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驰骋在希望田野上成为新时代农民的奋斗梦想。在淮安,乡村振兴战略开局良好,坚守农村的“老农民”、返乡“双创”的新农民、社会化服务的合作社和大户、资本下乡的农业“大龙头”,这些农业经营主体日益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成为新时代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追梦人”。
米菜肉蛋奶,样样离不开“老农民”
人勤地不懒,农业好回报。以“国富”牌为代表的淮安红椒成为全市第一个“地理标志农产品”,种植规模达10万亩,带动农户2万余户。盱眙今年有4000余户进行虾稻共生种养,涌现盱马路沿线、洪泽湖环湖大道沿线等一大批万亩、千亩、百亩以上的虾稻共生种养基地。全市虾稻综合种养面积70多万亩,出产大量优质的“稻田虾”和“虾塘米”。
米菜肉蛋奶,样样离不开辛勤劳作的“老农民”,他们坚守土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又不断汲取新理念、运用新技术,使土地产出更多更丰富。也正是得益于他们的坚守与付出,淮安粮食在保障自给的基础上,每年调出50亿斤,“米袋子”殷实充足。同时,蔬菜面积保持在140多万亩,生猪年出栏280多万头,水产年产26.1万吨,禽蛋年产8.67万吨,存栏奶牛6208头,市民的“菜篮子”充盈丰富。
收入连年增,处处离不开“新主体”
据统计,淮安市农民可支配收入近3年来实现“三连增”,至2018年底达到17058元,这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大力发展密不可分。农民有了稳定的土地租金收入保底,并成为产业工人获取工资。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淮安市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提高良种覆盖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落实病虫害统防统治,粮食产量保持在亩产460公斤的高位。
近年来淮安市争取国家和省资金超亿元,结合农民创业、就业、产业、技术、技能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培育度达到38.9%;现有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种养结合型市级以上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787个、示范家庭农场422家。
对接进市场,步步离不开“大龙头”
实施乡村振兴,必须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使其更多分享现代农业发展成果,淮安市通过项目招引,一批实力强、有市场、前景好的农业“大龙头”如紫山、双汇、温氏、满江红等落地淮安,“大龙头”上联市场、下联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使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经过多年的大力扶持培育,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68家,其中省级以上61家、销售过亿元的154家。全市农业龙头企业与小农户合作共建各类基地面积345万亩,带动农户达92万户,户均增收3000元,推动小农户由“卖原料”转向“卖产品”,获取产业链增值收益。
除了依靠龙头企业的生产加工和市场优势,还要借助龙头企业打造品牌,实现农产品价值与利益最大化。“盱眙龙虾”品牌价值180多亿元,旗下的红胖胖、於氏、满江红等龙头品牌产品,网上热销全年力度不减,引领全市近20万人从事龙虾产销,已形成百亿级产业规模,造就了630多个身价过百万、千万的虾农。随着淮安全品类、整市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淮味千年”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扩大,更多的小农户依托“大龙头”,将从中获得更大份额的品牌溢价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