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竞发。2025年的春天,大丰区以“开局即冲刺”的姿态,在重大项目推进、新兴产业布局、科技创新赋能等领域全面发力,掀起一场争分夺秒的“开门红”攻坚战。从机器轰鸣的产业园区到塔吊林立的建设工地,从科研平台的技术突破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一幅“拼经济、促发展”的壮阔画卷正在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
“招商引资是‘生命线’,项目建设是‘主战场’”——这一理念深植于大丰区的发展脉络中。
在开发区新能源科创园,总建筑面积4.23万平方米的综合研发楼、工程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完成升级改造,近10家科研机构率先进驻。大丰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科创园将吸引更多高校、科研院所和领军团队入驻,打造长三角新能源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的示范平台。”
与此同时,总投资102亿元的阿特斯储能系统项目进入设备调试阶段,一期达产后可形成10GWh储能系统产能,预计年产值达120亿元。项目采用大容量磷酸铁锂电芯和集成优化设计,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支撑。
传统产业亦焕发新活力。海聆梦家居生产车间内,智能化纺织设备高速运转,工人正赶制订单。“我们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推进生产,力争首季产值增长20%以上。”企业负责人表示。大中街道通过“靶向服务专班”推动远泰新能源汽车零配件等3个亿元项目一季度开工,并依托吾悦、中交等城市商圈激活消费需求,形成“传统升级+新兴扩能”的双轮驱动格局。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大丰区以技术突破抢占产业制高点,2025年开年即实现多项“全球首创”。洪田高端装备项目作为省重大项目,自主研发的超大规格电解铜箔阴极辊、生箔机等设备,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其生产的锂电铜箔厚度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技术的突破不仅填补了行业空白,更为新能源产业链提供了关键支撑。”企业技术负责人自豪地说。
在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新能源科创园的建设如火如荼。该平台聚焦海上风电、储能技术研发等领域,通过“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科研成果快速转化。目前,园区已与多家高校签订合作协议,计划年内孵化5项核心技术专利。此外,中天海缆项目凭借系统的海底电缆生产技术和200余项专利,一期工程竣工后实现年销售额10亿元,成为盐城海洋工程领域的“隐形冠军”。
“全力打赢‘攻坚战’,奋力冲刺‘开门红’!”3月24日,大丰区发出动员令,要求锚定首季“开门红”目标不动摇,把责任扛在肩,把工作放在心,把任务抓在手,着力推动各项部署落地见效。
大丰区住建局开展“企业大走访、项目大推进、产业大招商”活动,为108个在建建筑工程项目提供融资对接、政策辅导等支持,推动建筑业产值冲刺首季“开门红”。法院系统则开启“夜间+周末”工作模式,领导带头督办案件,执行局干警逐案攻坚化解未结案件,以司法护航营商环境优化。在安全与发展并重的基调下,大丰区统筹农民工工资兑付、生态保护等民生关切,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大中街道推广元丰村环境整治经验,通过“清杂、整宅、理水、塑点”四大行动,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样板。
春潮澎湃处,奋进正当时。从重大项目落地到科技创新突破,从政企协同攻坚到乡村振兴实践,大丰区以“拼”的姿态、“抢”的劲头、“实”的作风,在2025年的春天交出一份亮眼答卷。正如一位企业负责人在车间所言:“没有什么比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更能传递信心,没有什么比投产达效更能激发活力。”
在这片涌动着希望的土地上,大丰正以“开门红”引领“全年胜”,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