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要离开这里,前往大方县,可能与很多孩子都只是一面之缘,但我相信不管以后我走到哪,只要我想起走在校园里,孩子们亲切地叫我‘陈老师’!我都会发自内心地微笑。我把自己的第一次教师经历留在了铁石乡,我将带走一辈子最珍贵的美好记忆。”这是淮阴师范学院传媒学院一名90后大学生暑期支教日记中的一段话。
7月14日至8月15日期间,两名90后淮安大学生千里迢迢自费赶到贵州省,参与了当地共青团与中国青年报等联合主办的“快乐学校”支教活动。“那里的孩子特别可爱!”“可能我们为孩子们做得还太少太少,但真的希望通过支教,打开了他们的视野,让他们看到了希望,点燃了他们内心的梦想,哪怕只是点燃了一个小孩的内心,那对我们而言,都非常有意义。”……目前,她们已经结束了山区支教生活,但提起这段不寻常的支教经历,二人依然显得十分激动。
陈雪
唐娜
○支教动因:
想要“给予”的心早就“蠢蠢欲动”
这两名90后支教大学生都来自淮师传媒学院1102班,平日里也是一对要好的“姐妹花”,两人总是形影不离。谈及最初的支教动因,陈雪和唐娜都说,大一刚入学时,支教就是她们大学计划的一部分了。“从小到大,生活很轻松,很想通过支教看看山里的孩子的生活状态,然后尽可能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吧。”陈雪告诉记者,正因为这样的想法,她和唐娜在“密谋”大学四年计划时,都毫不犹豫地将支教记在了心里。
“去年暑期,高年级的学姐们去了四川等地支教,我们也看着‘眼馋’,但是大一暑假学校安排了暑期实习,大三暑假又得准备考研了,”唐娜说,支教这件事情就被选在了这个暑期,“一直都很想当支教志愿者,参加支教是埋藏在心中许久的一个小小梦想。这个夏天终于将梦想照进了现实,真的很开心。”
○陈雪支教日记:
字字句句满是感悟和真情
7月14日凌晨4点多钟,乘坐了28小时35分钟的火车后,她们终于到达了贵州省贵阳市。虽然一路颠簸,但是支教就在眼前了,乐观的她们很快忘记了旅途的疲惫。
休息一天后,7月15日上午11点多钟,两人来到贵州省团校“快乐学校”总部报到。经过简单的培训和分组,陈雪被安排到了“快乐发现”小组,不同于普通支教志愿者的是,在支教期间,“快乐发现”小组的队员们并不固定于某一个具体的支教点,而是在各个支教点之间流动走访,平均在每个支教点待上五六天时间,主要任务是发现、采访、报道所到之处的见闻感受,通过文字和镜头记录下发生在那里的故事。
陈雪在支教日记中用最质朴的语言,真实记录了自己在每一个支教点的切身感受。
当陈雪到达第一站——六盘水钟山区二小时,便深切感受到了这里孩子的特殊之处,即大多数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心理上和一般城里的小孩很不一样,有的孩子特别自闭、内向、羞怯,有专业心理咨询师资质的志愿者徐萌给小朋友们设计的一个了解孩子心理状态的测试,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徐萌成了她一篇支教日记的主角。
在第二站——黔西县铁石乡,陈雪发现在这里的志愿者们在家访时,非常用心。“他们很有意思,针对一些家庭情况不是很好的孩子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帮助小学班的刘晓霞把家里坏的灯泡换了,还主动给每一户受访家庭拍一张全家福。”陈雪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好多孩子都没有见过相机,拿到刷出来的照片后,不少家长和孩子更是喜不自胜,连连道谢并小心珍藏。”
在第三站,性格活泼开朗的台湾小姑娘简雪如的到来,给“快乐学校”注入了更多活力气息,也让志愿者们惊喜地发现,在她的带动和感染下,不少羞涩的留守儿童也渐渐放开了自己。陈雪又将这一“重大发现”写入了支教日记里。在第四站,第五站,每一个感人的细节和触动心灵的故事,都被陈雪如数记录进了采访日记里。
○唐娜支教感悟:
比想象中少一点艰辛 多了许多感动和快乐
唐娜的支教地点是都匀市王司镇中心小学。回忆起刚结束不久的这段支教生活,她依然感慨万千。“想象中的支教还要更艰辛一点吧,实际上‘快乐学校’运作非常有序、规范。”唐娜告诉记者,支教教师基本上都住在学校的学生宿舍里,住宿条件没有想象中艰苦。“队友们有水土不服的现象,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还不错,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唐娜主要担任手工和文学鉴赏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支教期间,她总共给孩子们上了近三十节课。“那里的孩子特别纯真、可爱”,她说,没想到,自己生日当天,还收到了许多小卡片。“唐老师,祝你生日快乐!”“祝唐老师天天开心!”……除了小卡片,小朋友们还在唐娜生日那天将唐娜教他们的手语舞蹈《可爱颂》集体表演给她看。“平时都是我带他们练习手语舞蹈,我生日那天,他们坚决不需要我带了,坚决要‘彻底’表演给我看。而且,下课后,三十多个孩子一起来到我们老师吃饭的大食堂,主动下厨,一起做饭给我吃,别看他们年龄都不大,最小的七八岁,最大的十三四岁,但已经都会做菜了,掌勺、炒菜的样子特别可爱!”那一刻,唐娜感觉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
临别前夕,“快乐学校”各个支教点都举办了文艺汇演。小朋友们的奇思妙想让志愿者们惊讶不已,他们将各自的姓名和祝福写在了志愿者衣服上,志愿者们也很快和小朋友互动起来,最终,每一个人的衣服上都写满了姓名和祝福语。而当大家唱起《送别》时,孩子们可爱的小脸蛋上都挂满了泪水。
离别的日子终于来临了。志愿者们深知留守儿童害怕别离,就准备早晨七点多钟就出发离开。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好多孩子一大早就来到教师宿舍门口等他们。“那些孩子真的特别纯朴,看到他们来相送,我们的眼眶都红了。很多人会质疑短期支教,但我想,我们或许做得还微乎其微,但是若能点燃他们内心的希望之火,在他们心里播下快乐的种子,给了他们不畏惧目前艰辛环境、沿着希望走下去的勇气的话,哪怕是只让其中一个小孩萌发了坚持自己梦想的勇气,我想我们做的还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晚报记者 吴頔 通讯员 周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