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各式各样的夏令营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英语训练营”、“潜能激发营”、“科普夏令营”、“北大清华励志之旅”……盼望子女成才的家长们纷纷“慷慨解囊”,希望孩子能有所收获,得到锻炼和成长。然而,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名目繁多的夏令营不仅鱼龙混杂、缺少规范,让人难辨真伪。一些夏令营组织者一味追逐暴利,更是背离了夏令营的本义。
□晚报记者 陈金鑫 实习生 张令军
少儿图书馆门前,某教培机构开设的暑期科学实验班广告。陈金鑫 摄
1 纯公益?夏令营也是好生意
夏令营最早起源于美国。上世纪90年代,当夏令营在中国起步时,它原本为纯公益性质,多由学校主办。然而到如今,纯公益性的夏令营则越来越少,各种商业性夏令营层出不穷。
记者通过走访发现,淮安市面上的夏令营大致分为旅游类、培训类和游学类三种。旅游类多由旅行社组织,有着夏令营的“名”,却无夏令营的“实”,不仅对象并非仅限于学生,行程也与一般旅游线路差别不大。而后两种多由教育培训机构推出。
据了解,一些学校并不十分愿意在假期里组织活动,原因是“怕摊上事”。“组织夏令营当然是好事,但出了事学校要担责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名在重点小学任职的知情人表示。市少年宫一位负责人也告诉记者,少年宫曾经组织过励志夏令营,但后来停办了,原因也是“怕担责任。”
当社会办学机构成为承办夏令营的主体时,以牟利为目的便成为了必然。学校不愿意接手的夏令营,成了社会办学机构眼中的“香饽饽”。
记者在一份教育培训机构的夏令营宣传单上看到,这个名为“圆梦北京,动感军营”的为期五天的夏令营项目收费2880元,被宣传为“一次增长见识,开拓视野的旅行!一次激发潜能,启迪心智的经历!一次催人奋进,感受真爱的人生体验!一次效果持久,终生受益的成长课堂!”其内容有军营体验、游览北京名胜、清华生活探秘、参与央视节目录制等。号称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领袖风采,提高孩子的情商综合素质,并有专业的带队老师,可以为孩子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但关于住宿和伙食标准,以及每天具体的日程安排却只字未提。
随后,记者以学生家长名义来到该培训机构做进一步了解,工作人员给记者看了一份更为具体的内部方案。里面提到,学生们住在部队营房,8-12人一间,吃的多为部队和高校提供的自助餐。记者还注意到,所谓的与学生同吃同住的带队老师其实就是首都高校的大学生。联想到一到暑假,在北京高校论坛上就频繁出现的招聘夏令营兼职生活老师的广告,此类夏令营的安全与质量就不得不令人担忧。
“真的是暴利,类似的项目,我们1000多元就可以做了。相比教育培训机构的夏令营,旅行社除了要受到多个部门监管,还要与客户签订正规合同,详细约定每天的行程和食宿标准。”一名旅行社老总告诉记者,他们以前也曾推出过夏令营项目,但却因敌不过培训机构而败下阵来。“旅行社推广夏令营需要大量投入,而培训班手上有着现成的大把学生资源。”
此外,通过电话咨询,记者发现,上述这家来自北京的教育机构,还有更为“奢侈”的游学项目,如悉尼英语夏令营收费25800元,澳大利亚青少年领导力夏令营收费30800元。
2 没人管?开办夏令营“零门槛”
夏令营遍地开花的现象背后是开办夏令营的门槛之低。
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家长在报名时并不清楚培训机构举办的夏令营是否符合资质、师资是否过硬。“大家都报,也就跟着一起报了”,这是记者听到最多的说辞。
那么,组织夏令营是否需要资质?记者在采访了相关单位后发现,对夏令营的管理目前还是一片空白,没有任何部门进行审查和监管。而该归哪个部门管,谁也说不清。
记者首先来到工商局。工作人员表示,夏令营的本质是社会公益活动,不带盈利性质,不在他们这里登记。“文化培训类的行政许可由教育部门颁发,技能培训类由劳动部门颁发。” 记者随后又来到教育局,该局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处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夏令营的管理也不归他们负责。“办学资质归教育部门审核,至于夏令营,则属于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只要确保安全,内容积极向上,教育部门都是允许的。只要相关机构具备办学资质,且收费经过物价部门核准,就可以开展夏令营活动。”该负责人强调,教育部门目前正在对教育培训市场进行调查统计,即将对违规办学机构进行惩处。
而物价部门则告诉记者,依照相关规定,合法的培训机构的收费项目应当在物价部门进行备案,但事实上,部分合法的办学机构并未在物价部门备案收费项目,至于违规办学的,也就不存在备案一说。“仅仅依据《价格法》,对培训机构约束力较弱。”物价局工作人员表示。
记者了解到,2004年国家曾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组织各类冬令营、夏令营,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形式。但这一“重要形式”如何去管,由谁去管,至今仍没有个明确说法。
3 去不去?家长意见不一
夏令营该不该去?“天价”夏令营值不值?
通过对学生家长的采访,记者了解到,一些家长对夏令营不是很感兴趣,觉得意义不大,但也有家长表示支持,认为过集体生活能够培养孩子的品格使他们得到锻炼。
市民张女士的儿子就读于淮师附小,这个暑假,面对班上绝大多数同学选择出游,张女士的儿子小轩也坐不住了,嚷着要妈妈给他报名。“我想,暑期夏令营基本就是让孩子出去开开眼界,顺便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就给他报名了。他们这次活动有老师带着,我比较放心。”张女士说。
这是即将读三年级的小轩第一次参加夏令营,对于夏令营的游戏活动和3D电影,小轩充满期待。尽管小轩的夏令营地点在宿迁,只需一天就可以回来。但在他临行前,张女士还要百般嘱咐。她表示,对于眼下的名校夏令营热,孩子不会参与进去。“我还是希望孩子在淮安附近,去远了会担心的。此外,夏令营的花费对于双职工家庭来说,也是笔不小的开销。”
刘先生的儿子小桐从没参加过夏令营,虽然每年都会接到暑期夏令营的宣传单,但刘先生总是“无动于衷”。
“儿子从没参加过夏令营,也不打算去。”在刘先生印象中,夏令营就是一群孩子出去玩。他说,儿子小桐马上就要上六年级,明年就要参加小升初考试,学习应该放在第一位。刘先生已经帮小桐报了暑期辅导班,这个暑假小桐将会有一个月时间在课堂上度过。此外,安全问题也让刘先生很不放心。
刘女士的女儿在一所市重点小学就读,两年前她参加过赴韩国的修学游,此类夏令营通常由江苏省教育厅下属的苏教国际组织。“挺正规的,在学校发的通知,需要家长签字,报名参加的家长还要到学校开会。”在为期6天的行程里,刘女士的女儿参观了韩国的小学和家庭,游览了青瓦台,感受了韩国的民族文化。
“和纯旅游不太一样,是针对小朋友的。去一次很贵的,要5000多块钱呢,船费、住宿、伙食费、保险都在里面。”刘女士说,因为价格贵和担心安全,去的人较少,50个人的班才去了3个人。
“其实现在的孩子挺孤单的。”刘女士说,现在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作为家长,她希望能有好的夏令营让孩子参加。
刘女士还告诉记者,她个人觉得夏令营对孩子还是很有帮助的。为此,她举了个例子,“韩国是个十分重视礼数的国家,女儿在那里看到小朋友为长辈拿鞋,回来后也学样主动帮爷爷拿鞋,但没多久就‘打回原形了’。”她认为,教育是个长期的过程,不能说去过一次就能改变什么,但总之会有些帮助。“将来有机会还会让孩子去。”
4 怎么选?家长应擦亮眼睛
对于鲜有机会走出家门的孩子们来说,或许每一次夏令营体验都会终生难忘,但我们不应忽视,什么样的夏令营才真正合适孩子。
“当下,许多家长热衷于把孩子往外送。形式各异的夏令营,其实是利用了父母的焦虑心理。父母希望孩子通过体验,能学到一些东西,做出一些改变。”淮阴师范学院心理资讯中心副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任燕表示,种类繁多的夏令营令人眼花缭乱,家长首先应搞清楚参加夏令营的目的是什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能通过夏令营把孩子的兴趣爱好与成长目标结合起来。报名前要与孩子多沟通,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夏令营。”
任燕还建议,家长应尽量选择经过教育部门许可的有资质的正规办学机构,尤其是口碑较好、有多年运作夏令营经验的办学机构。除了办学机构的资质,还要看师资力量,是否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和生活辅导员,以及具有专业背景的教练。此外,还要看硬件设施,学习和住宿条件,以及是否安全。“父母不在身边,对孩子来说,好的辅导员和老师就显得尤为重要。”
任燕也注意到,少数夏令营呈现出贵族化的倾向,收费之高已远非普通家庭所能承受。她认为,参加夏令营其实不用“舍近求远”,家门口的班级活动同样能达到类似效果。“夏令营并非越远越贵越好,家庭在选择时应量力而行。”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可操之过急。”任燕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向和速度,父母要做的就是温和地坚持和守候,寄希望于通过夏令营“一步到位”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