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

首页>地方频道>淮安>社会

遇到“艾滋小偷” 不妨“拖一拖”

      20日,淮海晚报刊发的《为逃脱 一窃贼自称患有艾滋病 不畏惧 两保安猛扑上前制服他》一文引起不少读者的兴趣。众多读者对两位英勇的保安临危不惧擒拿小偷的事情叫好,但另一方面不禁又感到疑惑,普通市民遇到自称艾滋病人的小偷作案,到底该不该管?要管又该咋管?

                          

  据淮阴区公安分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我国各地都发生过嫌疑人作案时自称艾滋病患者,甚至随身携带“艾滋病诊断证明”,来逃避打击的情况。在以往的一段时期,因为艾滋病系一种传染病,往往也不便关押。但现在我市的看守所监舍条件极大改善,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设施,对这种患有传染病的嫌疑人有专门的关押场所。

  按照外地的经验,大多数患有艾滋病的小偷在遇到抓捕时都会扬言自己有病,然后对参与抓捕的群众采取抓、咬、吐吐沫等手段,伺机逃脱。群众发现这种情况首先应该拨打110,把情况说清楚。处警的民警只要戴上防刺手套,小偷们多数都是束手就擒;另外就是艾滋病患者一般身体虚弱,体力很差,跑200米左右的路程就会累瘫在地,所以可以采取“拖”字诀,与其纠缠。

  如果确实在抓捕过程中被患有艾滋病的小偷抓伤咬伤又会怎么样呢?据了解,这种意外情况下因为伤口接触艾滋病毒的人群被称为“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者”。目前市面上有两种特效药可以紧急服用,预防感染。这两种药品分别是“抗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其作用都是阻断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进行大量繁殖的过程,因此药物进入人体的时间与患者被感染的时间间隔得越短越好。据疾控中心病毒所专家介绍,如果能在6个小时以内用药是最理想的;不过一般来说,遭遇高危感染后一周时间以内用药预防都是有效的。

  上述专家称,职业暴露后,虽然存在感染艾滋病毒的危险性,但实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几率是很低的。研究表明,医务工作者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针具刺伤后,发生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几率为0.33%,粘膜表面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几率为0.09%,而无破损皮肤暴露者无一例发生艾滋病病毒感染。

  一旦发生艾滋病病毒暴露应先进行紧急处理。立即用肥皂和水清洗沾污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如有伤口,应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应用消毒液(如70%酒精,0.2-0.5%过氧乙酸,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干净。

  因此普通市民应勇于与违法犯罪分子斗智斗勇,即使对方自称有艾滋病,也不必害怕。只要采取适当的攻心战术、拖延战术,胜利总会站在正义的一方。

  晚报记者 陈哲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79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