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设立借阅室,主动为居民增添精神食粮,是件好事。随着淮安社区借阅室建设的长足发展,在家门口就能借到图书阅读也不再是奢望。可是现实却有点叫好不叫座。
如何让社区借阅室凝聚人气,更好地服务于居民,是令“小巷总理”们发愁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理清一下思路之后,要去正确破解的难题。
●借阅室关着门书都成了摆设
暑假开始了,青少年会去社区借阅室看书吗?记者通过连日走访发现,大多数社区借阅室依然人气不足。
记者在社区借阅室建设日臻完善的清河区走访发现,社区图书资源虽不少,但少有人来借阅室借阅。
在长西、柳树湾、淮海、水渡口等街道,记者走访得知,很多社区都重视社区借阅室建设。虽然社区办公用房相对紧张,却有不少社区仍挤出房屋给图书安家。这些单独设置的借阅室面积大到四五十平米,小的也有20多平米。图书数量大多在3000册上下,涵盖文学、历史、哲学、科技、养生保健等多个种类。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图书资源少有人问津。
在柳树湾街道,一位社区负责人坦言,社区借阅室就是个摆设,根本没人来看书。长西、水渡口、淮海等街道的多个社区工作者也说,看书的人越来越少,似乎请居民都难以请上门。
●让图书“动”起来有好办法吗?
“好像大家都不看书了,要不然怎么会这样?我们开会通知,在社区、小区的宣传栏贴通知,可就是没人来。”一位社区负责人皱起眉头感慨,社区不是没有发现问题,只是一时想不到解决办法。
长西街道一社区负责人介绍,为激发借阅室活力,社区专门组织过青少年、老年人来借阅室开展集中阅读活动。结果是活动一结束人就散了,散去之后也没人来借阅。
对于社区借阅室为何不吸引人的症结,社区工作者也有自己的思考。内容不够丰富、形式不够新颖、阅读的人在减少被视为三大原因。
●居民眼中的社区借阅室是啥样
刘先生是清河区水渡口街道居民,他所在的社区有专门的图书借阅室,但刘先生却从未进去过。“阅览室在二楼,我是参加社区活动时看到的,要不然我哪知道社区还有借阅室呢!”在刘先生眼里,社区借阅室应该设置在醒目的地方,最好是一楼,这样不仅居民们知晓率高,借阅也方便。而作为上班族,刘先生认为社区借阅室的开放时间和他的工作时间一致,去看书很不方便,“想去借书也不成。”
在清河区另一家社区走访时,居民武先生直言社区借阅室就是个“摆设”,“平常连门都不开,何谈使用?”武先生认为,社区应该让喜欢阅读的老年人当借阅室管理员,这样既能保证书的完整性,又能把借阅室做成名副其实的开放馆,让书真正“动”起来。
社区图书长期得不到更新也是借阅室门可罗雀的原因之一。一位酷爱读书的退休老人告诉记者,社区借阅室的书有两三千册,但很久未得到更新。另外,现有的图书大多源于各部门的赠送,书的品种显得单一而乏味。
●亲近社区借阅室也需要引导
这边的社区借阅室人气不旺,那边的市图书馆办借阅证人数却呈逐年增长趋势。记者昨日从市图书馆借阅处了解到,仅就青年少读者来说,市少儿图书馆有效借阅卡(经常用卡借书)已经超过万张,每天借阅图书超2000册。“这个数字每年都在增加!”馆内人士介绍道。
如何让读者亲近图书,享受阅读,提升素质?这是图书管理者、服务者思考、研究的问题。市少儿图书馆相关人士认为,图书馆、阅览室绝不是简单的借书、换书之地,它应该是文化建设的阵地,文化活动的纽带。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关键是组织、策划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凝聚读者、引导读者。
图书馆人士认为,就社区借阅室建设来说,首先要广泛向居民宣传,应组织活动进行宣传,而不是口头通知这么简单。当大家知道了家门口有图书借阅室,要推介并听询读者意见,根据读者阅读需求来做好服务。
●15家流动借阅室分布于15个社区
社区借阅室如何重新“活”起来,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阅读?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少儿图书馆分别在西郊社区、城西社区、西安路社区、朝阳社区、富丽花园社区、富强社区、京南社区、京北社区、西园社区、淮西社区、北京北路社区、繁荣社区、工农社区、河堤路社区及人民路社区建立了15个图书借阅服务网点,为读者就近阅读图书提供方便。这15家社区分布在清河区柳树湾、府前及长西三个街道。
社区借阅服务点采取办理集体借阅卡的方式,每个社区每次可向少儿图书馆借阅300~500本书籍,这些书平均每三个月轮换一次。此举在于方便阅读,也让馆藏图书得以流动。
据介绍,目前,这15家社区中城西社区、朝阳社区所借阅图书已经归还,其他社区都处于再借状态。另据记者了解,市图书馆也有常年组织流动图书车进社区活动。
社区记者 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