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跃兴
又是一年中秋月圆时。中秋节的来临,激起我们每一个人的节日情结,思绪感慨无限。
在中国文化中,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节日、重视传统、重视节日人情味的民族。在诗人笔下,杜甫说中秋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居易说中秋是“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苏轼说中秋是“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辛弃疾说中秋是“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这些美妙的诗句中,洒落的是人间情,描摹的是世间态,抒发的是团圆意,表达的是回归心,寄托的是幸福的期盼,蕴含的是美好的渴望,诉说的是对亲人的祝福……
我们知道,对于年复一年的节令、节日,大自然本身并没有什么这些文化的、时间的区分,它不过是遵循着一种法则在不息地运行。人类本着他的生活需要、认识能力和情感的需要以及精神的诉求,去给予它以一定的段落标志,既然有了这种标志,它就要和人们的生活、思想、感情发生许多关涉。
民族学告诉我们,世界上各种文化程度、文明程度不同的民族,对于节日大都有隆重的表现和很强的仪式感。而诗人是敏感的,对于一年这样一个明月高悬、千里婵娟、家家团圆的中秋节的重要标志,不免有他的一番感慨,因而形成对“一年又是月圆时”的长歌短咏,其实,这正和到了春天草木要发叶开花是一样自然的事情……
所以,对于诗人的旧时这种节日的情怀,即使今日的我们,也是很容易理解的,和相通的——中秋佳节,不只是一个岁月时节,它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有包含着美好未来的希望和期盼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所以,自古至今,传统中的、历史中的这种对于“中秋”的文化情结,无论我们每一个人感受体味或许有所不同,或许因时因地在变化发展中增添了新时代的生活内涵和文化因素,但这已成为了我们的一种集体文化意识,我们民族的一种历史文化记忆。
但是,由于时代生活的节奏加快,商业消费文化的流行,流行时尚生活方式的冲击,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以至凡到一个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之际,我们却总颇感困惑和犹疑——我们正在冷落了我们的历史和传统,我们已经失去了关于民族节日的民俗知识,我们正在淡忘了每至节日给我们带来的仪式感和敬畏感。比如,每年到了中秋节前夕,我们常常颇感困惑地问:为什么现在的人觉得中秋节没有节味儿了?为什么我们再也过不出过去的那份醇厚、醉人的感觉了呢?这是时代发展变化了,还是生活的原因、我们文化心理的原因?
的确是出现了这样一种对于节日的情感的失落和迷失。现在,我们对待节日文化的态度和行为,是把这些传统节日简单化了甚至商业化了。比如,到了中秋,人们就是吃吃月饼,节日成了“舌尖上的表演”;而“天价月饼”、“人情月饼”,让中秋变了味;大众没有机会或在一些场合,去体味和感悟传统节日文化中的民俗、知识和仪式以及荟萃的生活的诗意和人文理念这些精神性的东西,这样,传统节日的味道怎能不淡?传统佳节的“空心化”现象,怎会不越来越严重!
现在,对于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感觉节味儿少了、淡薄了,这恐怕已是人们的一种普遍的心理感受。当人们忘记了传统,传统在当代生活中的位置越来越少时,当我们的精神上没有了“根”的时候,自然要常常陷于回忆,渴望怀旧,感叹传统丢失了。
近来,网络上因记载着过去的故事,曾带给人以生活和时光流逝的温暖记忆的一些“国民老物件”走红,有文化媒体报道说,这引发了一种生活和文化的怀旧潮。
所以,我们更应借着这种怀旧潮,能否引发我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怀旧和回归?在我们的这种历史回忆和文化怀旧中,我们会懂得了,我们同过去有了时间距离,但是,传统不承认有什么距离,凡要保持下来的东西便被构筑于传统中,当要保存下来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位置时,传统就通过建立年年重复的节日来为它找一个位置,在节日的这一天,过去的事件得到了重演,而我们也由此走入我们的传统,走进中秋佳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