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

首页>地方频道>淮安>社会

卢化福&潘晓晔の比讹人老人更可怕的

      卢化福&潘晓晔

  卢:这一段时间,有关老人的事情很多,大妈大爷的广场舞闹得比较厉害,开枪啊,放藏獒啊,都出来了,还有学生到现场“请愿”——请你们的声音小一点。女子不让座,老年男子直接坐女子腿上;三小孩扶老太被讹,警方认定是欺诈行为,老太跪地赌咒真的是被撞倒的;金华一老人脸朝下摔倒在地,没有人敢扶,路人围成一圈等警察。

  潘:有句调侃的话,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我是这样想的,大多数人的声音指责老人怎么这么不厚道,实际上不厚道不是集中在老人身上的,各个年龄层次都有,我们要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不能把老人符号化——老人是坏蛋,这样说是不负责任的。不能把屎盆子扣在老头老太身上。当然老人在愉悦自己的同时也要考虑周边人群的感受。

  卢:为什么有些老人会讹人,尤其是在被撞倒,真正的肇事者溜掉之后。难道这些老人天生就喜欢讹人吗?这些老人就真的喜欢做坏人吗?

  潘:老人这个群体是最缺乏安全感的。受伤之后,如果找不到真正的肇事者,对于一个普通的老人来说,医疗费是一笔很大的负担。一个普通的老人退休工资每月也就1000多块钱,几万块钱的医疗费,再加上存在子女是否愿意照料的问题,因此不管老人是被人撞倒的还是自己摔倒的,似乎都存在那么一种可能——抓住一个人,把这种风险转出去。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反而老了喜欢贪财了,喜欢把钱抓在自己手中,因为只有靠这个才能获得安全感。生老病死都在这一段时间集中发生。人性有利己的方面,趋利避害,在面对危害时,他可能会把这种危害进行转移。这需要制度进行保障。

  卢:细想一下,如果一个老人的儿女平时很孝顺,不管他出了什么事,儿女都能够尽其责任进行照顾;如果一个老人有很好的制度保障,摔倒受伤了,治疗有保障,照料有保障,费用有保障,我想老人应该不会厚着脸皮昧着良心去讹人。如果说老人讹人,说到底,可能是由于作为子女的个人以及相关社会保障制度在紧要关头的缺失所导致的一种恶果。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真的会存在那些变老的坏人。

  潘:当我们说老年人怎么这么坏的时候,为什么很多人不去反思为什么自己已经四五十岁了还在啃老呢?同时八九十岁的老人无人照料的新闻也屡见不鲜。我一直在想,我们一直喜欢做一种简单性的甄别,说这个群体怎么这么坏,把所有的问题简单化了。

  卢:这就关系到替罪羊机制这个问题。学者熊培云在《这个社会会好吗》一书中称,当人们处于危机或者混沌状态时,迫害者为了恢复被损害的秩序或者他们所需要的秩序,煽动人群,使他们相信受害者有罪,是灾难之源,从而将现实中所有使人际关系和现有秩序混乱的罪过都归咎到受害者身上。种种受难标记最后会缩略成一个单一的身份,如“奸细”、“卖国贼”、“恶魔”、“流氓”,从而被施加暴力,成为公共戏剧中的牺牲品。这种简化使受迫害者的其他身份消隐,其他权利不复存在。暴力不仅仅是指肉体上的,在现实生活中更多是精神上的和道德上的。就老人成为讹人的符号来说,其实整个背景是社会诚信的缺失以及由此带来的安全感的缺乏,于是理所当然的,边缘化的、抵抗能力比较弱的、很好符号化的老人就成了“替罪羊”,一提到老人尤其是摔倒的老人就成了讹人的象征,就成了不诚实的坏人的象征,反而把老人别的身份给一笔购销了,他是谁的父亲,他是哪个小区的居民,他是哪个厂的退休职工,他身患重病却无钱治疗,他有儿有女却无人赡养……当我们对很多事情不能怪或者不敢怪的时候,老人是一个很好的出口,他是弱势的,他不会跳在你的头上踹上几脚,也不会拿秤砣砸你。

  潘:我们对老人的指责,其实是我们这个社会做的不够好,是子女做的不够好。更为可怕的是,一个摔倒的老人已经造成了一种恐慌,就像一个炸弹,似乎上前扶一下都能让自己粉身碎骨。很多人对讹人的老人大加讨伐,潜意识里是为自己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时冷眼旁观事先埋下的道德伏笔,这比倒地老人更为可怕。一个连倒地的老人都不敢扶的人,我实在不能想象他能在关键时刻承担起什么责任。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73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