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完全建好后,这个区域会是整个产业园里最漂亮的。”武进湖塘科技产业园E区项目经理樊卫军自豪地说,他们按高标准花园景观厂区的设计,实施了产业园E区的建设,9栋独栋厂房与1栋分层厂房均已封顶,工人们正在抓紧进行装饰收尾工作。
不远处,湖塘科技产业园已落成投用的ABCD四区气势宏伟,呈现蒸蒸日上的现代产业崛起图景。仅几年前,这里还是高污染、高能耗传统企业散乱拼驻的野蛮生长地,如今已成为常州市老工业集中区“危污乱散低”整治典范,园内新聚集的近80个项目和企业中,包含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新三板上市企业1家。
“十四五”以来,常州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危污乱散低”资源配置改革,通过实施用地生态整治、用地提质增效“两大工程”,持续推进“资源优配增效、空间优化重塑”的“常州模式”,将自然资源保障高质量发展的路越走越宽。
以点带面,掀起改革浪潮
2022年7月,湖塘科技产业园作为改革试点,启动占地约1103亩区域的整治改造。其中,E区及南区建设项目规划新增高标准厂房用地130亩。依托武进雄厚的产业基金资源及自身区位优势,园区不断整治腾退“危污乱散低”项目,完善补齐配套服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已联动周边14个园区实现“五类”企业全腾空、规划保障全覆盖,腾退108家“危污乱散低”企业,盘活低效用地2497亩,完成生态整治555亩,新增耕地936亩。改造提升后,亩均税收由不到1.5万元提升至30万元以上,园区容积率从0.6提升至1.8以上。
湖塘科技产业园区转型历程的背后,是常州市作为“危污乱散低”资源配置改革省级试点掀起的改革浪潮。自2021年启动改革以来,常州市低效企业加快转型,生态空间加速修复,一个个现代化产业园区安家落户、一座座美丽乡村落地生根……全市累计盘活各类存量建设用地9.8万亩,土地得到节约、高效、可持续的利用。
规划先行,统筹资源配置
坚持规划引领,强化资源配置改革的顶层设计,是常州市得以快速提高土地集约节约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
常州市高质量编制《常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统筹布局全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常州市工业空间布局专项规划,兼顾区域态势、产业基础、研发支撑、空间底盘四大维度,合理划定产业集聚区及主导产业方向。同时,伴随“危污乱散低”出清提升专项规划的编制,全市识别规划范围内“危污乱散低”用地总规模20余万亩,完成“十四五”低效用地再开发调查入库12.5万亩,明确生态腾退区、转型升级区、保留提升区的范畴,从发展导向、功能定位、用地控制及适用政策等方面确定出清提升的方向。
有了这样有高度、可实施的规划体系引领,常州市“危污乱散低”资源配置改革得到进一步推进。改革重点聚焦“457”,即电镀、涂料、铸造、印染4个行业,玻璃钢、汽摩配等5个特色产业集聚区,以及全市7个板块工业片区(集中区)。通过收购储备、增资技改、增容扩建、僵尸企业盘活、成片开发、综合整治等多种开发方式,有效推动各处低效建设用地的盘活与利用。
因地制宜,变低效用地为幸福高地
2023年9月,作为全国首批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常州市统筹全局,盘活空间资源适应民生所需,探索具有常州特色的低效用地再开发新模式。作为实践中的最大亮点,常州市打造了一批极具地缘文化特色的主题“口袋公园”,提升了城市空间品质,改善了民生福祉。
“家门口就有个公园,家里老人孩子没事就爱下楼去逛两圈,非常惬意。”市民老张口中全家都爱的“幸福地”,是市规划设计院生态景观所主持设计的景仁公园。该公园毗邻北环小学,周边老小区众多,休闲运动空间需求大。设计方充分利用街面转角共享地带,以清末著名诗人黄仲则(字景仁)命名公园,因地制宜进行提升改造建设,添置了一批运动健身设施,并以景观连廊融合了家长等候区、休憩驿站、绿化景观等区域,不定期举办各种群文活动,将服务共享效能叠加放大,弥补了社区公园绿地的稀缺,收获了周边居民的交口称赞。2023年,景仁公园入选2023省级乐享园林示范项目。
截至目前,常州市已建在建口袋公园150余个。小小的“口袋公园”在方寸之间让居民享受家门口的“诗与远方”,承载着构建乐享生活圈、便利政务圈、睦邻文化圈的作用,亦是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展示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