14家企业快速入驻。

  “今年,我们将鼓励安徽中基、理士电源等重点企业再投资,通过新建项目、技术改造,扩大产能,提升产业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濉溪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董光说,目前,已落实园区优势企业拟再投资项目6个,总投资额约13.15亿元。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8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