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

首页>地方频道>淮安>社会

别让“花朵”在水中凋谢

      随着夏季的到来、暑假的临近,游泳戏水的中小学生越来越多。游泳在带来快乐和清凉的同时,也严重威胁到未成年人生命安全。有媒体称,游泳溺亡已成为中小学生的“第一杀手”。然而,过去多起溺亡事件却没有让悲剧停止。而雨季和汛期的到来,也给夏季溺水事故的发生增加更多危险的因素。那么,我们该如何去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让“花朵”们能够健康平安地成长?

  □晚报记者 彭智

                          

                  阳光湖畔的警告牌,类似的标识在市区水体附近时常能看见。彭智 摄

  记者调查:

  游泳安全教育重视度不够

  近期,全国各地频发未成年人溺亡事故,为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出紧急通报,网友也在微博和论坛上呼吁社会力量共同关注学生游泳安全教育的问题。

  “每年夏季,特别是学生放暑假期间,就常听到、看到此类报道,每一次惊悉此类消息,我的心里都会倍感沉痛,婉惜那些正直豆蔻年华的少男少女,就这样过早的凋谢了。”网友“好人一生平安”在淮安本地论坛中发帖称,“看到这样的报道谁不为之痛心,可想而知,外人尚且如此,这些孩子的父母、亲人们更会痛楚百倍、千倍、甚至于万倍。”

  为此,“好人一生平安”呼吁:“为这一人间悲剧不再发生,我呼吁动员全社会一切力量,以政府为主导,各个社会团体及学校、家长都应立即行动起来,做好学生的游泳安全教育,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对此,教育部也是频频发通报强调安全。“在全国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期间,尽管已三令五申,仍接连发生多起学生溺水事故,造成重大学生伤亡,暴露出一些地方和学校安全工作仍然存在漏洞。”在6月23日的紧急通报中,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务必迅速行动起来,切实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

  而记者在对学生的随机采访中也发现,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游泳安全教育重视度不够。

  “知道去游泳应该注意哪些安全规则吗?如果有人掉池塘了你会怎么做啊?”面对记者抛出的一连串问题,学生们纷纷摇头表示不知道。

  “放假的时候老师说,暑假期间要注意安全,还发了家长书。但是如果同学掉池塘了,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上小学三年级的庄同学说。“老师只是叫我们注意安全,怎么注意游泳安全倒没有说。”一位刚参加完期末考试的高二学生表示。

  “告家长书学校每年都发,我哪有时间看啊,只是叫小孩子出门不要乱跑。”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她自己对游泳安全知识也不是很了解。“落水了我都不知道怎么救人,怎么教孩子啊?不就是跳水里把别人拉起来吗?”

  通过采访记者发现,学生和家长们大多不知道游泳具体应该注意哪些安全事项,更不知道在溺水事故发生后应如何去自救或救人。

  专业救生员:

  未成年人不要在野外游泳

  那么,在游泳时,人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以防止溺水意外的发生,而又有哪些地方是事故多发地段?

  淮安游泳馆副馆长、国家注册游泳救生员王泳说,在室内正规游泳馆游泳时,只要遵守规定、服从指导,一般比较安全,而在野外游泳危险系数就很高。

  “根据水域地形来看,水库、马路边、建筑工地取土处等人工池塘及坑洼地段危险系数较高,这些地方多成‘V’字形,水岸急陡;天然河流河床虽较平缓,但不乏水急、漩涡多、淤泥深、水草多的情况。”王泳说,发生溺水事故的地方多数在农村、乡镇的野外池塘与河流,未成年人不管会不会游泳,坚决不要在野外游泳。

  “首先要掌握水质、水底、水深情况,同时带好救生装备,比如救生圈、浮板、充气轮胎等;可以在空地放提示物品,比如衣服鞋帽,以便让溺水者能及时被附近人员发现;下水前要使全身关节和肌肉活动开,防止下水后肌肉抽搐;儿童下水要有成年人陪伴;应区分深浅水区,不能贸然从深水区下水;不能在同伴毫无准备时推人入水,以免呛水发生意外……”王泳以多年救生经验,告诉人们如何防止溺水。

  他还建议,即使是在正规游泳馆游泳,也要注意,剧烈运动后不要下水,不然容易引起抽筋;不能在池中潜水或跳水,泡水中不宜超过一个小时,否则容易引起腿脚发软而跌倒;如果发现抽筋现象,不要慌张,应大声呼叫等待救援。“如果一旦发生意外,不建议未成年人直接下水救未成年人,而应该用木棍或浮板救人。”

  医务人员:

  每个人都应学点急救常识

  除了进行游泳安全教育和采取防止溺水的必要措施,万一同伴意外溺水,身边人该如何从专业的医学角度救助溺水人员呢?

  市第二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护士长许艳告诉记者,发生溺水事故后,时间最宝贵,同伴一定要沉着冷静,分清施救步骤。“最先要做的就是对溺水人员进行控水,把水控出来了溺水人员才能呼吸,不管有没有心跳,这是首先要做的。”

  许艳说,施救先后次序很重要,“如果溺水人员身边只有一个人忙不过来,则要先打120呼救,再进行控水,一边等待救援,一边采取措施。”许艳介绍,施救人可采用两种控水方法,“一是让溺水者腹部趴在施救人员弓步状的腿上,抠出其口中的淤泥和杂草;一种是将脚倒提,扛在肩上控出腹中的水。”

  “控水后要采取心肺复苏术,首先要判断溺水者的意识状况。通过大声呼叫或摇晃,看溺水者是否有反应,通过凑近鼻子、嘴边,感受是否有呼吸,以及摸颈动脉,看是否有搏动。此外还要开放气道,昏迷的人常常会因舌后坠而造成气道堵塞。这时施救人员要将患者置于平躺的仰卧位,跪在患者身体一侧,一手按住其额头向下压,另一手托起其下巴向上抬,标准是下颌与耳垂的连线垂直于地平线,这样就说明气道已经被打开。如患者无呼吸,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两次,然后摸颈动脉,如果能感觉到搏动,那么仅做人工呼吸即可,平均每分钟完成12次。”

  许艳强调,“心脏跳动停止者,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心肺复苏术,在8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心脏救生,复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关键。如果患者一开始就已没有脉搏,或者在人工呼吸进行一分钟后还是没有,则需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如发现有搏动即可停止心肺复苏,尽快把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天有不测风云,每个人都应学会并掌握一些急救知识。当自身或他人生命受到威胁时,运用心肺复苏术及时、正确处置,就有可能幸免于难。”对于人们对急救常识极端缺乏的现状,许艳表示出了担忧。她希望有单位或部门能与医院合作,对大家进行宣讲和普及,以便人们可以在等待救护车来的这段时间内很好地开展急救行动,为挽救生命争分夺秒。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52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