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来,科创合肥值得期待;而回望昨天,关于合肥的记忆也见证了无数精彩。今年10月1日,合肥城市记忆馆将正式对外开放。9月22日,记者先行探访,“穿越”隐藏在馆中的“合肥岁月”。
“原汁原味”,六大展厅触动“记忆味蕾”
很多人不会想到,位于庐阳区淮河路上的老合肥市政府大楼,多年之后会摇身一变,成为合肥城市记忆馆,成为与市民情感共振的“时光机”。
合肥城市记忆馆以1949年至2022年为时间索引,呈现了其间73年中关于科技、生活、家电等方面的故事与物件,自一楼往上,依次展出合肥不错、工业璀璨、街市熙攘、文化兴盛、科教兴市和城建蝶变六大展厅,紧紧围绕58个展项、37部视频短片展开。
馆内场景也令人“身临其境”。被保留的水磨石楼梯,斑驳的纹路,让绕梯而上的人们一下子被“勾”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情境中。
“复古”的韵味蔓延到了每一个展厅。在二楼“街市熙攘”展厅中,一个上世纪80年代末的家居生活情景被复原。深色的木柜衬托着一旁被绣花桌布盖住的圆桌,游客能够在其中,回忆起曾经的家庭团圆故事。
该板块中,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一处名叫“声音盒子”的展厅。黑色的播放器被存置在透明玻璃柜中,然后被上方的镜子倒映,呈现出对折、黑白交杂的景象,艺术气息浓烈。
与此同时,在一处凝合了各种人文街景的“市井风情”中,还能看到街头电影、李鸿章故居、江淮大戏院的“历史版本”。市井小摊沿街而起,家门内与家门外,都是不一样的生活。
除开生活,科技与文化也是过往时光中,城市日趋繁荣的一个缩影。若是想在展厅中顺道看一出戏,便可通过由幻影成像技术打造的小戏台,沉浸在各类戏曲节目演出中。庐剧戏目不断拓展,唱出了合肥,唱到了全国;庐州剪纸则“剪”出了“非遗味道”。
而作为入馆的首个展厅,“合肥不错”展厅系统性地陈列出了许多关于生活与科技的旧照片。例如逍遥津公园这第一座人民公园、第一条沥青道路长江路、第一家手工生产合作社等。这是一条贯穿了73年的发展脉络,每个人都能在不同的照片中,找到引起自己触动的那个时间节点,家庭,或是事业。
作为“新合肥人”,同时是合肥城市记忆馆工作人员高娟表示,馆中收纳的不仅是一件件陈旧的物品,更收纳了许多人关于奋斗、热血、天真、爱情等主题的岁月故事。“一张照片,面向不同的人,或许就会有千百种故事在其中。”她也希望更多市民能够在推动城市“朝哪去”的同时,记得“从哪来”以及“怎么来”。“这是存放乡愁的地方。”
科技“辅助”,还原场景体验“实感”
复原七十余年的往昔时光,并不是一件易事。高娟介绍,记忆馆在前期不仅邀请了专家提供每个维度的内容框架,好做后续的内容填充;同时还多方“叩门”,从众多档案室、图书馆中,挖掘出合肥昔日的历史写照。
“让大家纷纷驻足打卡拍照的火车,是为了还原场景,找了一个废弃的火车重新在馆内组装的。”在铜绿色的火车上,岁月“绣”满了或大或小的色块,高娟却说这是最让人触动的地方,相信等到开馆时,在火车前拍照的人一定不会少。
为了增强游客与馆中故事与情景的互动感,馆中配置了许多场景化的装置。交互不再是多媒体或是一个屏幕内容的呈现,而是利用多媒体进行互相融合。
在“合肥方言”板块中,游客可以通过智能助手“庐小胖”,来选择合肥方言的互动,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真切感受到从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语言文化魅力。
在“时空巴士”项目里,游客则会乘坐20世纪70年代的3路公交车,于虚拟场景中,“回到”曾经的合肥街道,感受当初的城市风貌与魅力。“当时体验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这种‘真实’的感觉,”在引导牌前,高娟说这是当初试展览时,格外“火爆”的项目。
科技板块是技术“表演”的“实力区”。为了增强大众对新能源汽车的互动感受,展区中还设置了相应的虚拟绘制板,游客可在其上自由绘制自己专属的车辆,切身感受合肥“当红”产业的强劲与独特。
每个展厅会腾出了一定的更新空间
合肥城市记忆馆要存放的,不止过往合肥发展的故事与痕迹,高娟表示,这里是一个会逐渐“长大”的地方。“合肥在发展,场馆也会收录下城市的每一个前行‘脚印’,”计划里,每个展厅都会腾出一定的更新空间,用于后面的内容填充。
因此,场馆始终会围绕合肥的城市生活、科技产业、地标建筑等内容进行记录与展开,而衍生文创也是如此。记者发现,位于一楼的文创展区,以冰箱贴、挂件等形式,雕刻出了合肥的每一个“瞬间”,特色风景、老家电元素、童年玩具等,均在待人“解锁”。“这就是一部分情感和记忆,”高娟觉得,从合肥城市中“摘录”一角做出的文创,别有一番韵味。
那么,合肥城市记忆馆在建设过程中,又有哪些亮点呢?建设单位项目代表石大伍介绍,合肥城市记忆馆项目主要分为基础改造、钢构施工、外墙粉刷加固和内部拆除四个部分。“当时对老市政府大楼进行改造时,不是传统意义上对原建筑进行简单翻新,第一步我们保留了大楼外墙原貌,其次将建筑内部空间进行重构。”
石大伍说,因为要保护楼体外墙和内部贯通整栋楼的主体楼梯,同时还要将建筑内部的承重体系全部托换掉,将原来的砖混结构换上钢构骨架和现浇楼板,把原先的一个个办公室打通成“大平层”,这就要求施工技术更加细致。在此次改造项目中,除了保留老市政府大楼的外墙原貌,还保留了建筑内部的主体楼梯和楼前的百年银杏树。
更新不止“向前”,也在“往后”。高娟表示,虽然馆内的工作人员已经在尽力通过各种方式,找寻与合肥相关的历史资料与物件,但仍有许多有价值的场景,未能完全补足。希望更多人将记忆与故事分享出来,“照片或者是实物,都能成为让大家回忆的窗口。”
想去合肥城市记忆馆里找回往日的记忆?市民朋友可通过“合肥城市记忆馆”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入馆参观。预祝大家有个美好快乐的“穿越”之旅!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王书浒/文 吴翰林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