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 高庆华 张青红 采写: 王艳 张建
开放30年,港城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这座城市中的每个人追求梦想的脚步也从未停止。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考古学家、西游记研究学者李洪甫依据文献,深入探究,向世界展示了连云港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今年70岁的李洪甫,大半生从事考古、历史研究,在岩画领域、孔望山摩崖造像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学术成果,最为人称道的,还属西游记领域的研究。他于1978年发表在《徐州师范学院学报》上的《云台山、吴承恩与<西游记>》,首先论证《西游记》中的花果山,就在连云港市的云台山,得到国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岁月染白了鬓角,却丝毫掩盖不了他对西游文化研究的执着。作为首个被国家社科规划立项的四大名著整理项目的责任人,李洪甫不断推动我市的西游记研究进入国内外最高学术阵地,致力打造“西游记文化沃土”的城市名片,把家乡的花果山推向了世界舞台。
国内外首篇考证“西游记原型”论文
李洪甫与史树青先生在孔望山考察
1977年春,在唐山地震余波的烦扰里,32岁的李洪甫利用2年多的考查成果,写出了《花果山的名胜古迹———连云港市文物调查之二》。初稿完成后,因为不是分内工作,没有打印条件,联系到市机械厂晒图室帮忙,晚上,在防震棚的煤油灯下,他用毛笔一字一字誊清,晒出15份,很快被一抢而空。当时正值“文革”结束,百废待兴,人们对历史文化知识十分渴求。随后,市委农水办打印了200份,市园林管理处铅印了1万份,均被抢购一空。
时隔多年,李洪甫谈起这件事仍感慨万千:这让我意识到,连云港还是有人重视历史文化,社会的进步,激励着西游记研究的心智,即便没有科研经费,只能用业余时间,内心却始终有一股热流奔腾不息,这也许就是缘分吧!
李洪甫属猴,对《西游记》有着一种天然的痴迷。52年前,他在海州师范读书,经常到设在大寺的海州地志文物陈列室去玩,这段经历,让喜爱读史的李洪甫了解到旧方志里只有陈光蕊,没有唐玄奘,只有三元宫,没有花果山。毕业后,他在云台山中教书,时常独自去凭吊“邱真人”“长春庵”以及吴家园林“吴庵”的遗迹,登山觅碑,寻访《淮海吴氏族谱》的蛛丝马迹。1974年,李洪甫调入筹备中的市博物馆,在文物普查的同时,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归集资料,比勘辩证。
“真正引起学术界关注连云港,还是‘花果山原型’专论的发表。”从容淡定的李洪甫,回忆起37年前专论的发表过程,心绪依然难以平静。1977年,他开始写作确证“云台山是花果山原型”的专论,分为《云台山的地理位置》、《云台山与吴承恩的行迹》、《云台山的几个名胜》3个专题,罗列材料,逐一考订,指证云台山就是西游故事中的背景,该文引起国内媒体的关注,此后,江苏最权威的理论刊物《江海学刊》复刊,首期就转载了花果山专论。
“专论得到学术界首肯,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舞。”两家刊物共寄给李洪甫82元稿酬,相当于两个月的工资,他用这笔稿费购买了一大批《西游记》的研究资料,包括1924年商务印书馆版的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以及一套晚清石印本《西游原旨》。
当时,我市各界对花果山的认识却分歧很大,赞同的不多,有人摇头怀疑,有人断然否定,有人沉默冷淡,有人横加指责……对此,时年33岁的李洪甫有着清醒的认识:作为一个学术问题,这种反映十分正常———既然花果山与连云港的关系如此密切,《西游记》问世400年来,何以地方志只字不提?历代文人沉默不语?海州是乾嘉学派主要的活动阵地,为什么没有相关的考据?幸运的是,大多数人的质疑是善意的。
“学术问题应该鼓励百家争鸣,我一直在等着反驳我的文章公开发表,我的考证依据严谨扎实,争论愈多,愈能使结论更加清晰而坚实,连云港花果山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大。”李洪甫如是说。2008年,该专论与胡适、郑振铎等学者发表的文章一起被收录在《百年回顾———20世纪<西游记>研究》中,这是国内最权威的西游记研究机构———全国西游记研究会学术委员会评选出来的。
首届全国《西游记》研讨会在连举行
南师大博导黄征在首发式上向李洪甫赠送对联
上海世博会上举办的《西游记》学术报告会
著名杂文家姚北桦生前在《游花果山忆往》中回忆全国首届《西游记》研讨会时写道:“这是一个秋高气爽、万里无云的日子,满山林木红绿相间,酷似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油画。绝大多数代表是第一次来连云港,自然也是第一次来云台山。山上的怪石、洞窟与秀丽景色引起学人们浓厚兴趣,他们争着以水帘洞、猴嘴、八戒石、沙河口为背景摄影留念。更令专家们感兴趣的是李洪甫的专场学术报告。他以多年搜集的史料和实地调查的成果为依据,论证云台山即花果山的文学原型。报告的基本内容为多数代表认同。他们认为,实地考察云台山,并听取与此有关的学术报告,是参加这次会议的一项重要收获。”
1982年,是《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逝世400周年。由江苏社会科学院、江苏作家协会等联合发起,在江苏召开首届全国《西游记》学术讨论会,会议地点选在作家的故乡淮安。李洪甫向连云港市委宣传部提请希望连云港抓住这一机遇,时任副部长的郑遵武立即委派李洪甫与市文联副主席夏兴仁等到南京争取机会。
《江海学刊》主编姚北桦负责会议的筹备。李洪甫向他直言道:“我受市领导的委派,商洽这次会议能否分两地进行:前一处在淮安,着重讨论吴承恩的家世生平;后一处到连云港,重点考察云台山与《西游记》的关联。”
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机缘便是姚北桦主编的《江海学刊》复刊首期便转载了李洪甫的“花果山原型”专论,这是国内第一篇考证云台山为花果山文学原型的论文。姚北桦感觉这个提议不错,提交筹备组讨论后,大家欣然同意。
1982年10月6日,首届全国《西游记》研讨会在淮安开幕,11日移师连云港。12日上午9点左右,在依山傍海的连云宾馆大会议室内,著名学者黄裳、何满子、袁鹰、李希凡、苏兴、胡光舟、吴圣昔和香港报人潘际炯等127人出席活动;连云港部分领导干部列席。与会人员人手一本由李洪甫撰写的绿色封面小册子,封面上有知名画家王宏喜的白描吴承恩以及书法家杜庚题写的书名———《云台山、吴承恩与<西游记>》,这本3万余字的小册子是专门为会议精心准备的。身为小字辈的李洪甫衣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灰色衬衣,等待着在大会上宣读论文。之后,会议分成4个小组进行讨论。广西师范大学教授胡光舟、天津大学教授高明阁、辽宁大学教授刘毓忱做了大会发言,充分肯定了李洪甫的研究成果,建议像宣传西安兵马俑那样宣传云台山。这些想法在30多年后已成为现实。
尽管国内叫花果山的地方不止一处,然而权威的《中国名胜大辞典》、《中国名人名胜录》等书,却只采用“连云港花果山”一说,由此可见那次会议的影响。尤其是会后不久,国务院公布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云台山风景区榜上有名。
电视剧《淮海浪士》在央视播出
电视剧《淮海浪士》在三元宫开拍
现任市博物馆副馆长的刘洪,与李洪甫共事多年。 1985年大年初一早上,到李洪甫家里看望,发现老馆长正伏案奋笔疾书,为了抵挡严寒,不时拽拽披在身上的棉大衣,搓几下冻僵的双手。这一幕多年后仍留在刘洪的记忆中。
那年春节,李洪甫足不出户,从大年初一到初五完成了3万字的电影文学本《吴承恩》,先发表在《连云港文学》(拍摄时改名《淮海浪士》)。李洪甫的出发点是,随着“云台山是西游故事中花果山原型”这一观点得到国内学术界认可,雄心勃勃的他萌生了一个新的想法:通过电影或电视剧让全国观众了解连云港云台山。在时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叶志俊的推介下,他几经周折找到了上海电影制片厂,对方看完剧本后敲定了拍摄计划。
上海电影制片厂对此次拍摄也极为重视,派出知名导演和演员进行拍摄,并邀请3位知名编剧与李洪甫沟通剧本修改事宜。开拍后,李洪甫跟随剧组住在花果山三元宫厢房,遇上第二天拍戏需要改动,晚上熬夜修改。拍摄中也存在争执。比如,导演希望服装、镜头开放,李洪甫则坚持这是一部关于吴承恩的历史人物传记篇,应尊重历史,尽可能严谨地展现吴承恩的生平以及《西游记》与花果山的关系,并力拒广告的渗透。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我市第一部由本土作家编剧、在连拍摄并在央视播出的影视作品。1986年春节的大年初六,以吴承恩一生遭遇为主题的电视剧《淮海浪士》在央视1频道正式播出。
“历史人物传记,必须了解人物所处的历史环境与时代背景,为吴承恩立传,源自我考据过程中掌握的大量素材。”针对西游记研究中存在争议的内容,李洪甫利用到全国各地出差的机会,跑遍了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徐州等地的图书馆。有一次,他在杭州西湖畔的浙江图书馆意外发现了最接近吴承恩原稿的金陵世德堂本《西游记》复制件以及吴承恩诗文集《射阳先生存稿》。这些珍贵的线装善本在特别收藏部,里面不许喝水、吃东西,他的午餐只能用一个维生素面包解决。“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失,中午管理员轮班休息,为了让远道而来的我有更多时间看书。”困难更大的是需要四处奔波并且要节衣缩食花钱购买那些昂贵的古代善本书,一旦遇到珍本,常常是不顾一切地买到手。这些版本,是他常年研究乃至顺利完成西游记整理项目的重要保证之一。
在积累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李洪甫翻遍二十四史等典籍,考证地名和历史地理资料,反复辩证。他利用吴承恩给同乡写的墓志铭,借助江苏通志稿中关于明朝安海分界线等文献的记载,确认吴承恩的籍贯在海州境内,解决了吴承恩的祖籍问题以及淮海浪士名号的由来。
《最新整理本西游记》还原420多年前原貌
去年10月,由李洪甫项目组承担的国家社科项目《最新整理本西游记》“双版”首发式在连举行。此次整理是对420年来历代流传的《西游记》版本做了一次全面的整理、勘误、注释和修订,更正的校记1万多条45万字,严谨、大体量地恢复了明代《西游记》的原生态。
首发式上,江苏省社科联主席徐之顺感慨地说:“研究专题能得到国家立项,就是在做国家级的研究,体现的是国家水平。李洪甫先生是我们江苏学人的优秀代表。”人民出版社常务副社长任超说:“这次同时出版《西游记》的整理校注本和重新修订的大众本,是《西游记》研究领域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对于 《西游记》的研究并再一次掀起阅读《西游记》的高潮也将是一次巨大的推动。”
中央文献研究室原秘书长郑德兴意味深长地说:“我离京前与著名国学大师冯其庸先生通了电话,他对这个新整理本问世出版给予很有分量的评价,他说,《西游记》这部名著,长期以来没有整理过,没有像样的学术性强的本子,现在整理出来,算是还本清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组对这一项目作出的评价是:“作者在校勘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关于明代语言、戏曲小说语言、方言及版本学等方面的知识,作出准确的分析和合理的判断,体现出作者的研究能力,也保证了本项目的学术水平。”
在数十年研究的基础上,李洪甫发现《西游记》原有的海州掌故、风物、方言在流传过程中被改动删除。“面对420年前的成书到明清以来的流变,我试图还原《西游记》的原始风貌。”他与助手沈海玲、李思慧等用16个版本不厌其烦地逐字比对。然而,整理、校注《西游记》是一件繁难的系统工程。正如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竺洪波所言,因为人民文学出版社本流行几近六十年,早已深入人心,整理者必将面临重重忧虑:参与人文本整理的数代《西游记》学人和广大爱好者会怎么看?校勘工作是否可行,勘误的效果将如何,是否会得到社会接纳?这些也都是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未来一段时间,我希望能为《最新整理校注版西游记》的普及宣传做点工作,通俗地向读者介绍哪些地方做了改动,为什么要改。”自去年10月以来,李洪甫一直在等待世界各地华人读者意见的反馈,希望有学者进行争鸣,要把问题降为零,不断修改完善这部书。目前,“港台原版”《西游记整理校注》已正式出版发行,并依照精品书的销售常规加价30%。“学术地位决定文化旅游的品质,430年前祖籍海州的吴承恩完成了《西游记》,430年后,是连云港人最大体量地完善了整理校注,我们有资格揭出‘西游记文化沃土’的城市名片,构筑连云港的文化建树。”
连云港的西游记研究任重道远,李洪甫呼吁更多年轻学者加入到这一工作中来。他坦言:“几十年来,我之所以坚持下来,源自这块土地给我的力量,我的条件远不如大城市的大单位,红楼梦的整理虽然未在国家立项,却有着4位大师领衔、30多位聘自国字号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业人员参与的阵容。我和助手们多为不脱产的业余研究人员,缺少最起码的办公条件,我们拥有的是生生不息的大动力、高热情。我们沾了云台山、连云港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