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晚报11日A7版刊登了《他们募集了1857元善款 想捐献给需要的人》一文,数位热心市民拨打记者电话称,自己的熟人或朋友有困难,希望能够得到这笔“温暖款”的帮助。其中一位热心市民反映黄码乡中心小学12岁女孩小雅的事情,引起了记者的关注。昨天上午,记者联系了校方并与小雅见了面。
12岁的小雅患有溶血性贫血症,从婴儿时期起,她就一直受着这个病的折磨,每年有几个月在医院度过。“孩子学习非常认真,在学校里表现也很乖巧。”班主任李老师对小雅的评价很高。弟弟和小雅在一个班学习,遇到姐姐因为治病而落下的课程,弟弟总会一改往日的顽皮,陪着姐姐一起温习功课。
“孩子的父亲因病一直在家,没有劳动能力;母亲在一家小工厂上班,爷爷奶奶则侍弄着家里的农活,一家人生活非常困难。”李老师说。
小雅最喜欢李老师的语文课。在记者的采访本上,她工工整整地写下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课文的题目,小雅说这是她最喜欢的一篇课文。这篇文章讲的是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的故事。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历史,励志要编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有一次,为了抄一点材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后来,书稿被偷,但是他仍然振作精神重头做起。
李老师说,事实上,小雅自己也是这么一个坚强的孩子,尽管在十二年的生命历程中不断遭受病痛的折磨,但她仍然对课堂和知识充满渴求。
本报会与淮师计科院方面联系,于近日将善款送到小雅的手上。
晚报记者 陈哲 潘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