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

首页>地方频道>金华>要闻

义乌底气十足承接全球“压力”

从前阵子上热搜的100万个奥运官方手环,到端午前夕火爆全网的国风香囊、解压玩具鸡蛋“捏捏”……“想找网红爆款,来义乌就对了”,甚至连人民日报、新华社都纷纷为义乌打call,“不管哪儿办大赛,爆单的都是义乌!”

近年来,每每有热点事件、新奇事物,不管是国际赛事,还是脸基尼等日常用品,爆品一出,网友总会第一时间喊话:“现在,压力给到义乌。”而义乌市场的商户们也是有求必应,甚至快到连夜出新。

从生产爆款到制造爆款,频频因为产品出圈的义乌也成了自带流量的网红城市。从“世界超市”到“义乌制造”,原本人们印象中卖“低小散”、靠“卷”价格取胜的批发市场,如何一步步逆袭为网友眼中制造爆款或平替的首选地?其背后的逻辑是“义乌制造”的品类之多、产品之新、链条之全,反应更快且更具性价比。承接全球订单的义乌,正靠“拼”速度、“拼”创新,一步步赢得市场和消费者。

“拼”速度

喊话必接的“爆款制造机”

都说义乌是“爆款制造机”,而要找爆款之“源”,当属位于义西的模具城。走进这个市场,随处可见“网红爆款、快速开模”字样的招牌。一旦“压力给到义乌”时,率先动起来的一定是这里的模具企业。

“时间就是金钱。要抢爆款就得像打仗一样,模具要在3天内完成。”林荣是义乌恒业模具厂负责人,从事模具生产近20年,经他手的爆款产品不计其数。

义乌为何能常常吃到爆款“红利”?在林荣看来,答案很简单:无论是原料配套、模具生产还是物流配送、产品销售,都能“一条龙”完成,让爆款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触达消费者。

以模具产业为例,其他地方开模要耗时半个月甚至一个月,而义乌只要三五天,这种高效满足了义乌市场对产品快速更迭的需求。“像之前一款冲上热搜的玩具,我们马上开模生产,以一天3万个的速度卖了半个月。”林荣说,速度快才能吃上“头口水”,“当时光模具城就有上百家企业在生产,高峰时一天能拉走百来套模具,全国这款玩具大部分源自义乌”。

经过多年沉淀,模具城经营户练就了超高的市场敏感度和反应力,成为“义乌智造”供应链中重要一环,很多爆款从这里走向全国乃至全球。

上月,印度客商Jain带着一款玩具样品到模具城,找相熟的经营户朱国军定制模具。Jain说,他们发现在义乌定制模具又快又省,开模后再回国生产玩具。这样的外国客户,朱国军的微信朋友越加越多。

“现在外商特别多,今年已接待四五十个。”林荣在线上线下也接了不少外贸订单,今年就运送了上百套模具出国,“我们一年大概能接400多单,这个量在市场里只能算平均水平。”

“模具城里可以24小时生产加工,也有原料市场,需要什么材料基本上2个小时内就能凑齐,生产效率和成本极具竞争优势,很多周边县市企业都赶来这里开模。”义乌模具城市场运营部经理朱晓波告诉记者,目前模具城有经营户900余户,还在扩大规模,“我们也通过加大与高校、机构等合作,大力招引设计公司,提升市场创新能力,让更多新产品、热销品从这里走出去,助推‘义乌智造’不断提档升级”。

“拼”设计

全球小商品的“创新策源地”

得益于义乌完整的产品供应链,追爆款,固然有商家能获利,但“红利期”越来越短。就像朱国军所说,“现在很多产品生命周期最多半个月,有的只有一周。市场反应太快,仿得更快”。

模仿、“卷”价格,必然走不远。义乌市场一批有想法、有能力的商户早已摆脱这个“泥潭”,转而向价值链中高端的设计、创牌攀升。

“吸管行业门槛很低,以前我们也是‘卷’价格,与沃尔玛等国际巨头合作,但利润被压没了。”靠8毫钱利润做到全球第一的“双童吸管”,曾经也被低价和同质化压到“喘不过气”。掌舵人楼仲平意识到问题后果断“刹车”,放弃大客户,转而在产品设计、标准上下功夫,逐渐掌握行业话语权。

风车吸管、眼镜吸管、面条吸管……走进“双童吸管”博物馆,上千个品种令人大开眼界。从材质到设计,赋能“吸管+”后,搭载各种时尚元素,化身玩具、礼品、装饰品,真正成为全球吸管的行业领跑者。

以一款“足球吸管”为例,巴西一客户为抢抓世界杯风口,当年下单20个货柜,“双童吸管”由此获利近900万元,而一个货柜的普通吸管净利润不过几千元。类似的创新产品,已占“双童吸管”利润贡献率六成以上。

同样被视为“低小散弱”的鞋垫行业,义乌市场的经营户也做出了“新花样”。日前,记者探访义乌国际商贸城四区“金叶子”工厂店时,“鞋垫女王”盛亚芳正为参加2024“商城杯”创意设计大赛的义乌工商学院学子介绍鞋垫产品,沟通设计理念和思路。

两个月前“金叶子”入围该赛事的行业选题企业后,盛亚芳已先后赴上海、哈尔滨等地的设计院校宣讲赛事,希望借助“年轻大脑”的奇思妙想,让鞋垫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众行业创造出无限可能。

“以前我们也是靠代工、贴牌,或是打价格战,‘卷’得很厉害。随着市场越做越大,全球客商涌进来、产品走出去,我们的思维观念也发生很大变化,意识到做自主品牌才是最终出路。”近些年,盛亚芳夫妇每年去不同国家参展、考察,发现国际市场上鞋垫是一款单品,而不是鞋子的附属品,能卖到上百美元,这颠覆了他们的消费认知,也坚定了重设计、做品牌的决心和信心。

如今,“金叶子”展厅陈列着十几个大类上千款产品,其中一款拥有专利的定制版功能鞋垫售价高达1980元。该公司在新材料、新技术上舍得投入,产品议价空间大,市场认可度也高。“之前有个秘鲁客户见我们的产品在当地卖得很好,直接注册了‘金叶子’品牌,这也让我们看到出海的机会。”

设计创新,让夫妇俩尝到甜头,也有了做大做强的底气。“之前有款‘减肥鞋垫’,被各大平台炒热后,工厂都来不及生产。”这让盛亚芳触摸到消费观念转变带来的内销市场潜力,期待借助创意设计大赛,孵化出适合国内“Z世代”消费需求的创意产品。

从篁园市场租的1米摊位、利润只有2分钱的手工缝制鞋垫干起,到如今在义乌国际商贸城拥有200平方米崭新展厅,平均每天卖出10多万双……深耕行业20多年的盛亚芳也想不到,小小鞋垫能卖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出上亿资产。

重新定义大众脚下的鞋垫,让更多人看到它的价值,这是盛亚芳追求的梦想。她要不断拓宽“鞋垫+”赛道,向黑科技、智能化、大健康方向进发,让产品更具特色和竞争力,在求新求变中让这个小行业闯出大市场。

记者手记:

为什么是义乌?

“义乌爆单了,凭什么?”3周前新华网的一篇推文被刷屏。而每当因为爆款频上热搜时,也总有人发问:“为什么又是义乌?”

在蹲点采访过程中,我们看到凭借几厘几分“以小博大”的市场商户,把看似“最难做的生意”做到极致,做成“单打冠军”“隐形冠军”。靠着这样的“蚂蚁雄兵”不断攻城略地,这或许就是义乌能火出圈的奥秘所在。

在义乌市场,多的是吸管、鞋垫这样门槛低、价值低、利润低的小商品,经营户们在低头耕耘的同时,也在抬头看天,用创新、设计从低端价值链上不断破“卷”成蝶,用品牌、品质、营销打口碑、抢市场,在不同细分赛道上找准差异、做精做强,把一个个小行业做成了大生意,把义乌市场打造成了“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的大IP。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这只“看得见的手”也通过“设计进市场”“市场万里行”“品牌出海”以及举办创意设计大赛、用AI等新技术赋能商户,通过“请进来”强本领、“走出去”看世界,不断推动义乌市场转型升级,用高附加值、高性价比的“义乌智造”赢世界。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5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