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琢社里,毛育成担任采购工作;王光宾担任《琢社半月刊》的编印工作,常与印书店“采莲室”打交道,特显他二人工作才能。
■高建平 文/图
郝楚白创办的琢社旧址大门
照片中左二为,郝楚白之子郝孚宁;右二为:王光宾
在淮安区闲步,城里老宅毗连,幽幽小巷,深深庭院,也会有意外发现。
不知不觉来到淮安历史街区双刀刘巷(淮安乡贤裴楠稿本作:双桃柳巷),从巷头向北行约十米,有一坐西面东的“八”字磨砖大门特别显眼,这就是“琢社”旧址大门。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琢社”由淮安知名人士郝楚白独资创办。“琢社”是个文学创作、研究团体,学员是经过挑选的高中在籍生、高中毕业生,以及相当于高中水平的社会青年;是有文学基础、有培养前途的青年人。主讲老师是郝楚白中学时代的老师秦湘渔(光绪辛丑补博士弟子,淮安名儒顾云臣的门生)。郝楚白既是主办人,也兼职“助教”。
琢社社址在郝楚白私人住宅内(双刀刘巷三号)。活动时间每周星期日下午,有茶点招待。活动似茶话会,既研讨中外名著,也研讨自己的作品。
琢社还“特聘”两位义务老师,一位是家住河下竹巷的王鸿翔(夫人郝氏是郝楚白的亲姑母,王力的表姑母);另一位是王光伯(《淮安河下志》的著者,王鸿翔的长子)。王鸿翔很赞赏郝楚白创办琢社,也有兴趣到琢社讲讲中国古典文学。王光伯善长诗、书、画,特擅长画梅花。
琢社有自己的刊物,名为《琢社半月刊》,专登学员自己的作品。王光伯就承担诗、书、画的讲解和《琢社半月刊》诗、书、画的的编辑。学员的作品一旦被《琢社半月刊》刊登,即发给奖金,奖金是按“质”论价的。因此,学员对提高作品的质量是很下功夫的。王力在模仿名家写作风格、技巧诸方面能达到惟妙惟肖的程度,故能经常获得高额奖金。
在琢社约三十位学员中,据郝楚白的次子郝孚宁(今87岁,淮安区第二中学退休教师)回忆,还能说出姓名的有:周琤杰、郝义璜、郝义牵、王介祥、王光宾(王力)、袁鹰(淮安知名人士田少渔之子,当今著名散文家)、毛育成(毛振福)、郝式侨、刘溥。
约在1995年,北京一位来访者指着琢社旧址说:“我在这里读过书”,并在琢社旧址前摄影留念。郝孚宁先生回忆说:对这位不熟悉的客人不好与他多谈。临走前,他留下一张名片,上写“中国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晶垚(淮安朱桥人)”。
在琢社学员中,有两位特殊学员:毛育成和王光宾。
毛育成,原名毛振福,家住胯下街。家境贫寒,刻苦学习,是重点培养对象。常年吃住在郝楚白家,供给他读书上学一切费用,并帮助解决其家庭的特殊困难。
王光宾,其父王宗璐,郝孚宁称他为“九爹”。是郝楚白女儿郝孚宜(肄业于清华大学)的启蒙老师。王宗璐父子常年生活在郝楚白家,如家人一般。
在琢社里,毛育成担任采购工作;王光宾担任《琢社半月刊》的编印工作,常与印书店“采莲室”打交道,特显他二人工作才能。
1933年,郝楚白与夫人裴氏(裴氏的曾祖是清末船政大臣裴荫森)相继去世,琢社停办。王光宾随他父亲王宗璐迁居北门大街,就读于江苏省立淮安中学。从此郝楚白之子郝孚宁与王光宾一别就是六十多年。
上个世纪末,王光宾拖着癌症身体来访琢社旧址,本以为琢社已是人去楼空,想不到郝孚宁已从外地调回故地,相遇喜出望外。次日王光宾还盛情款待郝孚宁等亲友,并在淮安宾馆合影以作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