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是城市永恒的状态和不变的主题,通过城市更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普陀区有不少成功探索。
新年伊始,普陀区和欣公寓“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敞开大门。闲置厂房摇身一变,成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全新改造成专门面向骑手的“骑手新家”,让骑手们在上海这座温暖的城市实现“安居梦”。
普陀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
“城市更新,归根究底是为了让人民舒心。”普陀区委书记姜冬冬在2024年全区城市更新大会上说道。新的一年,普陀区坚持把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全力推动城市更新取得更大进展,更好地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普陀区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牢牢抓住“让群众住得更安心、更舒心”这一基点,多点发力、满弦开工,接连啃下全面完成旧改和消灭手拎马桶的硬骨头,打响“三旧”换“三新”攻坚战,铺开城市更新行动,取得了一份份可喜成绩。
“2023年,我们聚焦‘两旧一村’改造和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打造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区房管局副局长周海峰介绍道,截至去年年底,全区实现约4.88万平方米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的完工交付,约1431户顺利回搬新居,共签约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509台、完工335台,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排名全市并列第一。
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一村的“老房新生”旧房改造实现了100%改造签约率、100%改造成功率、100%改造美化率,约1500户居民完成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旧住房成套改造。改造前的曹杨一村,厨卫3家合用,木质楼梯“咯吱”作响;改造后的曹杨一村,实现了厨房、卫生间的各户独用,还加装了多功能路灯等智慧应用,成了闹市区里的“小洋房”。
改造后的曹杨一村实现了厨房独用
“我是住在曹杨一村一工区的,现在家里什么都有了!”居民张女士1952年便住进了曹杨一村,“房子虽然小,但是我和这里的感情深”,朱女士竖起大拇指说道,“现在我们住得很方便,还有独用的煤卫,楼梯也是水泥的,小区绿化也多了,真是老灵额!”
周海峰介绍,2024年将继续把“两旧一村”改造和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程这两项民生实事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启动2.7万平方米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稳妥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努力在城市更新中打造与普陀发展相适应的群众生活居住空间,不断改善百姓居住质量。
安居只是第一步,还得宜居、乐居。近年来,普陀区围绕“宜居、乐居”开展了一系列苏州河水质提升、岸线贯通和景观提升工作。1.6公里滨河步道,1905平方米的口袋花园,将居民的后花园、创业园区的休闲广场、苏州河历史文化映射点等功能融合,成为周边白领和居民观景休憩的新打卡地。
清晨,河风微吹、绿树拂动、水鸟徘徊,亲水平台上晨练的人们在舒展身体、远眺景色;傍晚,两岸是点点灯火,三五人相伴,沿着蜿蜒步道悠闲散步,孩童在一旁跑着嬉戏打闹。家住中远两湾城的居民朱女士像往常一样,晚饭后带着孩子散步游玩,一年多来,这已经成了她遛娃的固定线路。“没想到改造后的苏河步道如此惊艳,感觉现在遛娃更舒心了!”
目前,苏州河普陀段21公里岸线已经全面贯通开放。普陀区统筹岸线各类元素,打造一系列半马苏河驿站。2023年11月,半马苏河驿站·长风湾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对外开放,居民可以在这里学习沪西赤色工运的风起云涌、纵览苏河工业文明历史文韵、体验苏河百年老厂——英雄金笔国潮风范、享受沉浸式书房的阅读体验、亲近水岸贯通的治理成果……
半马苏河驿站·长风湾党群服务中心
“近日,我们还将建成开放半马苏河驿站·1690党群服务中心。”区委组织部组织建设科科长崔寅介绍,该阵地将居民关注的社区食堂、社区卫生服务站、文体活动等功能纳入其中。不仅仅是驿站,普陀区还在细微处下功夫。“我们将细心打磨沿岸的每一把椅子、每一个凉亭、每一处绿化,用优质的服务和设施供给,让人们在这里畅享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