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

首页>地方频道>淮安>社会

何必非要在学历上“查三代”?

      ■庞书纬

  每年五六月正是高校应届毕业生为求职“冲刺”的时节,据媒体报道,顶着北京某名校硕士、博士和系学生会主席的头衔,毕业生韩某不仅没有在北京找到心仪的工作,甚至没能在省会城市立足,一个重要原因竟是她本科并非“985”“211”名校毕业。

  上述现象并非个案,据北京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干事张某介绍,在近几年用人单位面向应届硕士、博士生的招聘启事中,有“本科非‘985’‘211’高校不予考虑”之类条款的,至少占到四分之一。

  一名学生本科能进入名校就读,只能说明其中学阶段成绩优异,并不能保证其在之后的学习、工作中“一路领先”。事实上,名校学生荒废青春者大有人在,而普通高校学生励志成才者也非凤毛麟角。

  然而一些用人单位对学历“查三代”的做法,无疑给励志上进的年轻人当头一盆冷水,甚至向社会传达了“出身论”的“负能量”。另外,即使“根红苗正”的名校毕业生,其在工作中的实际能力如何,也有待实践检验。毕竟校园与社会存在巨大的差别,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是成才的关键。

  对不少用人单位而言,之所以在学历上“查三代”,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多,应聘者随之增加,导致人事部门应接不暇。然而记者认为,提高应聘门槛的方式很多,比如对求职者在校期间取得的荣誉、社会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以及其他专项技能等做出要求,至少比在学历上“查三代”合理得多。

  学历“查三代”当休矣,否则可能让许多重要岗位,被高分低能的人所占据。而真正有能力、肯上进的青年,却可能会因为英雄无用武之地,最终泯没于众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93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