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

首页>地方频道>淮安>社会

江苏淮安市淮安区 发展优质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原标题:江苏淮安市淮安区 发展优质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4月22日,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举办“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媒体推介会。来自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食品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等多家中央新闻媒体的记者齐聚淮安区,关注优质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与发展。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京杭大运河和苏北灌溉总渠交汇处,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区),数次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区),2016年被表彰为江苏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成效显著县(区)。

  2017年11月淮安区正式被省农委确定为全省第二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创建试点单位以来,淮安区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重点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全面推行农产品自检和质量监督抽检。实现生产、流通、销售全程监管,确保淮安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这些举措符合我国经济新时代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农产品的发展也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基本需要。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优质农产品、提升农产品质量就至关重要。近年来,淮安市淮安区以“调结构、促转型”为主线,以城乡统筹发展为统领,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谱写了农业发展的新篇章,开启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新时代。

  一,大力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产业

  在媒体推介会上,淮安市淮安区农委主任吴雪瑞介绍了淮安区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的举措:

  1,特色种养业蓬勃发展

  根据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要求,依据淮安区“十三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三年农业发展计划,立足各区域发展基础和产业特色,进一步引导和优化种植业、养殖业、观光农业等产业布局,发展壮大特色高效产业。种植业方面,着重打造“南水”、“北园”两个板块,“南水”即在水系较为发达的渠南和运西两个片区,重点推进优质水稻、水生蔬菜、水产品等生产基地建设;“北园”即在地势较高的渠北片区,重点发展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等特色农业产业园。养殖业上,重点围绕“三猪、一鸽、两鸡” (“三猪”指复兴中慕生猪、茭陵温氏生猪和顺河光明生猪;“一鸽”即钦工天裔鸽业;“两鸡”即蛋鸡和肉鸡)进行规划,带动全区畜禽养殖产业快速发展。

  2,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壮大

  淮安区围绕农业主导产业,通过强强联手、企业重组,指导企业规范管理,推动企业技术改造,不断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全区共有农业加工类项目65个,其中投入在3000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42个。现有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3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8家。形成以宏瑞米业、玉禾米业等企业为主要支撑的稻米加工,以苏食肉品、外婆家食品等企业为主要支撑的畜禽水产加工,以杰翔羽绒、光华羽绒等企业为主要支撑的羽绒制品加工,以天康食品、慧宝食品等企业为主的蔬菜加工等四大产业集群,年加工稻米突破150万吨,加工畜禽制品近20万吨,加工水产品近5000吨,羽绒制品年销售额突破18亿元。

  2015年12月,江苏淮安经济开发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目前,集中区已入驻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20多家,主要形成五大重点产业,即以苏食肉品为龙头的肉制品加工业,以江苏康乃馨织造为龙头的棉纺加工业,以安佑饲料为龙头的畜牧饲料加工业,以金都食品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业,以奥斯忒食品、外婆家食品为龙头的淮扬菜精包装加工业。

  3, 观光农业快速兴起

  立足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一圈、一河、一荡、一湖”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带,多家观光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初具规模。一圈”:即城郊都市农业圈,重点推进席桥都市现代农业园、季桥中瀚生态农业园建设;“一河”即古黄河高效园艺产业带,重点打造钦工菜篮子基地、苏嘴现代农业园、宋集苗木园、茭陵蓝水湾等重要节点;“一荡”即绿草荡湿地农业产业带,重点打造流均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仇桥恩赐山庄观光农业园、施河中央厨房和生态农业园等重点园区;“一湖”即白马湖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带,重点打造好南闸现代渔业精品园、中草药养生基地。

  4,科技装备水平不断提升

  始终坚持把提升农业科技和生产装备水平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认真落实国家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积极实施农业三新工程、科技入户工程和粮食高产创建等项目,加强与省农科院、南农大等科研单位和大中院校的合作,大力推广高产优质品种、丰产种养技术和新型农业机械。淮安区年均推广新品种20个、新技术12项;全区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3174台,小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2900台,全喂入(半喂入)收割机保有量达2900台,插秧机保有量达到3830台,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84%,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和农村电商,苏嘴、流均等园区建立了物联网系统,淘实惠等企业建立了农业电商平台,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不断提升。

  5,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

  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农业新型经营体系初步建成。截至目前,淮安区建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298个,其中,创建成国家级示范社8个、省级示范社8个、市级示范社63个。建设家庭农场159户,农机合作社144家,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合作组织183个、专业防治服务队25个,水稻育秧专业合作社35个,规模畜禽养殖和百亩以上规模种植大户达1100多家,土地流转面积达50%以上。

  6,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彰显

  依据渠北片、渠南片、大运河沿线三条现代农业产业带发展规划,紧紧围绕“规模发展、精致建设、品牌打造、科技提升、规范运作”五大要素,全力推进农业园区建设。“十一五”以来,累计投入资金近10亿元,建设现代农业园区12个,建成流均、苏嘴、南闸3个省级园区,引进入园区企业2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5个、科研教学推广单位11个,辐射带动农户近1万户。

  二,全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

  在同期举行的淮安区争创“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新闻发布会上,淮安区农委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1,新华社记者提问:淮安区为什么要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有什么现实意义?

  淮安区农委主任吴雪瑞说:淮安区是农业大区,总面积约15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8万亩,已形成稻麦、园艺、畜禽、水产四大主导产业,是国家商品粮基地、生猪调出大县。2017年,省政府在淮安召开了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现场会,要求大力推进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之所以开展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一是贯彻落实省里“双安双创”现场会与有关文件精神的具体行动。二是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

  当前,淮安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市场上安全放心的优质农产品供应仍然不充足。还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增加绿色、有机安全农产品的供给,确保广大市民“放心消费”。

  2,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记者提问: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创建指标有哪些?

  淮安区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负责人王燕说,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考核评价标准,由工作考核、质量安全水平和群众满意度三部分组成,共53项指标,其中包含3个否决项,必须符合要求;15个关键项,要求90%以上的关键项均符合要求。工作考核部分涉及50个考核要点,包括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落实到位,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及监管体系建设等8个方面。质量安全水平以省级农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结果为依据,群众满意度考核由省级主管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

  3,经济日报记者提问:农药的使用直接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淮安区在农药使用管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淮安区农委副主任张正功说:为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淮安区切实抓好农业投入品监管工作,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主要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广泛开展宣传。印发了《农业部公布的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农药名单》、《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告知书》及《农兽药休药期(安全间隔期)规定》等宣传资料,发放给广大群众、农产品生产者和农资经营者,有效提升了他们的农药安全使用知识水平。

  二是规范经营行为。实行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管理和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制度,区农业执法部门对于农业投入品市场实行准入管理。加大市场检查力度,对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主产区的高毒农药经营门店,重点检查是否有专柜销售、实名购买、台账记载,掌握高毒农药进货来源和销售去向。

  三是加强使用监管。对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及统防统治组织农药使用记录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违规使用高毒农药情况,是否存在超剂量、超范围、缩短安全间隔期使用农药问题。加强农药残留检测,对检出禁用农药和残留超标的,及时采取召回、销毁等措施控制风险,并追查源头、追踪流向,依法追究相关责任。同时,大力推广生物农药、物理防控技术,有效降低了农产品农药残留。

  3,发挥媒体力量,开创新时代农产品质量安全新局面

  在媒体推介会上,中国食品报社副社长、总编辑李振中博士做了题为“践行十九大精神,开创新时代农产品质量安全新局面”的主题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对如何推动和落实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具体部署。政府将通过推动高质量的发展、加大改革开放、打好三大攻坚战,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淮安区全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工作非常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新时代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李振中还从媒体人的角度谈到,媒体应该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食品安全知识普及、抵制食品安全谣言、农产品品牌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他认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教育是食品安全健康的重要保证。媒体应该充分峰会作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方面,在引导消费者健康消费、健康饮食方面,在利用媒体平台及时、客观、公正传播农产品安全信息方面发挥作用。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微博客户端以及移动客户端、微视频等方式,全方位传播农产品安全常识、食品安全知识,引导广大消费者合理饮食、健康膳食,进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升国人食品安全健康素养。

  同时李振中强调,中国食品报成立30多年以来,在食品行业具有很大权威性,影响力和公信力都很强,具有政策资源、行业协会、区域协作、舆论监测以及品牌传播等优势。现在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食品报必将是新时代的亲历者、感受者、参与者、报道者。中国食品报一定会在新时代努力讲述中国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助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升和中国食品产业发展。

  在媒体推介会上,中共淮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建闯表示,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淮安区将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增加绿色、有机安全农产品的供给,确保广大市民“放心消费”。全面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助力三农事业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开启我国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新闻链接:

  争创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

  江苏淮安市淮安区在“安”字上动真格

  4月23日,淮安市淮安区召开“争创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新闻发布会。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是西游记摇篮、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传统的农业大区、全国商品粮基地,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全国生猪调出大区、全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成效显著县等荣誉称号。全区现辖27个乡镇(街道),耕地面积近100万亩,形成了稻麦、园艺、畜禽、水产等特色主导产业。

  近年来,淮安区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建立健全了区乡村三级监管体系,完善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机制,全面落实了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实现全覆盖,全区未发生一起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连续两年在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绩效评价中获得一等奖。

  2017年11月,淮安区正式被省农委确定为全省第二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创建时间为期一年。截至目前,各项创建工作推进有序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3月底,共出动执法人员1251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312家(次),监测场所118家(次)。区级开展蔬菜例行检测92个,各乡镇(街道)速测蔬菜41222样本,农贸市场检测地产农产品33600个。下一步,淮安区将在巩固已有成绩的基础上,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整改提升,重点抓好宣传培训、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的有效衔接等工作,确保到年底创建目标如期实现。

  在发布会上,淮安区农委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就“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的现实意义”“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创建指标达标情况”“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等老百姓关注的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淮安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新闻发言人表示,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淮安区将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增加绿色、有机安全农产品的供给,确保广大市民“放心消费”。

  中国食品报社总编辑李振中博士认为,淮安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符合我国经济新时代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李振中还从媒体人的角度分享了“发挥媒体力量,助推淮安农产品高质量发展”的体会。他认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加快推进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是优化产品和产业结构、推进农业提质增效的有效手段,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李振中说,农产品品牌建设离不开媒体支持,发挥媒体在食品安全宣传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作为一个媒体人,在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抵制食品安全谣言过程中应主动作为、客观公正、数据全面。严禁断章取义、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主动澄清谣言。

  江苏省淮安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建闯、淮安区副区长彭凯、淮安区农委主任吴雪瑞、淮安区农委副主任张正功、淮安区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负责人王燕、淮安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副所长董晓君等领导出席了媒体推介会和新闻发布会,来自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食品报、农民日报、中国网、紫荆杂志社以及江苏省新闻单位的30多家媒体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会后记者们还来到苏食食品、外婆家食品等淮安区食品生产企业参观采访。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33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