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

首页>地方频道>淮安>民生

淮安“升温”市区最大

      最近,记者在微博上看到博友“唐劲松”以一首《沁园春·热》来调侃淮安入夏以来的高温天气:淮安气温,千人清蒸,万人红烧;望运河两岸,烈日炎炎,市区各地,基本烤焦;屋内桑拿,汗水洗澡,躺下就是铁板烧;大街上,看吊带短裙,分外妖娆;气温如此之高,引无数美眉竞露腰;惜工作白领,求假无效,各大院校,没有空调,一代天骄,非洲外教,仰天只呼受不了……生活中,很多市民对今年的高温天气也是抱怨连连。毫无疑问,热、烤,是这个夏天淮安市民集体的感受。

  市民感到闷热,气象专家会给出怎样的解释?近年来,淮安市气温是怎样的走势?昨天,记者采访了市气象局相关专家。

  ■记者 许海明 实习记者 王啸

                          

  气候变化四季有别 夏季温度未升还降

  市气象台副台长耿建武说,淮安市气候正在变暖。1981-2010年的年平均气温,较1980年以前、建国初期以后,市区升高了0.7℃,各县区升高0.2-0.3℃,市区变暖幅度更大。“近三十多年来,市区冬季气温升高1℃,其余各县区在0.4-0.8℃之间;春季市区气温升高约为0.7℃,其余各县区在0.4-0.5℃之间;秋季市区气温升高约0.6℃,其余各县区在0.1-0.4℃之间。”

  “昔日因为冬季奇寒,洪泽湖全湖封冻,盐河结冰可行人、推车,但是自1981年以来,这种河湖封冻可行人推车的奇寒年再未出现过。二十几岁的青年人听中老年人谈及此事,甚至觉得是奇谈。”耿建武说,这从侧面反映了我市气候正逐渐变暖。

  全市变暖明显 市区升幅最大 

  全市气候总体变暖,但四季气温变化却有明显区别。四季中,淮安市气温变暖主要表现在冬季和春季,秋季次之,而夏季气温近三十多年来较1981年以前还略有降低。数据显示,近三十多年来,夏季气温较1980年以前略有下降,其中盱眙下降幅度最大,为0.5℃;涟水次之,下降了0.4℃;淮安区、洪泽县下降0.3℃;市区与金湖县下降幅度最小,为0.1℃。

  体感夏季越来越热 并不奇怪另有道理

  据了解,淮安市气温分布情况为:淮南盱眙、金湖、洪泽三县高于淮北各县区;洪泽湖由于巨大水体影响,这里及其周边成为本市暖中心。出现酷暑炎夏最多的地方是盱眙低山丘陵区,1978年7月9日曾出现40.8℃酷暑日,是全市新中国建立以来超过40℃的唯一极值。

  而市区,1951-1980年,夏季最高气温在38℃以上的酷暑年共出现8年,其中1966年8月8日最高气温达到39.5℃。1980年以来,市区2003年出现过38.6℃的高温。

  如果要给市区热度分级,耿建武说,首推新亚所处中心商业区一带;其次是西南化工区;相对而言,城东比较凉爽舒适。

  全市最热数盱眙 市区最热在新亚

  一方面是权威数据说夏季气温未升还降,另一方面却是市民感觉“热疯了”,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反差?

  耿建武说,市民感到闷热,是有一定依据的。虽然近年来高温天没有明显增多,最高气温也没有突破1966年8月8日39.5℃历史极值,但夏季的最低气温却普遍升高了,“高温没降多少,低温却升高很多,市民们自然觉得热。”

  另外,空调房间待习惯了,人们抵御高温的调节能力下降,也是人体感觉夏天“越来越热”的原因。

  而今年,淮安市入梅较晚,出梅却早,梅雨期降水较常年偏少;入伏以后,降水量也较常年略少,月平均气温有所升高,市民自然感到热浪袭人。

  缓解城市升温 仍在节能环保

  耿建武说,市区经济建设快速增长,城区的规模成倍扩大,远非昔日可比。高大建筑物、现代交通道路,营造了城市特殊的气候下垫面,使得市区的“城市热岛’’效应日趋明显。另外,市区机动车数量的激增,各种大型制冷设备的使用,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而城市树木减少、“绿肺”缩小大大影响了城市的调节能力,导致市区散热慢。这些都是市区变暖幅度最大的原因所在。

  若问市区热原因 不外一些城市病

  耿建武说,减排、增强城市自我调节能力,是缓解城市升温的应对之策,“所谓减排,就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为主。比如工业、居民用电,要尽量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煤电消耗;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则要多考虑乘坐公共交通,尽量减少私家车等移动热源的使用。”

  在“自我调节”方面,耿建武说,淮安具有天然优势,“水系通达、湖泊众多,这是城市快速散热的一个重要渠道。资料显示,我市共有河流、湖泊878个,其中就包括四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这些河流、湖泊对气候有很强的调节能力,能够保持气候的平衡与稳定。”另外,近年来,我市打造的几大绿化风光带,如沿河风光带、新区生态园,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城市对气温的调节功能。不过,给城市“降温”,还有待改善之处,耿建武表示,“城市建设中,要多搞绿化,保持生态平衡,节约水源,减少污染……”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67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