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

首页>地方频道>淮安>社会

老人为何狂购保健品

      “我母亲就像被骗子灌了迷魂药一样,平时不停地往家里买保健品,钱花出去了不说,还不确定那些保健品吃了有没有副作用。”家住市区中天花园的李女士称,因为听信骗子的“谗言”,她母亲一年两万多元的退休金被骗得所剩无几。记者采访了解到,生活中,像李女士母亲一样被骗的老人不在少数。为什么老人被骗现象屡见不鲜?为什么骗子们屡“骗”不爽?

  ■记者 陈华中 实习生 黄 冰

                          

  热呼老人爸妈 常用感情出牌

  目前,许多保健品的推销方式是典型的“登门槛”式营销,层层递进层层紧逼,甚至很多骗子像儿女一样为老人“尽孝”,嘘寒问暖,最终突破老人的心理防线。尤其是一些“空巢”老人,因为缺少子女的陪伴,缺乏和外面的沟通,常常让骗子有可乘之机。

  “当时我觉得小王这个人可热乎了,平时‘赵妈妈’长‘赵妈妈’短地叫我,听着感觉比亲女儿还亲。她知道我有风湿痛之后,常常不是来我家看我就是打电话给我,非常关心我的身体状况。后来她给我推荐了一种保健品,说是对我的风湿痛很管用,我当时跟她买了10盒花了将近2000多块钱,买完之后再也没有了她的音讯。”家住淮海花园的赵阿姨说。

  “我和我的几个老姐妹常常会被邀请去参加一些保健品的体验活动,里面的推销人员见面一律喊我们‘爸爸妈妈’。”家住北京新村的李女士称,在体验时,还有人端茶送水、捶背、打扇……等熟悉得像一家时,他们就推销产品,这时每个人都会购买。

      义诊讲座不绝 小恩小惠不断

  现在,很多不法推销者通过租一些中高端的场所,通过邀请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吸引很多老人去听讲座。还有很多不法商贩在住宅小区、早市或公园推销药品、保健品或医疗器械,通过免费体检,无中生有或有意夸大老年人身体的健康隐患,从而达到推销药品的目的。 

  “眼睁睁看着老人买药上瘾,这可怎么办啊?”家住黄河花园小区的董女士告诉记者,苦劝父母别买所谓的保健品,父母根本不听。“现在很多不法推销人员常常给老人灌输‘为儿女辛苦一辈子,也该为自己花点钱了’的思想,蛊惑老人购买一些三无产品。”

  “以前购买保健品的时候,常常会有人带我们去听免费的健康讲座。他们经常会劝我们‘老来要自己心疼自己,不要舍不得吃舍不得喝’,讲座结束后他们还会给我们送老花镜、保健品、袜子、鸡蛋等小礼物。”家住富豪花园的王阿姨告诉记者。“每次听完讲座,我们都会觉得他们讲的很有道理,听完讲座我都会买点东西。”

  老人经常被骗 因为情感寂寞

  市三院副院长、市心理中心主任郑直分析认为,一些老人狂购没有多大用处的保健食品,主要是因为老人情感寂寞。

  现在的子女常常处在事业的发展期或者巅峰期,对于子女们来说,他们既要发展自己的事业,又要照顾未成年的孩子,所以老人的家庭常常处在“空巢”状态,他们在情感上需要陪伴和支持。

  “此时,一旦有营销人员去关心这些人,去照顾他们的生活,通过‘关心’建立‘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情感联系,让老人降低心理防备,然后再以‘关心’的名义销售各种产品,蒙蔽老人。”

  淮阴师范学院心理学副教授于玲玲表示,怕身体不健康也是一些老人甘愿掏钱买并无多大用处假药、保健品的原因之一。“退休以后,老人的注意力会从对社会的关注、对工作的关注退回到对家庭、对自身的关注。这时候,老人身体的不适感、空虚、孤独、无意义感都会比退休前更为突出。所以老年人会对病痛的关注更多,对于病痛的焦虑也会更为严重。”于玲玲表示,这个时候,老人渴望长寿,寄希望于“灵丹妙药”,缓解衰老过程中的不适。

  链接

  》》》》》》

  家有痴迷保健品的老人,作为子女该如何处理呢?市三院副院长、市心理中心主任郑直和淮阴师范学院心理学副教授于玲玲给出如下建议:

  第一,应该理解、不批评。如果老年人迷恋上某样东西,说明这样东西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如果否定了这些东西,老年人会感觉子女不理解他们。作为子女应该给老人温柔的呵护,不急着让老年人马上放弃保健品。

  第二,子女应该去了解一些保健品的常识,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选择一些健康的食物来替代那些保健品。

  第三,如果老人身体确有不适,带老人去医院,由医生来真正地给老人科学的指导。

  第四,子女应该关爱老年人的生活,尽量让老人多参加集体活动,缓减老年的孤独感。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566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