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提高整体效益 带动农民增收
淮安市黄河故道综合保护与开发成效显著
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排名全国前列,建成市级以上科技研发平台13个,授权发明专利213项,核心区集聚一二三产项目58个;淮安古黄河湿地公园成为淮安市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公园内林木丰富、绿草如茵,生动展现南北地理气候分界线的典型特征和生物多样性;涟水县高标准打造万亩花卉苗木基地、千亩果蔬种植园、千亩设施蔬菜基地等农业观光、精品展示、休闲采摘园区……近年来,淮安市黄河故道沿线区域成为推进现代农业、生态建设、水利建设、农业开发、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黄河故道综合保护与开发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以来,淮安市共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建设、交通建设、现代农业等项目175个,完成财政投资47.48亿元,吸引社会投资11.37亿元,提高了黄河故道综合开发整体效益,带动了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坚持统筹规划建设。在淮安市黄河故道综合开发规划中,淮安市提出“一带、二心、四区、八大工程”的总体发展思路。一带,即黄河故道沿线120公里的广大区域;二心,即以马头镇、涟城镇为区域发展重心的“头尾兼顾”的圈层发展模式;四区,即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城乡统筹实验区、文化旅游特色区、生态治理样板区为总目标;八大工程,即以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工程、文化旅游开发提升工程等八大工程为主抓手,推动落实一批重大项目,引领支撑规划区内经济社会发展。
严格管控生态空间。今年1月印发的《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将淮安市有关古黄河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等区域全部纳入管控范围。结合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淮安市于6月对监管任务进行分工。目前,古黄河水质状况良好,所监测的2个断面水质均长期稳定达到功能区划Ⅲ类标准。黄河故道沿线区域森林覆盖率达32%,水源地、湿地保护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畜禽粪便资源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均达80%。
着力改善交通条件。“十二五”以来,淮安市建成一批对黄河故道沿线地区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交通项目。黄河故道贯穿公路淮安段全线贯通,建成了343国道、235及346省道涟水绕城段、329省道先导段等干线公路和涟水县范庄桥、淮阴区周庄桥等5个撤渡建桥项目,新改建片区内农村公路超400公里,实现80%县通乡公路达到三级以上标准、90%行政村通四级以上等级公路,片区内所有镇均开通镇村公交。(记者 张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