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

首页>地方频道>连云港>文化

红色记忆 连云港地区部分抗战纪念设施及遗址纪略

    中国江苏网9月3日讯 9月3日,是我国以立法形式确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在连云港地区,抗战8年间,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牺牲长眠于此。岁月流转,英烈们的浩然正气永存于天地之间,正化为我们继续前行的精神力量。

  英魂不朽,共和国烈士是我们永远的情感所向。缅怀先烈、牢记历史,才能够更好地教育后人,发扬光荣传统,凝聚民族精神。为告慰英灵,让红色记忆永不磨灭,本报联合市党史办、市重点文物保护研究所、市革命纪念馆整理相关资料,选取部分抗战纪念设施及遗址,警示后人勿忘国耻、警钟长鸣。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对我市零散的抗战纪念设施、遗址等开展抢救保护,加强管理,建立长效管理保护机制,进一步丰富我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抗日石刻与工事———见证“连云港保卫战”

  连云港抗日保卫战,从1938年5月20日开始至1939年3月4日结束。在这场残酷而激烈的战斗中,国民党游击第八军与东北军第57军112师,扼守疆土,多次给予日军以沉重打击,取得了丫髻山阻击战、孙家山肉搏战、墟沟与海头湾反击战、大桅尖争夺战的胜利,保卫了连云港。在此期间,保卫连云港的将士们在云台山上刻下了自己的抗日豪言。那些悲壮的诗句,表达出他们英勇抗敌的决心,真实记载了在海属大地上发生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连云港保卫战的事迹。

  云台山抗日石刻群,分别刻于云台山系各处山体,虽分散于各山,却是同一时期的石刻,展现了中国人的铮铮铁骨和抗击外敌的民族精神。将这些石刻按时间顺序联系在一起,就是一部抗日战争中的连云港保卫战史,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云台山抗日石刻群于2002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东陬山抗日石刻位于连云区徐圩镇东陬山麓藏军洞内,1938年建。抗战初期,胡文臣带领士兵把旧藏军洞改建为防空洞,洞口、洞内通道、洞外护坡为钢筋混凝土构筑。护坡上有覆土伪装。南侧洞口巷道内进深5.8米拐弯处正对洞口石壁上有诗刻一首,曰:“日寇犯我海疆,飞机到处逞强。为免轰炸殃及,依山筑室避将。”胡文臣,字相卿,河北省静海县人,少将军衔,1938年任陆军游击第八军第三总队总队长,并在东陬山一带驻防抗日,当年11月在宿迁与侵华日军激战中牺牲。此外,还有李志亲“血战连云”题刻、万寿山抗日石刻、飞来石抗日石刻、围屏山抗日石刻、鹿场抗日石刻等。

  我市还存有部分抗日工事遗迹。比如,舍利山抗日工事遗迹位于连云区墟沟街道舍利山顶,1938年初,侵华日军大举进攻连云港,中国守军在此构筑工事6处,坚守御敌。工事呈圆形,面海而立,依山而筑,由乱石垒成,直径4至5米不等,残高约0.5米,墙厚约0.7米。工事间距离约10米。此处为中国守军的正面防地。大龙顶抗日工事遗迹位于连云区宿城乡大龙顶,1938年春,中国守军为抵御侵华日军进攻而构筑。现存混凝土结构碉堡一处,高2米,直径约5米。砚台山抗日工事遗迹位于连云区连云街道砚航居委会砚台桥东侧,1938年夏,中国抗日守军构筑。有堑壕、碉堡群。现存碉堡一处,混凝土结构,高2米,直径6米。

  残存炮楼———诉说日军轰炸板浦惨案

  在海州区板浦镇,沿着板浦街向南走,在一个叫小南门的地方有一座红砖建筑的炮楼。炮楼位于当年护城河的南岸,与西门炮楼隔河相望,高出西门炮楼半米,整体规模保存完整。

  据知情人介绍,板浦镇原有四座炮楼,目前仅存两座,其他两座分别毁于解放前和上世纪90年代。四座炮楼分别沿护城河南北分布,形成了虎视板浦旧县城的瞭望网。因为炮楼是县城最高的建筑,登高望远,通往县城的每条道路和河流,即便在几公里之外,有一丝异常情况都会被纳入观察哨的视野。四座炮楼大概建于1935年,由当时驻扎在板浦的国民党盐务税警队所建,初衷是保民安民、稽查私盐。未曾想到的是,1938年,侵华日军对板浦实施了持续4天的狂轰乱炸,炸毁民房700余间,致使百余名同胞遇难。这就是震惊一时的日机轰炸板浦惨案。板浦县城沦陷后,四座守望的炮楼也成为日寇射杀无辜平民的帮凶。

  秋园“水牢”———见证日军侵华暴行

  秋园位于海州区板浦镇小南门外,现如今是一大片果园,原是国民党两淮盐务管理局长缪秋杰所建。当年的秋园占地一百多亩,1930年始建,历年扩建,至1937年初具规模,但尚未完成全部建造计划,其格局完全是模仿江南园林,在淮北地区首屈一指。在盐业界,它与天津塘沽盐业巨子查日坤建造的水西庄园林并称南北双璧。

  日寇占领时,在秋园北护城河石桥边建了座碉堡,秋园内建成地下水牢,地下水牢旁则成了拷打中国人的刑场。2008年5月20日,在“地下水牢”附近建起了一座“抗日战争时期遇难同胞纪念碑”,纪念在1938至1939年日机多次轰炸中遇难的板浦同胞。

  “十三道房”———压榨中国劳工的人间地狱

  沿着连云区中山东路向东,路面逐渐变窄,有一块地方依次建有十三排房子,当地人称它为“十三道房”。这是侵华日军利用陇海铁路和港口疯狂掠夺中国资源,强迫中国人为其做苦役,敲骨吸髓,残酷摧残中国劳工的一座人间地狱。

  “十三道房”建在港口南边的云台山脚下,依山势而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侵蚀,有的还保存原样,有些已经成为残垣断壁。每排房子东西长约30米,南北宽约4米,高约3.5米,灰沙石头墙,顶上盖有灰瓦,是典型的中国平房。为了住更多的中国劳工,日军将高度仅为三米多的房子分隔成上下两层,在房间里是不能直立行走的。每一层又被分割成若干小格,人们称之为“格子间”,每个格子住五个人,人在里面直不起腰来,400来人住在一排房子里。由于住的人太多,气味难闻,每道房子的下檐,建有通风的烟囱,用于排气。据史料记载,后来整个“十三道房”,住着四五千名中国劳工,其拥挤状况可想而知,卫生条件极差,臭虫、苍蝇、蚊子乱飞乱咬。

  据幸存劳工回忆,在“十三道房”每天都有三五个工人死于各种传染病,尤其是1942年伤寒病大流行,病死的人就更多了,最多的一天就从“十三道房”里抬出了27具尸体。惨无人道的日军将工人的尸体丢弃在梅岭、马腰山的山谷中,尸骨成山,臭气熏天。如今,这里已是残垣断壁,似乎在诉说着当年的惨事,希望人们不要忘记那段辛酸屈辱的历史。

  青口火叉巷———十八勇士纪念地

  在赣榆青口,一条名为火叉巷的小巷,1941年3月26日,受到了血与火的洗礼。

  1941年3月,日军在滨海地区推行第一次“治安强化运动”,将赣榆县伪军2000余人编成“剿共军”3个团,在青口、海头等10多处安设了据点。八路军115师为粉碎敌人的“治安强化运动”,由教导二旅和山东纵队二旅配合发动了青口战役。战役于19日晚至25日分别向海头、张城、青口等各据点发动猛戟进攻。先后攻克了各据点,迫使伪军500余人投降,缴获军粮数万斤。3月26日拂晓,青口战役胜利结束,正在转移之际,掩护押送战利品的某部七班和未来得及撤出的二班共18名指战员被敌人包围在青口火叉巷的一个大院里。他们面对数百名的日伪军毫无惧色。激战数日,毙伤日伪50多人。最后弹尽无援的18名勇士先后有10人壮烈牺牲和自戕。活着的8人藏在老百姓家被汉奸出卖而被日军俘获。这8个人受尽了酷刑和折磨,最后只有孟兆阁1人生还。这就是著名的“青口战役十八勇士”。

  在火叉巷口,“十八勇士纪念地”大理石碑,静静地矗立,碑文清晰:一九四一年三月,我八路军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发动青口战役,首克青口据点,一一五师教导二旅二团十八位勇士,在火叉巷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八名战死,二名自戕,其余被俘,宁死不屈,只一人生还,是谓青口战役十八勇士。

  抗日山烈士陵园———铭刻着3576位烈士英名

  抗日山原名马鞍山,因安葬抗日将士而改今名。由八路军115师教导二旅、山东军区、滨海军区军民于1941年兴建,至1944年先后四次为抗战牺牲的先烈建塔树碑。新中国成立后于1991年维修扩建,基本保持原貌。现陵园占地面积40公顷,分墓区和陵园两部分。墓区建有751座墓,安葬着800余位烈士忠骨,墓碑上铭刻着3576位烈士英名。陵园共8个坡段363级台阶。第三坡段建小沙东海战烈士冢,陈毅、陈士榘题字。第四坡段建波兰记者汉斯·希伯,日本反战同盟金野博等纪念塔。第五坡段为符竹庭的六角石墓,罗荣桓等题词。第六坡段是滨海军区抗战烈士纪念塔,高8.3米,上录彭雄、田守尧等烈士英名和战绩。第七坡段是抗日烈士纪念堂,面积193.5平方米。第八坡段建抗日烈士纪念塔和纪念亭,塔上镌刻烈士英名、抗日五年主要战绩以及二旅政治部的悼文,亭六角攒尖顶,高7.9米。1982年公布为江苏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8月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符竹庭烈士墓为六角亭式建筑,由灰色花岗石砌成。符竹庭(1912~1943年),江西广昌人,曾任八路军115师教导二旅政委,中共滨海军区委书记,1943年11月26日牺牲于黑林马家旦头村,墓建于1944年7月,正面镶符竹庭铜质浮雕头像。

  小沙东海战烈士冢始建于1943年,新中国成立后维修,为穹隆顶圆形石墓,墓正面立有仿三间四柱牌坊式的墓碑,柱间嵌三碑,中碑镌“小沙东海战烈士冢”,东(左)碑镌陈毅元帅题“浩气长存”,西(右)碑镌陈士榘上将“英灵千秋”。墓壁上嵌有黄克诚大将为彭雄、田守尧二烈士撰写的悼文。1943年3月17日,新四军去延安学习的团以上干部及随行人员51名计划乘船从盐阜区出发,经黄海北上,绕过日本侵略军的封锁区,在滨海区登陆,再由陆路去延安。不料在赣榆县小沙村以东海面与日本侵略军巡逻艇遭遇。激战中,新四军高级将领彭雄、田守尧等16人壮烈殉国。这次战斗被称为“小沙东海战”。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599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