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0.55万户;2011年,96.01万户;2012年,86.76万户……这是淮安近三年来固定电话用户的统计数据。曾几何时,“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中国家庭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如今,固定电话似乎成了摆设,更有很多90后惊愕“你家居然还装固定电话?!”在社会发展愈来愈趋于信息化的同时,早期的信息化工具——固话,真的要退出舞台了吗?■文/记者 杨丹丹 实习生/黄冰 金友壮/图
A 固话成摆设
“刚用手机那会儿,我就把固话给停了,觉得有了手机就可以不用固话了。”家住樱花小区的高女士说。
家住富丽花园的杨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是在去年才把固话停掉的。“现在家里每人都有手机,固定电话就是摆设,每个月还要缴月租费。之前用的是电信宽带,必须要固话,去年换了网通的光纤,终于可以把固话停掉了。”
“现在哪还有人家里装固话啊,都是单位里才用,看看现在年轻人家里哪还有固话?!”90后胡先生说。
记者街头随机采访了50位市民。有70%的市民表示已经不再用固定电话了,而在用固话的30%中,有四成表示因为宽带需要才保留了固定电话,两成多的使用者因为“装了就没有停过”。
B 也曾辉煌过
淮安电信分公司一位老员工回忆,在1986年之前,淮安的固话还是人工制式,1986年,引进了纵横制交换机,进入了半数字化时代;1991年,引进程控电话交换设备,从此进入全数字化时代。
“刚开始兴固话那会儿,初装费是1500元,还有900元的材料费,最高的时候曾经涨到过3200元(初装费+材料费)。这在当时对大多数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可就这,还是有很多人装!”老员工回忆,2001年我市取消了电话初装费后,固话的发展也进入了普及阶段。到2007年底,淮安固定电话基本实现一家一部电话。
最初,淮安固定电话号码还是5位,1991年由5位升至6位;1995年由6位升至7位;2007年由7位升至8位。
“要说装电话最热的时期是在1990年、1991年。”这位老员工说,最辉煌的时候,淮安一年仅市区(当时包括宿迁)就装了12000部!
然而随着BB机、大哥大、手机等一批移动通讯设备的出现,固话在信息化时代的浪潮里,逐渐走向没落,不足十年的时间,固话的数量又变得不到十万……
C 优势仍存在
尽管从统计数字上来看,固话的用户近年来一直在减少,但习惯了固定电话的市民对它的好处却念念不忘。“多一种联系方式方便,固定电话不会没电,也不大可能信号不好……”
家住荷花池小区的张先生说,“固话是不常用,可没有了又会很不方便。家里老人都习惯用固定电话,联系起来比较方便。”“有时候孩子一个人在家,家里有个固定电话,上班的时候能够打电话问问孩子的情况。”家住新世纪花园的罗女士说。
“这么多年,一直都是靠固话和亲朋好友联系,使用起来踏实,有样东西在那儿,就感觉有了寄托。我们退休在家,固话联系方便。手机也用,但是没有这种感觉。”很多老人表达了自己对固话的眷恋。
还有市民认为,现在移动电话不能接收传真,如果需要发传真或者接传真,还得有固话。而且,固话比手机的辐射小。
D 创新成关键
虽然固话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但是,下降的比例也逐年减少。有一部分人认为是固话已经下降到极限,“降无可降”;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电信部门正在采用各种方式来“放慢”固话减少的速度。
江苏电信淮安分公司市场部李绍杰介绍,今年年初,固话的区间资费进行了调整,市区和各县区的资费统一。“这样一来,就留住了一部分农村用户。”李绍杰说。去年5月份,电信还推出了全家通讯计划,“用手机送固话、月租免费、固话资费标准与手机一致”;此外,还有180元包年固话套餐:免月租,只收来显,送彩铃,长途三毛一分钟……
“很多主流套餐资费政策都向固话做了倾斜,这在一定程度上放慢了固话减少的速度。”李绍杰说。虽然固话的月租仍保持市区12元,县区15元的标准,但是现在很少有市民会选择月租加话费的形式,基本上都会选择套餐模式。
也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因为固话拥有着自身的优势,有自己的客户群,所以即使受到越来越发达的信息化通讯设备冲击,固话也不会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