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习俗 光大有度
“淮安的很多习俗,体现这方水土长期以来的民风民俗,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的习俗被渐渐淡忘,有的却还依旧被沿袭,对待这些习俗,我们要区别地去看待,也要依据实际情况去执行。”淮安民俗专家陈瑾这样评价道。
比如淮安人喜欢将药渣倒在路面上,陈瑾称这样做的本意是病人家属希望通过路人对药渣的踩踏,将病人的疾病带走,这是一种表达美好意愿的方式,但从目前的城市状况而言,这么做显然有违公共卫生环境。再则像淮安喜宴上普遍可见的对公公和儿媳妇的闹腾,陈瑾认为这也是不文明、不严肃的,甚至会引起办喜事主家的极度反感,“对于这一习俗的由来,有文字记载的可能是明清小说中的描写,比如《红楼梦》中就有相关记载,但这一‘图热闹’的行为毕竟不登大雅之堂。考虑到在淮安‘受众’众多,因此一个机智的婚礼司仪就很起作用了,他们可以巧妙地化解这一尴尬。”
对于另外一些习俗,陈瑾则认为可以沿袭的情况下保持一个“度”。“比如淮安人搬家讲究在半夜,取‘越搬越明’的好寓意,当然这样的习俗也是和淮安人内敛的性格有关——有钱人不愿露富、贫穷者怕家贫遭人笑话,因此大家都选择在半夜时分悄悄地搬家,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半夜搬家大肆放鞭炮,不仅和这一初衷有违,而且严重干扰到周围的邻居。”
但像一些好的习俗,如捡起遗失的童鞋,挂在树枝上待失主寻找,陈瑾则大力赞扬,称这不仅体现淮安人好的品格,而且在物质丰富的当下仍有它的现实意义,应继续弘扬。
习俗如何沿袭,文化如何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它必然会发生一些变化。去其糟粕,留其精华,习俗的沿袭也是这样。不管是何种习俗,应掌握一个“度”,任何事情过了头,都会适得其反。
晚报记者 潘晓晔
关于“喜与乐”的那些习俗
喜老爹与儿媳被“暧昧”过了头
喜老爹扛着一个耙子,用嘴巴叼上一片西瓜,送到儿媳妇嘴里。儿媳妇也不含糊,叼起一个圣女果,口对口地交到喜老爹嘴里……在一次婚宴上,满女士就遇到了如此场景。
满女士说,前段时间,应朋友之约,她去生态园参加了一场婚礼。婚礼仪式开始后,舞台上站着漂亮的新娘子,但并没有新郎庄先生的踪影。大厅的灯光暗下来之后,庄先生的爸爸扛着一个塑料的耙子,出现在了聚光灯下。这位喜老爹身穿唐装,扭着秧歌来到了舞台上。他抄起耙子,在舞台上一下下耙着。
这时,婚礼主持问喜老爹,“你这是在耙什么呢?”喜老爹笑着说,“我在耙草啊。”主持人反问,“舞台上哪有草啊?”闻听此言,喜老爹装做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我是在‘扒灰’。”此言一出,台下顿时笑成一片。
接着,喜老爹围着儿媳妇绕了几圈,用嘴巴叼下了盖头。根据事先的安排,礼仪小姐送上了水果盘。在婚礼主持的招呼下,喜老爹叼起一片西瓜,送到儿媳妇的嘴里;儿媳妇则如法炮制,将圣女果递到喜老爹嘴里。此情此景,彻底笑翻了台下的宾客。毕竟,不是每一场婚礼都能看到如此开放搞笑的互动节目。
满女士说,事情还没完。接下来,婆婆在前,喜老爹背着儿媳妇紧随其后,新娘子的哥哥跟在最后面,几个人走下舞台,边走边扭,围着坐席绕了一圈。
满女士说,这种闹法,虽然现场很欢乐,但是细细想想,还是觉得过了头,甚至有点恶俗。“但是,话又说过来,每个人的承受能力都不一样,说不定人家就喜欢这样,就图个热闹欢乐,这也无可厚非,毕竟这也没有伤害到别人的利益,或者带来不好的社会影响。”
晚报记者 李吉华
拦婚车 给的少了他不干
刘师傅是市区一家婚车租赁公司的驾驶员,经常陪着新郎官迎亲。对于拦婚车,刘师傅遇到过不止一次。“大部分是女方家安排的,热闹热闹,男方家发几条喜烟、几包喜糖就算了,没人当真的。”
拦婚车 吴伟 摄
刘师傅说,今年5月,他陪李先生迎娶新娘,新娘是淮阴区人。李先生的迎亲车队浩浩荡荡地到达新娘葛女士家所在小区。葛女士家在一条四五十米长、三四米宽的巷子的尽头,“到巷子口了,前面的车子突然不走了,我就下车去看,好家伙,当时就乐了,巷子一侧横向摆着十几辆电动车、摩托车,车子进不去了。旁边一大群小伙,笑嘻嘻地索要红包。”
好在李先生家早有准备,男方家一位主事的赶紧拿出七八个红包一一递过去,又递上喜烟和喜糖,收到红包的小伙又笑嘻嘻地挪开电动车、摩托车“放行”。
回去的路上,刘师傅得知,原来这次拦婚车是女方家特意安排的,事先已经告诉了新郎官要准备红包,“看上去每个红包里也就几十块钱,主要就是热闹热闹。”
刘师傅对这样的“拦婚车”还是很赞同的。“大喜的日子,这样一闹,女方家才有面子啊,要是气氛冷冷淡淡的,男方家可能觉得女方与邻里之间处得不好呢,关系好的才去闹呗。”
但也有让刘师傅印象深刻的拦婚车。“最担心的就是在路上遇到陌生人拦婚车的,有的给少了,还不让走,弄得新郎官很尴尬。”
刘师傅说,今年8月的一天,他陪新郎官赵先生去迎亲,到达离新娘梁女士所在的村子还有两三里路时,路边有七八个村民在打牌。“不知道谁先看到我们的迎亲车队,一起哄都站起来拦住去路,一听说是邻村的姑娘要出嫁,都说认识,要喜烟抽。”
赵先生没有料到,迎亲路上会有陌生人拦婚车,他只好把一条喜烟递给他们,没想到对方嫌少,赵先生家人只好再拿出一条给他们分了,这些人才让车队通过。
还没到女方家,两条喜烟已分完,赵先生担心到女方家不够用,又特地到附近商店买了几条同品牌的香烟。刘师傅说,看得出来,赵先生感觉有些不高兴,但又不能明显表现出来。
对这样“浑水摸鱼”的参与者,刘师傅说,主家一般也不会太较真,“婚礼当天,主家一般都忙得焦头烂额的,能做到不让亲家一方挑理就不错了,谁还真计较这些事。”
一家婚庆公司的负责人王先生认为,不管是闹洞房、拦婚车、闹婚礼,参与者的初衷都应该是向一对新人表示祝贺。“这是咱老辈传下来的,但不管怎样,要适可而止,把握分寸,千万不要把好好的习俗弄成恶俗,毁了人家的婚礼。” 晚报记者 李传芝
半夜搬家 鞭炮惊醒梦中人
“前些天就有人搬家放鞭炮呢,好像凌晨4点多吧,睡得正好,忽然就被鞭炮和冲天炮吵醒,后来问了邻居,知道是有人搬家,邻居也是被吵醒的。”家住淮海花园的纪女士说,搬家的时候,应该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
“搬家一般会在凌晨三四点,代表‘半夜搬家,越搬越亮’的说法。搬家人先在新房门前用小炉子生火,代表新生活红红火火,然后在新房各个门口走走转转,才能将新家具搬进新屋。”在淮海花园小区,一位晒太阳的老爷爷为记者讲着淮安当地人的搬家习俗,“不仅生火,还要不停放炮仗,图吉利,还要在门口准备万年青,表示生活万年长青,家里还要煮豆腐代表‘福’,还要买活鱼代表生活有余……”这位老爷爷不停地向记者介绍着。
家住西园小区的严女士对记者讲起一年前自己搬家的经历。她回忆说大概是在凌晨,也放了会儿炮仗。“搬家时这些不一定都要讲究。”严女士讲,但是父母很看重这些,就顺着父母的意思了。
一位在大运河文化广场散步的市民说,“现在大家买房子不容易,一辈子也搬不了几次新家,搬家是值得庆贺的一件事,这种心情大家都能够理解。我们要互相为对方考虑,搬家时燃放鞭炮最好短一些,或选择在早晨燃放,以免影响他人休息。”
晚报记者 樊兴博
关于“哀与愁”的那些习俗
办丧事 高音喇叭助悲伤
小郑是一名来淮工作的外地毕业生,租住在市郊某小区。“淮安这边环境挺好,人也不错,就是有些习俗我不大理解。”他说。
小郑租住的小区属于拆迁安置小区,老年人比较多,办丧事时的吹吹打打自然也多些。“您说办丧事吹吹打打就吹吹打打吧,为什么要用高音喇叭放出来呢?家属哭也就哭吧,为什么也要用高音喇叭放出来呢?”
小郑曾在网上发帖反映此事,大多数网友表示,“死者为大”,“碰上这种事,忍忍就算了”。
陈大爷是小郑的邻居,今年七十多岁,是个地地道道的“老淮安”。对于小郑反映的问题,他竟也表示同意:“唉!人在的时候好好孝顺就行了,人不在了拼了命地折腾,吵得别人睡不好觉。”
王大妈住在他们隔壁一栋楼。对于小郑提出的问题,她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有什么打扰不打扰的!”她称,听到别人家办丧事,即使和对方完全不认识,她也能够给予充分的理解,丝毫不会觉得声音太大吵到自己。她表示,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就不会觉得吵了。“别人家人都没了,吵一点算什么!人不是都有那么一天嘛!”
淮阴师范学院社会学系主任赵海林博士认为,办丧事时吹吹打打作为一种风俗本身无可厚非,尤其当它发生在农村的时候。因为农村左邻右舍很多都沾亲带故,听到哀乐大多会以吊唁的方式参与丧事其中。但城市中因为人和人之间的陌生化,产生了“他家的丧事与我无关”这样的问题;随着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很多人产生了私人空间的概念。赵博士说,处在城市中的人继承习俗的时候,应当考虑到这个特定的环境。 晚报记者 傅停停
倒药渣 请把我的病带走
前天晚上,清浦区一小区居民陈女士值夜班回家较迟,路过小区路中央时由于实在看不太清楚,踩到了中药渣子。
陈女士回到家后,听家里的老人说,在淮安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喝中药的病人将药渣倒在路上,是寄希望于过往的行人把疾病带走,踩的人越多,病就好得越快。
采访中,记者发现,对于“倒药渣”这一行为,许多市民很反对。市民黄女士说:“稍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规律,如果说别人踩到药渣就能让喝中药的人康复,那我们生病就不用花钱去医院啦。”
记者就“倒药渣”这一做法,采访了淮安市中医院的副主任医师刘永涛。刘医师告诉记者,“倒药渣”行为是有来历的,“传说三国时代的名医华佗路过一户人家时,无意中看到了这户人家门前的药渣,于是他根据药渣成分推断出了病人的具体病情,并根据病情给出了自己的药方,病人不知道华佗是名医,吃了他开的药,很快好起来了。”刘医师说,于是后来民间就有了“倒药渣”这个做法,好多人渐渐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主要是希望病早点好起来。
但对于“踩药渣,带走疾病”之意,刘医师说,没有任何中医理论依据。“病人及其家人的迫切期盼可以理解,得了病还是要到医院来诊治,通过科学的治疗方法恢复健康,将药渣倒在路上,只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污染,不会对治病有任何帮助。” 晚报记者 吴頔
通讯员 申琳琳
“夜哭郎”行人君子念三遍
“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行人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近日,记者在淮安火车站附近的一个公交站台上看到这样一张纸。对一些老一辈人来说,小孩夜间哭闹,他们会采用这种在大路上张贴纸张的方式。
夜哭郎 李芳 摄
正在站台等车的一位大姐看见后笑了,她说:“肯定是有小孩夜里不睡觉光哭,家里老人贴的。”这位大姐解释,当碰到小孩夜间哭闹,不好好睡觉的时候,家长就会找一张红纸,用毛笔写下这句话,贴到人多的地方。还有的写着“小儿夜哭,请君念读。小儿不哭,谢君万福”,总之就是表达希望小孩夜里不要哭的意思。据说,过往行人念的次数越多,小孩晚上就睡得越踏实。她小的时候,也看过别人家贴这个。“小孩睡不好肯定要看医生啊,贴这个估计也就图个心理安慰吧。”
有经验的父母知道,小孩夜哭是有原因的。已有两个孩子的赵女士说,一般情况下,宝宝夜里不睡觉哭闹的原因是因为缺钙。其它诸如没吃饱、病了、尿了、太兴奋了等等都可能是孩子夜里不睡觉的原因。“如不放心,应到医院请医生看看,光在路上贴这个有什么用?”
记者采访了一位儿科医生,他说,一些孩子出现夜间哭闹的现象是因为缺乏微量元素,导致晚上睡不安稳,需要补充钙和维生素D。医生告诫:“一定要正确看待小孩夜间哭闹,及时去医院检查。”
晚报记者 李蓉
关于“善与美”的那些习俗
挂童鞋 高高挂起看得清
晚报讯 市民陈先生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他向记者讲了这么一件记忆中的事情。“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我奶奶他们那辈人,总会把别人遗失在路边的童鞋捡起来,再高高挂在路边的树枝上,以方便丢失东西的家长回头寻找。”陈先生若有所思地说,“但是现在在淮安的街头已经很少能看见这样的景象了,大多数情况下,大家面对丢失的童鞋不理不顾,任由它们最后被扫进垃圾箱。”陈先生认为,捡童鞋并挂在树枝上方便失主寻找的习俗,是淳朴善良节俭的老淮安人的一个流传已久的好习惯,虽然现在物质条件丰富了,但他觉得依旧有保存下去的必要。
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戴奶奶,也有着和陈先生相同的记忆。戴奶奶的孩子出生于七十年代,当时作为年轻母亲的她,就时常把在路边发现的童鞋捡起来,并高高挂在路边的树枝上,或是放在附近的高台如消防栓上,以便于他人寻找。“一双小鞋如果丢了一只,整双就没用了,多可惜。”其实就在数日前,在偶然路过市区人民南路的时候,记者就在清晏园附近的行道树上,看见过这么一只被人挂着的小童鞋。但世事变迁,如今会这么做的淮安人已经很少了。
家住淮海第一城的朱女士是“80后”,同时也是一位3岁幼童的母亲。她说自己曾经在用童车推着孩子外出时,遭遇过孩子将小鞋蹬落的情况。“当时没发现,事后也没在意,一双小鞋子犯不着回头再找,重新买一双就是了。”事实上,朱女士的观点代表了很多淮安年轻人的想法。但也有不少四十多岁以上的市民认为,对于淮安人的这种习俗,应该继续鼓励并提倡,因为这体现的是淮安人优秀的品德和传统。
晚报记者 潘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