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江苏省文物局主办,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连云港市博物馆承办的古代钟表展即日起至本月20日在市博物馆开展,此次展出的古钟表包括南京本钟、四明钟、雀笼钟、皮筒钟、船钟、劳力士手表、大八件怀表、中国第一代五针航空表……200多件古钟表定格了200多个历史瞬间,感兴趣的古钟表爱好者可到该馆追踪探奇。
中国近代机械钟表起源于明朝
一件件钟表不仅是计时工具,而且是赏心悦目的工艺品。它们古旧斑驳,但只要一上发条,秒针立刻就会有节奏地跳动起来,时间从凝固到复活。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中国古老的谚语说明了时间的价值和宝贵。“晷运于天,则时成于地”,时间是自然流逝的,但用来测定时间单位的仪器却并非与生俱来,其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实践活动息息相关。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有着悠久的计时仪器制作历史,如依据太阳光线位置判断时间的日晷、利用沙子流动记录时间的沙漏,宋代苏颂、韩工廉等人创制了“水运仪象台”,因其内部装置类似于机械钟表的擒纵机构,更被认为是近代机械钟表的鼻祖。至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把两件西洋钟作为贡品献给明朝万历皇帝,博得万历皇帝的欢心,用钟表敲开了皇宫大门,此举对中国近代机械钟表的制造产生了巨大影响,各地掀起仿制热潮。清康熙年间,中国机械钟表进入了自主制造时期,此后,清宫造办处做钟处所造的御制钟、广州生产的广钟、南京制造的本钟都是各有特色的品种。
昨日,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展出的古代钟表品种齐全、造型各异,小的如火柴盒、大的超过成人身高,有的大气敦实,有的则优雅大方;从产地上区分,有英国、美国、瑞士、德国、日本的,也有中国明清时期的;质地有陶瓷的、景泰蓝的、木的、金的、铁的、铜的;装饰有螺甸、大理石、象牙、细雕等……这些宝贝钟表有些是藏家40多年收藏所得,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有一个淘宝故事。
参展的皮筒钟“年龄”最大
皮筒钟是古董钟表中品位较高的一个门类,做工精细,表壳通常为铜鎏金,并饰以各种纹饰。钟体两侧及顶端通常镶嵌透明车边玻璃,能看到内部机芯的运行情况,更增强了整体的透视性和观赏性。因为选材精良、工艺精湛,一些历经百年的皮筒钟依然能精准走时。
据悉,此次来连展出的200多件中外古代钟表以清代为主,皮筒钟是这批收藏的钟表中年代最久的。展出的这一组皮筒钟都是明代的,为收藏者上世纪60年代从老百姓家中收集到的。
据了解,古董钟按功用可分为旅行钟、天文钟等。旅行钟是一种便携式的小型钟,起源于十八世纪的法国,起初是人们外出乘坐马车时用的,称为“马车钟”。此类钟都有个外置的皮筒子,所以又称“皮筒钟”。
据介绍,皮筒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当时一些达官贵人为了显摆,将皮筒钟挂在身上,感觉就像当年人们使用的“大哥大”。
大八件怀表是中国最早的表
大八件怀表是中国最早的钟表,因有8个配件而得名。
据悉,这种怀表是英国、瑞士等西方国家从18世纪晚期开始专为中国制造的一种怀表的统称,从表壳外形到机芯构造都有统一标准,使其成为一个大类。最早曾作为礼品献给清朝皇室,最大特色为内部是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和制造的“中国式机芯”,一般由八大部件组成。大八件怀表的机芯均为铜质,雕刻有各种花纹,上下夹板多鎏金,极具东方艺术神韵。
此次展出的大八件怀表全银表壳,白瓷盘面,长三针。有两个后盖,打开外盖,可见有两个钥匙孔的玻璃罩盖,一个上发条,另一个校时,这说明此表与大多数的怀表不同,不是用顶端中心的表把头上发条和校时,而是用钥匙启动表中机械,也说明此表是早期怀表。
有天上用的表
也有海里用的钟
本次展出的还有一块中国第一代五针航空表。据介绍,当时,中国第一代五针航空表价值非常昂贵,寻常百姓没有经济实力购买。
蒙着军品神秘面纱的航空表,专供中国空军使用,由天津手表厂于1961年开始研制,1966年组装成1400块成品发往空军一线,至1968年共生产近3000块。
航空表又称计时码表,是空军部队的必需品,除了显示时间以外,还有计分、计秒功能,可单独记录某件事情所用的时间。
除了航空所用,还有一种是航海时用的船钟。
船钟有不同的种类,最高级最精密的叫做“天文船钟”,是一种装在精致木盒子里的便携式钟表,由计时器和万象仪组成,在波涛汹涌的海上航行时,钟表也能保持平面工作。而大多数船钟是用螺丝钉固定在船内房间的墙壁上的,也叫“船舷钟”。所有的船钟对精度要求都非常高,还要求有抗摇摆、抗水淋的性能,走时精准、结实耐用。展出的船钟黄铜钟壳,厚重结实,钟壳没有后盖,带玻璃的前盖可打开,机芯要从表盘面取出,摆轮在机芯里面水平安置,表盘上上弦,上满一次发条,钟可以走7至8天。
几十元所购的宝贝现估价数十万
这些展品中,每一件估价都达几十万元,有两件古钟表尤其珍贵。
一件是清代的日本产掐丝珐琅四明钟。四明钟,从四面均能看到内部构造的钟表的统称,有的在立柱间镶嵌玻璃,有的外置玻璃罩,突出整体通透性,讲究在透明的环境中展示机械运作,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存世量极少。这座钟是藏友1995年在南京夫子庙一家古玩店花7000元购得,当时取钟时,古玩店老板反悔了,愿以1.2万元赎回古钟,被藏友婉言拒绝。
另一件是当年香港新界地区租借给英国政府的会议纪念表,这块表工艺精湛,从表盘及机芯上的文字可知,此款表生产于1897年,目前存世量极少。该表原本是南京大学一位教授家的祖传挂表,藏友上门收购,老教授坚持表示不愿卖,一次不行,二次上门,三次、四次……坚持上了十次门,终于感动了老教授。藏友以85元(相当于当时普通人3个月的工资)买下这块表,如今,这块表估价几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