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季
那家馄饨店哪儿去了
1984年的事,记忆里也实在找不出什么美味能胜过那家店里的馄饨和春卷。以至于一提到1984这一年总会想到清江电影院后面的那家馄饨店。店里只供应馄饨和春卷两样,简单好吃却不记得店名,地址清楚:从老清江电影院旁边一条小路进去,三五十米远近,一处平房。很大的一间厅堂,那场景完全开放,没有前厅后厨之说,所有吃客对后厨的操作都一目了然。大家欢聚一堂,着白大褂的饭店员工手端热气腾腾的馄饨或一碟金黄脆亮的春卷穿梭在人群里,大概从开门就没清闲过,何时进去身前身后都是人……
进门就排队,买牌,牌子是那种彩色塑料的,上写二两或一两,时光久了,色彩暗淡,字迹模糊,但店员从不会看错字码。通常一个人一两馄饨二两春卷足够,但桌子难上,去过几回,回回是先站在桌边等人吃完才有座位。
馄饨绵软春卷酥脆,绵软的馄饨滑过口腔是顺畅的,春卷则外脆内软,要细细品味,现在想来这两样食物就像恋爱中的一对人儿,配合相当。你欢我爱地组合在了一起。
而包馄饨、炸春卷的案几紧贴着在大堂南墙摆放,满是面粉的长条案前,师傅们两手飞舞,一手拿筷子一手捧着一叠馄饨皮,筷子从盆里的肉糊上一抹再往手中的皮上一卷,两秒钟,馄饨一定飞出。春卷多数是用韭黄和猪肉做馅,这两样搭配在淮阴人的味觉中当是最经典的春卷味儿。
吃客满场,香味缭绕。吃完就去隔壁的清江电影院看场电影,或是看过电影再来吃饭。看似都是顺便。
我那时住在淮海西路一个厂区宿舍,每每进城总是他骑自行车带我。淮海西路向西过了蛋品厂再往西就是窄窄的泥土路了,阴天下雨后路就很难走。有一回我俩在清江电影院看完电影又去吃馄饨春卷,等了好长时间。吃完出来才看到天空阴沉已有雪花在飘,赶紧往家赶,自行车骑过了蛋品厂后,路就难走了,天黑路不平还湿滑,只好下来推着车子走。白雪无声的夜晚,两个年轻人,全然不顾脚下的深浅,身上的冷暖……一人推着自行车,一人走在另一侧扶着车座子,说着笑着……偶尔也无语地沉浸在雪花飘散的空间里。从没想过今后的日子是寒冷还是温暖,就那么一路走回了家……
后来那家馄饨店不在了,但好多年却还都记得那场景,很真切。
那碗馄饨哪儿去了?快三十年过去了,当年那一对小年轻如今已是年过五十的中年人,再也没了那份心气会为了一份美味而不顾远近和无边等待,现在每晚他们只需一碗稀粥一碟小咸菜。正应了《茶馆》里一句台词:如今花生仁有了,牙口没了……
亦庐照相馆
在清江电影院马路对面是大名鼎鼎的亦庐照相馆,一楼开票,二楼拍照。通二楼的木楼梯很有弹性。窄窄的,上去是沿街的窗户,很大。旁边一面镜子,镜子边上挂一把木梳。左手边是照相室,红布盖着照相器械,照相师傅年轻帅气。有时忙他顾不上招呼你,没人时,他会说,照照镜子看看发型。语气温婉但透着客气和职业。姑娘们站在窗口,光线明亮,窗外有柳絮在飘,她们原本说好摆一什么姿态,这会却又改了主意。略带羞赧,那点心思全是因为那个帅气的摄影师。姑娘们三五一群,在强烈的灯光下或照合影,或单照。多数时光是自己事先想好的姿态都是用不上的,因为你不懂光线的路数,灯光大开的镜头前,脑子就空白了,只好全交由帅气的摄影师了。摄影师还会常常指导你:头往左侧一点!或,下巴往里收一点!或者直接过去伸出白皙的中指和拇指轻放在你的发间,把你的头摆到他认为好看的那个角度,然后退一步细细端详一下,满意地招呼你:别动了!就这样,哎,很好!
其实摄影师手下的姿态多数都是一个套路,但姑娘们黑白的青春却明艳动人。
多年后,亦庐不在,当年那位帅气的亦庐师傅也已人过中年,好像又开了另一家照相馆。一日给一位中年妇女拍照时,笑着说,证件用的吧?要不要P一下吗?看上去会年轻很多!
中年妇女笑言:不用了,再年轻也是假的……
中年妇女三十年前也曾是他镜头前无数小照中的一帧。她记得,他早忘光。
只是那手指在发间的瞬间停留仿佛如昨……
文化馆
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化馆是大多年轻人都光顾过的一个场所,因为跳舞。
文化馆的舞厅设在二楼最西边的大排练场里。三百多平米,或者更大一些。每年文化馆都要开设数十期舞蹈培训班,交际舞为主。排练场白天教舞,晚上当舞厅开放,几乎每晚都爆满。
迪斯科的音乐把人震得轻飘起来。晚上七点到十点,实际则更晚,十一点甚或十二点都有。女子爆炸头,小脚裤,红唇,浓眉;男孩子墨镜,大喇叭裤,抽烟,吹口哨。到了八十年代后期,中老年人取代了年轻人的场子,他们比年轻人更渴望未知和刺激。什么舞都学,原本开了舞蹈班学中老年舞的,结果一对对硬是学起三步四步华尔兹探戈。热情无边。文化馆每年还有小品表演培训班,一些爱表演、爱出风头的男孩女孩纷至沓来,印象最深的是文化馆的时装表演队,一群出众的女子穿着五彩缤纷的奇装异服,站在丽华服装厂二楼的阳台上拍摄电视宣传片,那情景真叫新鲜。女孩儿们经过短期培训,很快深入其中,掌握要领,步态、眼神、神韵,不离八九。
那年月大街上文化馆贴的海报最醒目,贴海报无人干涉,所以尽往人多的紧要的地儿贴。风吹雨打,有时红纸都晒掉色,字迹变模糊了,但依然能留住脚步和目光。
也常看到一些有文艺“范儿”的年轻人,在文化馆进进出出。一位着大红衫黑丝裙的女子从文化馆走到水门桥公交站台等公交车,那短短的几分钟里,女子女特务似的留住了很多人的目光和心思。
上海路服装市场
如果没记错这里大概是淮安最早的牛仔裤出现地,也是淮安最早的时尚服装聚集地。一切新潮都从这里开始向外传达。上海路,东连淮海路西接人民路,繁华和市俗全在其中。单听这路名,倘若没有一点海派的气息真是白白浪费了“上海”两字了。路两边全是服装门市,很多是没有门面的,就是搭个棚子,四周一围,简陋的场地却挡不住各式时髦服装散发出来的那种气息。简单而又痛快。看重要试衣的立时拉个布帘就成了。周边县城的年轻人也会到这儿来淘货。它成了那一时期淮安服装潮流的风向标。棚子里除去服装还有东芝录放机放着的流行歌曲,邓丽君的最多,甜蜜的时尚之音和那些奇装异服着实有一种来自淮安以外的大城市的味道。
小徐是众多摊子中一位,她从前是待业青年,没正事,干脆做起服装生意。而周遭邻居却说小徐是个不学好的年轻人。长发披肩,牛仔裤,无论阴晴天总是戴着大大的墨镜,大红高跟鞋,走起路来目不斜视,有时还抽烟。她的服装摊子最大,她也是最早撤摊进店的小老板。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她的摊子又从上海路小市场转入了大商场。
小徐做生意自有一套。她对前来买服装的女孩统统称姐道妹,只要你进她的棚子,除非没钱,否则统统要买件把衣服。她不强求,她会当你的参谋,你试一件,试十件,她不恼不火,鼓励你再试一件,最后她会漫不经心地对你说,妹妹,这件你试试看!此时你已试花了眼,小徐一脸真诚地说,这可是今年上海苏州最流行的款式呀。你一试,果然比之前要漂亮……不好意思不买吧。小徐的生意经就是这样,她总能揣测出来的人是哪种类型的,真想买的,或就是相相呆的。
小徐现在已是年华老去的老徐,她把大商场的铺子全转手租了出去。在郊区的别墅里带带孙子,儿子和媳妇远在美国。她每年出国或旅行或探亲。
当年的老邻居常常对儿孙们说,看看那个徐小君多有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