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

首页>地方频道>台州>要闻

早期融合教育,点亮特殊孩童成长路

小瑜(右二)正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

台传媒记者章 浩文/摄

“宝贝,早上好!”进入11月后,椒江区社发集团运营的“明和系”托育中心新一届入园宝宝们,都习惯了以招手或拥抱回应老师们的问候。在一个个温馨互动的画面里,您或许很难发现,其中一位叫小瑜(化名)的孩子是一名听障儿童。

今年2月开始,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和椒江明和雅苑托育中心合作推进“0—3岁听障儿童早期融合康复”项目。截至目前,“明和系”托育中心已接收了8名听障宝宝入园。“其中全日托的小瑜进步最明显,尽管只融合了一个多月,他已经能配合老师参与各类集体活动。”该中心负责人王君波说。

帮特殊孩子融入“小社会”

一年多前,1岁多的小瑜被确诊患有中度听力障碍,随后佩戴了助听器并接受康复训练。今年9月下旬,在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老师的建议下,小瑜进入普惠托育园椒江区明和雅苑托育中心随班就读。

“刚入园时,我们就对其他小朋友解释小瑜的耳朵比较特殊,需要佩戴‘小耳朵’,这能帮他听得更清楚,大家要一起保护它。”王君波说,同时园里在软硬件上也做好了迎接他的充分准备。

小瑜的入园是梯度式的,从刚开始的半天,延长至现在的全日托。“对于只来半天甚至每周只来一次的宝宝,我们都会为他们准备好专属的鞋柜、小毛巾、茶杯等个人物品,让他们感到自己也是集体的一员。”她说,日常照护上,在最初的适应期里,保育老师会专门照顾他的情绪和生活的各方面。

集体活动时,老师们也会注意制造更多机会让小瑜和其他小朋友互动,比如让他帮老师分发食物,增加他和小朋友的交往频率。

目前,小瑜入园已有一个多月。他的妈妈彭女士说,尽管时间不长,但儿子的变化很明显,入园2周后他就不哭了,现在能和园里所有老师打招呼、拥抱,还能看到他和其他健听孩子一起玩玩具。

体能和社交都在持续成长

“早期融合教育,是给0—3岁的特殊儿童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让他们能跟健听孩子一起成长。”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老师赵桐说,对于幼小年龄段的孩子应如何展开融合和康复,正是特教学校和托育中心共同探索的课题。

在融合项目的实施中,除了总园外,明和雅苑托育中心城隍埔分园和中央花园分园也都接收了听障儿童。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园区情况,目前2岁左右的宝宝,建议去中央花园分园融合,2岁以下的宝宝建议去城隍埔分园。”王君波说,其他多数孩子都处在一周来半天的阶段,但照护方式和小瑜是一样的,费用上一学期只收取基础材料费和餐饮费。

每半个月,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会到各园评估孩子们的照护情况,并记录下幼儿的具体表现。

“比如托育期间孩子参加了哪些活动,表现怎么样,是否跟同伴有沟通,是否会主动模仿;还有生活细节也会记下来,如能否独立用勺子、吃饭情况怎么样等。”赵桐说,特教老师还会在融合活动观察记录表上给出一些原因分析和照护建议。

“相比于普通孩子,听障孩子在语言发育上会晚一些,所以语言尚不是托育阶段的重点,运动、社交和习惯的养成才是老师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她表示,近一年的评估情况显示,大多数宝宝的社会交往和运动都在持续成长,相信随着入托时间的增加,宝宝们的各方面能力会有更多提升。

“作为‘国企办’托育中心,同时也是早期融合康复教育市级试点园区,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承担公益性融合服务。”王君波说,只要宝宝们有需求,“明和系”托育园欢迎所有适合入托的特殊孩子前来体验融合生活,老师们会像对待普通孩子一样对待他们,帮助他们走好进入社会的“第一步”。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3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