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

首页>地方频道>淮安>社会

那些被淡忘的端午民俗

      又到一年端午时。端午,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国人过端午节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但现如今,在很多人的眼里,端午节已经简单地沦为了“粽子节”。端午节离不开吃粽子,但这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可不只是吃,它的意义在于精神层面。晚报连续两年举办端午文化节活动,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粽子背后的端午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今年,我们如何悠游在粽香四溢的端午文化中呢?

  让我们一起来回忆那些有点被淡忘的端午民俗吧!

      策划 社区记者 金海洋

                           

              端午时要做这样的娃娃 金海洋 摄

  前挂鸭蛋后背“娃” 拖着蛤蟆疯跑

  扣绒线,背小布娃娃,拖着癞蛤蟆疯跑……出生于1942年,老家在淮阴区码头镇上的毛凤岭老人回忆起了他儿时的端午节。

  毛老先生还记得,小时候一到端午节前,母亲就要给六个孩子准备端午礼物。印象最深的是母亲做的虎头鞋和两个手掌大小的布娃娃。布娃娃肚子里塞的是晒干的艾草。

  端午一大早,虎头鞋、布娃娃、鸭蛋和粽子就摆了一桌子,母亲会把毛凤岭抱在板凳上,穿上威风的虎头鞋,脖子上挂上鸭蛋和粽子,两个小布娃娃挂在后面,这时,爸爸提着一只癞蛤蟆走过来,把栓着癞蛤蟆一条腿的绳子交给他,让他拖着玩。

  长大了,毛老先生才知道这些风俗都是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心心念念。虎头鞋是希望孩子能像个小老虎一样成长,百病不侵;布娃娃是替身,寓意要是孩子有啥病痛,就让这两个布娃娃代替了;拖癞蛤蟆也同样是希望孩子不受疾病的侵扰。毛老先生还记得小时候听大人说,端午这天,癞蛤蟆因为怕被人找到,都躲起来了,所以大人们都会提前几天找好癞蛤蟆。他当时好奇,曾在端午节那天找了一个上午,竟然真的没有找到一只癞蛤蟆。

  除了这些风俗,端午当天附近的集镇上锣鼓声也会早早传过来,热闹的庙会也开始上演。等挂好布娃娃、鸭蛋和粽子,穿戴整齐,大人们会带着他一起去逛庙会。庙会上人头攒动,唱戏的、玩杂耍的、顶大鼎的,这些都成了他儿时端午的快乐记忆。

  毛老先生有些感慨,现在的端午,气氛似乎淡多了,很多端午民俗都被淡忘了。他笑言,要是时光能倒流,自己倒是蛮想在童年的时光中老去。  

  河溪洼前采芦叶 房前屋后拔艾草

  与现在买芦叶和艾草不同,今年34岁的刘琴,说她儿时过端午都是到家前屋后、河溪洼前采摘的。

                           

                刘琴在采菖蒲 金海洋 摄

  刘琴是一名社区工作者,老家在淮阴区刘老庄。她记得小时候家前屋后长着各种树木,艾草和不知名的草杂植其间,每到端午前后,左邻右舍在家门口就可割到艾草,她也会和兄弟姐妹几个挎着篮子、拿着镰刀去割艾草,“艾草的清香味很浓很浓。”

  割好了艾草,兄妹几个会结伴到家前屋后的大洼里或河溪边去劈翠绿的芦叶。绿油油的芦叶映着清清的溪水,可以清晰地看见水中小鱼游来游去。有时他们还会在芦荡里发现鸟窝。

  割了艾草,还要采一些菖蒲回家,把它们捆扎起来插在家里的门上。而用艾叶水给孩子们洗澡则是大人的事,他们只要坐等妈妈调好了水,然后洗个带着一股青草味的澡。

  只是,这些儿时的记忆现在回想已如画中。家乡的河溪不在了,采摘也变成了在市场上购买,虽然方便了许多,但那种与自然亲近的快乐少了许多。

  现在的刘琴,有时会带着女儿到古黄河边去看那无尽的芦荡。一片葱绿中,泛出淡淡的叶香。

  包粽子全家团圆 各式各样花样多

  三角粽,锥子粽,虎头粽……各式各样的粽子,这是儿时的端午节给罗春红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罗春红小时候家住水渡口附近,现在住在承德路小学附近的清拖南院宿舍区,做粽子生意。她记得小时候的端午节包粽子都是全家一起来,只是各人分工不同。孩子们去摘粽叶,大人在家里淘米。包粽子时,大人们一边包一边教,自己慢慢也就学会了包粽子。

  那时的粽子样式也很多,虎头粽、三角粽等不下十多种,但现在大多只包小脚粽了。之所以有些变化,是因为小脚粽的包法比三角粽更简单。其他像虎头粽、锥子粽等,现在不少人家嫌麻烦也很少包了。

  变化的还有粽子的煮法,罗春红说,以前大多是用煤炉或是烧木柴的锅,现在则大多用高压锅或是电饭煲,煮粽子的时间也比以前要快得多。

  罗春红说,总结起来,过去端午包粽子更多的是一种家庭成员之间拉近彼此关系的交流,而且,那时的生活节奏慢悠悠的。现在大家都很忙,追求的是一种效率。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48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