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招录考试笔试开考。淮海晚报记者从市人社部门获悉,淮安考区共设10个考点,514个考场。今年申论科目应考15115人,实考11608人,参考率76.8%;行测应考15115人,实考11854人,参考率78.43%。此外,淮安市大学生村官选聘考试应考205人,实考168人,参考率81.95%。
据了解,今年最大的变化在于“三科变两科”,取消了《公共基础知识》,将这一科目的内容纳入到了《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
■《行测》 题量增大 难度降低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江苏公考因为把《公共基础知识》的部分考点纳入《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中,只考两门。所以《行测》的考试题目增加了35道题,时间延长了30分钟,“虽说题量大了,但题目的总体难度却降低了。”一些考生在考试结束后向记者反映。
行测的常识部分像“一带一路”、“三严三实”、“十三五规划纲要”这样的热点也都作为考点融到题目中。此外,一些考题更“接地气”,如江苏民歌《茉莉花》大多数人应该都会哼唱,可这次考题问的却是这首歌的发源地在哪里?是怎么传到欧洲的?这可难倒了一大批考生,“这歌我很熟,可是要问我发源地,我还真不知道。”有考生告诉记者。
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道题让考生回答诗句对应的是哪个季节,也让人有些迷惑,到底对应的是夏天还是秋天?还有一题是考高铁在行驶中车门车窗为什么要关闭。
“这样一些贴近现实或者生活的题目,大部分考生都是可以答出来的,且在备考过程中,一些热点的话题,考生也会特别关注。今年的《公共基础知识》作为常识部分,和往年相比,过于专业化的知识要求少了,相对来说考生在复习的难度上和应考难度上减少多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申论》 考“家风”和“国兴”
《申论》部分则给出了与德孝、慈善公益、家风、党风建设等有关的八段材料。其中,有一道题是要求考生根据某地区评选和表彰“好媳妇”这一项目,写举办“德孝文化节”的活动策划文案。
一题是根据提供的8段材料,如一个妈妈为了让孩子获得入园资格,教孩子说谎。这引起了网友热议,有人表示这是无奈之举,因为当下收红包、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导致了父母如此教育孩子,另一方则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又如针对抢红包现象,一位教授讲了亲身经历,有位家长给他发了个红包,打开发现是1000元,后来费了好大劲才退回,他觉得这触及了师德底线。他的很多学生也喜欢抢红包,他给自己树立一个原则:只发不抢,并且在期末考试时给学生发了一个200元的红包,学生们很开心……让考生对这些社会现象予以评价。
大作文是根据这8段材料,围绕“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写作,考的关键词是“家风”与“国兴”。
笔试成绩
占比提高
今年省考招录政策进一步规范,专业科目考试职位的总成绩计算方法也有了调整,原则上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占50%、专业科目考试成绩占15%、面试成绩占35%。同时明确了报考人员考试总成绩相同的处理方法,按公共科目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排序;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仍相同,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排序。而往年,有专业科目考试的职业,笔试占总成绩的35%,面试占50%。这也就意味着,今年省考笔试的含金量提升了不少。
据了解,本次考试结束后,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将于4月上旬,通过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江苏省人事考试网和淮安市人事考试网等网站,公布此次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和考生成绩。(记者 祝洁 通讯员 李云鹏 徐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