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唯物辩证法三大基本规律之一的量变质变规律告诉我们,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是枯燥乏味且成就感相对较低的过程。如果说科技的突破是质变,那么开展科学研究、培养科研人员、攻坚科研项目等则是相应的量变准备。如今的全球竞争已不仅限于经济总量、国防力量等方面,关键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决定了国家在国际发展中的态势。新时代,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破釜沉舟,打好基础研究奠基战,保证起跑稳定。基础研究让科技创新不再是无源之水。只有从源头开始掌握,才不会在一定高度上被“卡脖子”。基础研究位于研究-应用-生产这个科研链条的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壁垒才能建得高,建得牢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基础研究不断突破,实现了从无到有,由跟跑到部分领域与国际同行并跑、一些领域甚至领跑的发展格局。
中流击水,筑牢应用研究链接桥,努力跨越赶超。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促进、互为印证。基础研究可以为应用研究提供知识储备和学理支撑,应用研究可以为基础研究提供实践路径和检验标准。应用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过程,其目的在于将公式化的理论通过实践,具象化到客观实在上。我国在应用研究领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发展态势和潜力。就目前聚焦的新能源领域而言,多家新能源企业正在用优质的三电技术、汽车组装技术向世界展现着中国应用研究的水准。
笃行致远,锻铸综合研究方天戟,争先冲向终点。综合研究的定义是多样的,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有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也可以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综合。它把不同的研究部门的成果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事物本身及其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以获得新的知识。它具有基础研究的基础性,也有应用研究的实用性,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更有效地应用到实际当中。学科交叉融合是未来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加速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我国在交叉学科、融合学科等综合研究领域大力发展。2021年“交叉学科”正式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交叉学科让原有的学科壁垒不复存在,学科所长集于一处,迸发出更强大的科学火花。
当今的国际竞争大背景下,科学技术尤其是关键技术是一个国家、人民能够挺得起腰板,昂得起头的内生动力。广大青年应自觉履行时代义务,不负韶华,虚心学习,潜心研究,助力国家以关键技术为刃,立全球竞争之潮头。
供稿:东双沟镇(薛鑫波)
编辑:高 帅
审核:刘军波
原标题:《洪声E评 | 以关键技术为刃 立全球竞争之潮头(市级采用网评稿件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