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

首页>地方频道>淮安>社会

冬天那些温暖美好的事儿…

      随着城市生活的越来越现代化,传统的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着变化,有的已逐渐走远。

  冬天到了,过冬的情景里还有一些记忆未曾褪去,有一些生活方式还在延续,有些人对传统的依恋又在抬头。那就让我们重拾冬天那些事儿……

      手工编织:冬天里的时尚

                           

                  手工编织又热 高玉启 摄

  搁在二三十年前,冬天一家人身上穿的毛衣,头上戴的围巾、帽子,手上套的手套大多是主妇们一针一线织成的。但现在,会手工编织的人不多了,很多人反而更迷恋起这种手工活。年过半百的杨爱玲在西大街经营一家手工编织店——爱玲编勾坊,生意很火爆。店铺只有七八个平方,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帽子、围巾、口罩、披肩、挎包、小孩衣服等,这些都是杨爱玲一针一线编织出来的。

  “什么式样我都能做,只要顾客提出要求,甚至拿一张样品的图片过来,我都能照着做出来。”店里的东西经常“脱销”,顾客来了只能选择定做。“编织八九个月的东西不够一个冬天卖的。”为了赶时间,杨爱玲关门回家后常常加班到很晚。

  说话间,她拿出一套酒红色的帽子围巾,“这是一个客人定做的,要带到法国去。”原来,一位老顾客前几年跟儿子去了法国定居,儿子这几天回国出差,她特意叮嘱儿子到这边定做一套“老上海”风格的帽子、围巾带回法国去。

  “不为挣多少钱,主要是闲不下来,而且还有那么多老朋友等着要我勾的东西。”杨爱玲说,她做手工编织生意已经有10年的时间,到她这边买东西的人大部分都是熟客,这些客人现在都把她当朋友相处了。

  “有事没事我都会经常到这边来坐坐,即使不买,看一看都是享受。”陈红是店里的常客,她说,在杨爱玲这里,式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做,质量又比商场里卖的要好。

  杨阿姨最近正在物色有编织功底的人,打算带几个徒弟,开个更大的毛线编织坊,让更多的人迷上手工编织。   社区记者 高玉启

  浴帐洗澡:快乐的亲子时间

                         

                  准备洗澡啦 金鑫 摄

  天冷了,市民戴女士赶忙把从网上买来的浴帐拿到卫生间给支起来。戴女士说,3岁的宝宝还没有到外面洗过澡,都是在家洗澡,这浴帐可发挥大作用了。

  前些天媒体曝出浴霸的灯光可能会对孩子眼睛造成伤害的消息,戴女士赶紧淘汰了家里那个旧浴帐,“才20块钱,很薄,孩子用手一抠,就能抠出洞来。”新的浴帐是在网上买的,花了80块钱,材质很厚实。对于戴女士来说,用浴帐给孩子洗澡,更是一份难得的亲子交流时间,“支起浴帐,里面热气腾腾的,给孩子洗完澡后,自己都一身汗了。”

  现在,在家里用浴帐洗澡的已经很少了。家住市区的林女士告诉记者,在上世纪80年代,那时候没有热水器,没有浴霸,浴室也少,浴帐可是家家必备的。“当时洗澡可是要花费一番工夫准备的,洗澡之前妈妈会烧一大壶开水,用水瓶灌好了,搁好洗澡盆,打开一顶用塑料布制作的浴帐,把四周仔细地压好,然后倒进开水。”林女士说,开水的雾气很快将浴帐撑开,她这才快速地脱光衣服,像泥鳅一样钻进浴帐,头上,身上,脚上,用肥皂打上几遍,洗一次澡,足足要用上40多分钟。”

  “洗澡时,妈妈还会不时喊上几声,催促我快点,不然会闷的。洗澡的时候,还要喝上大半杯水。感觉洗个澡像打仗一样,每次到最后都是意犹未尽,就被妈妈从澡盆里抱起来了。”

  林女士说,现在冬天到了,家人大多会到浴室去洗澡,环境更好了,洗澡时间也充裕了,不过,比起用浴帐来,还是觉得少了点什么,或许是母亲那关切的催促声,或许是那洗澡之前的忙碌……   社区记者 金鑫   

  弹棉花:工具变了温暖未变

                         

              弹棉花已改为机器 江安 摄

  天一冷,弹棉花的作坊就“热”了,今年亦是如此。白天,温州人李长林的棉花机一直转着不歇,晚上,他还要加班到八九点才能歇下来。

  13年前,李长林闯荡到了淮安,开蛋糕房、做弹棉花生意。他开的棉被加工店在市区解放东路富春小区门口,凭着娴熟精湛的手艺,在这个季节,他的店里总是客流不断。

  “我弹5床,中午来拿行吗?”“好,中午来吧!”虽然捂着口罩戴着帽子,但仍能看到李长林眼角露出笑意,他热情地招呼着客人。

  门口等待翻新的被子成堆,店里的被子也码得一人多高了。弹棉花的地方虽然拥挤不堪,棉絮满屋飞舞,但孩子们喜欢来玩,东瞅瞅、西看看,“棉花塞进机器,出来怎么那么厚?”孩子们好奇地问着。

  弹棉花不仅是一项手艺,也是一种文化和一股温暖的生活味道。那时候,弹棉花的背着弯弓、拿着木槌走家串户,为乡亲们弹棉花、做被子,“嘭嘭……嘭嘭……”富有节奏的声响就像一首歌,在乡村、街巷里回荡,特别动听,最能吸引小伙伴们。

  14岁那年,李长林跟着熟人南下云南、贵州,四处帮人弹棉花。那时,弹棉花的技术性很强,劳动强度也大,但效率低,人也很辛苦。李长林说,现在,老家还有弯弓木槌,什么时候他要把它们带到淮安来,挂在店里,“那东西现在算是工艺品了,也是能勾起不少人童年记忆的老物件。”

  现在,因为有了机器,一天弹出的棉被是以前的10倍。可李长林说,无论弹棉花的工具怎么变,弹一床棉被过冬的温暖的味道不会变。  

  社区记者 江安 

  烧煤炉:在延续一种生活习惯

                         

  电磁炉、微波炉、煤气炉……当它们逐渐走进家庭的今天,清浦区城河社区健卫巷的孙大爷却还在用着煤炉。点火的方式一直没变,是用旧报纸或废纸来点,生火时,把炉子提到小巷里,引燃一堆废纸,放到炉膛里,上面放上碎柴禾,慢慢引燃,再放大的木柴条。巷子风大,一会儿就着。大概大半个小时,一壶水就烧开了。

  孙大爷说,上世纪70年代用蜂窝煤,2块钱买100斤,很便宜。那时候一家人就靠煤炉子煮饭做菜烧水。冬天天气冷,烧个炉子还能放在室内取暖,要是孩子们想吃烤馒头片,也可以在炉子上烤着吃。如果外面下了雪,坐在屋里,窗户上一层水气,孩子们在上面写字,玩得不亦乐乎。

  孙大爷说,天气好,就劈木柴来生火烧水,要是下雨,就得用煤球烧水了,“一个煤球5毛钱,能烧四瓶水。哪儿装潢拆下来的,我们就捡回来,劈成条,码放好,想用的时候随时都能用。”

  孙大爷觉得木材比煤球便宜,煤球又比煤气便宜,所以虽然家里有煤气,但9月末,孙大爷还是到新民路上的一家煤球门市买了200多块煤球,放在一个大塑料桶里备用。

  对于老人来说,节俭,就是一种生活习惯。

  在健卫巷里,像孙大爷这样用炉子生火烧水不止他一家。走几步就会看到拿着斧头劈木柴的场景,但出了巷子,高楼大厦和新的小区形成了“包围之势”,似乎在述说着一种时代的变迁。  

  社区记者 金海洋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89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