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末,淮安的天气渐渐冷了下来,寒流不时来袭。大家伙都开始添衣加裤保暖了,不久前刚搬进新园的动物们打算怎样过冬呢?一些来自热带地区的动物们能否适应淮安冬日的寒冷呢?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淮安市新动物园采访发现,新动物园已经打响了今冬动物取暖的“保卫战”。
大象“猛拉”住所空调“环伺” 何弦 摄
鳄鱼在保温房里过冬 何弦 摄
空调、暖气全开,怕冷动物们很“happy”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淮安市新动物园。动物园工作人员称,动物园“一年一度”的保暖工作早就开始了。不过,由于动物们是头一次在新家过冬,许多外地来的新动物更是头一回在淮安过冬,所以今年的防寒保暖工作相比过去略有不同。
工作人员带领记者来到“海洋两栖爬行动物馆”。“别看蟒蛇、鲨鱼、鳄鱼这些动物凶猛吓人,它们可是很怕寒冷的。”
一走进馆中,记者明显感到室内气温比室外高出许多,再瞄一瞄墙上挂着的温度计,竟然有22℃。“两栖动物过冬,既要保温,也要保湿。这里地暖、锅炉加热‘联合’保温早在10月中旬就已经开始。”工作人员指着墙上的温度计和湿度计说。
隔着玻璃,只见两条蟒蛇慵懒地盘在树枝上,一动不动。在其中一条名为“黄金蟒蛇”的屋里,还用白棉被搭了一张“床铺”。“等天再冷的时候,还得给蟒蛇们洗热水澡。”
和蟒蛇不同,生活在水中的黑、白鳍鲨鱼和大海龟正游得欢快,根本没感觉到寒意。记者上前查看水温,发现达到了25.4℃。
同样神情惬意的还有泰国湾鳄。气温一降,它们就不再外出了,全都“躲”进了屋子里,在21℃的恒温下,时而在水里钻钻,时而上“岸”透透气。“鳄鱼在温度低的环境里非常不活跃,它们会自行减少活动量来维持身体热量。”工作人员说。
同样很怕冷的还有灵长类和一批来自非洲热带地区的草食兽及鸟类。“灵长类除了猕猴外,几乎都很怕冷;今年从外地新来的大象、长颈鹿、角马、斑马、河马、火烈鸟等也很怕冷。所以它们的住所里都得用水温空调保温。通常室外气温在10℃以下就要考虑开空调了。”市动物园负责饲养的陈军主任介绍说。
泰国大象“猛拉”如今也不大进园子里散步了,而是更喜欢待在屋里。它的住所里7台空调马力全开,温度保持在20℃。
“大象屋里的温度最低不能低于15℃。”“猛拉”的饲养员李师傅说,“到了天寒地冻的时候,我们会尽量不让它到室外活动。”
盖房、加餐齐备,“内外兼修”防寒保暖
除了通过锅炉、空调等设备帮助动物们取暖,加强动物自身的抵抗力也是防寒保暖工作的重要步骤,这主要靠加餐、加营养来实现。
在大象“猛拉”的日常饮食中,胡萝卜、苹果是必不可少的,而入冬后,饲养员增加了精料的数量和种类,其中特别添加了含蛋白质量高的苜蓿草。“在冬天,我们主要将大象吃的精料多加一半量。现在‘猛拉’每天能吃200斤草、20斤胡萝卜、10斤苹果和10斤精料,还要吃适量的盐和糖。”
灵长类动物也不定期地能吃到平时喂得较少的红枣、猕猴桃和香蕉等。
角马和斑马等较珍贵的新动物原本被放养在室外,为了帮助其御寒,动物园最近又为他们新建了保温房,精料的喂养量也提高了,还加进了玉米面、豆粕等物品。
相比之下,猛兽类在寒冷天气里依旧“笑傲江湖”。虎啸岭上,身强力壮的东北虎们淡定地在园中散着步;熊馆里,三只小黑熊顽皮地展开了爬树比赛,开心地打闹在一起。不过,虽然猛兽类不太怕冷,工作人员还是不敢掉以轻心。东北虎的食物中,牛肉的比例加大了,而小熊们则每天在吃钙片、奶粉和鸡蛋。考虑到冬天地上的湿气可能会导致它们患上关节炎,细心的工作人员在它们的笼中铺上了睡觉用的木板,笼舍的铁门也全都用铁皮封了起来。
不过,头一年帮动物们在新园过冬,很多没有遇到过的新情况让动物园的工作人员们挺伤脑筋。“棕熊到了冬天爱打洞冬眠,结果熊馆的草地上被一连打了好几个洞,现在我们干脆用水泥把地填平了。”熊馆饲养员乔师傅说。
而最让陈军头疼的是,由于缺乏一些新引进动物的饲养经验,对其耐寒程度把握不准,“现在只能密切关注,见机行事。”另外,一些容易受惊吓的动物心怀疑虑不肯进入“保温房”。“比如金刚鹦鹉,保温房的门开着,它就不进来。”陈军说,“天气越来越冷了,我们打算实在不行,将其抓捕进屋。”
谁说动物省心?一园子这大大小小、老老少少要过个冬,还真不容易!不过,陈军表示,过去老动物园的动物种类少,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冬季的保暖条件不够,现在,随着新动物园的建立和发展,动物种类将不断丰富,动物们的家也会越来越温暖舒适。
晚报记者 何弦 陈哲
通讯员 董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