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

首页>地方频道>淮安>社会

网民该如何发出自己的“好声音”?

      □晚报记者 樊兴博

  ■近日,一些网络“大谣”们在网络上大肆编造谎言,蛊惑听众的劣迹终于败露。这些谣言的制造者被掀去了神秘的“盖头”,从虚拟的网络世界走向了公众视野。淮海晚报8月27日曾报道,在淮安市有22条网络极端信息因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被公安机关查处,引起了市民和网友的广泛关注。那么,这些人为何敢于突破禁区造谣?公安部门的处理措施有哪些?普通网民如何才能发出自己的“好声音”?

  回放: 22条谣言存社会隐患 

  据了解,仅仅是今年七月份以来,我市个人扬言采取制造极端事件来表达诉求、发泄不满以及利用网络散布谣言现象时有发生,全市公安机关网上网下共收集掌握此类信息共计22条之多。

  据了解,这些极端言论确实存在极大的社会隐患。这些信息包括,7月24日淮阴区某网友在微博上称将联系境外恐怖组织到红十字会总部办公大楼进行自杀式炸弹袭击;7月25日,金湖县某网友因网络故障在微博上扬言炸电信大楼;8月21日,淮阴区杨某道听途说,发布留守儿童偷葡萄后被逮到活活晒死的骇人听闻的假消息等。

  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安机关从网上网下搜集这些信息,并进行了及时排险处理,虽未发现采取实际行动,但是对当事人或牵涉单位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也徒增了社会维稳成本,社会危害较大。

  探析: 造谣者为何敢突破禁区?

  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苏士金告诉记者,市公安局相关部门在对近期出现的个人扬言制造极端事件以及利用网络造谣的信息进行了搜集和研判,认为一方面是某些外在的社会因素致使部分网民因不满情绪无法得到宣泄,而采取一些过激的网络言论;另一方面纯粹是某些市民因法制观念淡薄,认为纯属好玩,采取恶作剧的方式在网上扬言过激言行。

  淮阴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副教授赵海林针对网络世界里谣言充斥的现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谈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首先是网络世界的匿名性,使一些人错误地认为网络行为是自由的,可以不受他人限制;另外在网络世界里,某些人对虚拟的社会地位的追求,也导致一些人通过造谣来吸引粉丝的追捧。

  管治: 要依法从严从快惩处

  据了解,针对公安机关近期集中开展的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活动,我市副市长、公安局长倪兴余高度重视,并于7月28日作出批示:“请各地对扬言制造极端事件人员,要依法从严从快惩处”。

  记者从我市公安部门获悉,虽然我市并未发现极端事件的发生,但考虑到其网上发布极端言论传播性广、危害性大,公安机关高度重视。目前,我市公安部门通过加强情报信息收集研判、加强网络舆情导控、加大依法打击力度,加大矛盾排查化解和重点人员疏导稳控,开展疏导教育、法制宣传等工作,进一步跟进掌握网络言论情况,严防发生现实危害。

  记者也了解到,针对炮制并散播网络谣言对当事方造成伤害的,公安部门将坚持以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原则进行打击和惩处。

  其中,《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就明文规定,对于捏造并散布、传播没有事实根据的谎言,谎报火灾、水灾、地震、塌方、传染病暴发、火警、行政、刑事案件警情等险情、疫情、警情的;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另外《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百九十一条分别规定对扬言实施放火、编造和故意传播恐怖信息等行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将追究刑事责任。

  追问: 如何发出自己的“好声音”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要尊重事实,不传谣。对网络的认识要有所改变,网络世界也是一个规范的世界,不可任意作为,加强自身的修养,要慎言。”赵海林认为,对普通网民来说,要认真辨别信息真伪,要慎言,加强自身修养。

  同时,苏士金也提醒广大市民,莫当谣言的扩音器。网民要坚决遵守法律法规,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自觉规范约束网上言行,在网络上发出自己的“好声音”。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588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