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宁波奥斯克空调生产基地背后的“新质生产力”

  你听过黑灯车间吗?在宁波市鄞州区的奥克斯家电生产基地内,各条产线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行着。在黑灯车间内,只有电脑显示屏、设备状态指示灯和品质检验灯的微光闪烁,仅需38秒,一颗颗塑胶粒就能变身成一个个空调塑料件,而这样的车间内却空无一人。

  “我们车间覆盖了最前沿的AI、云计算、大数据、5G网络等前沿技术。”奥克斯家电制造塑胶车间主任吕加成介绍,曾经的塑胶车间里需要安排170多名员工,而现如今只需要3名技术人员进行设备调试,而整体效率却提升了30%。

  其实,不仅车间不是原来那个车间,生产也不再是原来那种生产。空调的每一个零件和生产技术,都与“新质生产力”有着不解之缘。

  作为日常家电,更加省电是一款空调脱颖而出的突出优势,但这背后却包含着很多技术难题。奥克斯迎难而上,啃起了这块硬骨头。

  “拿奥知音II智能语音空调来说,我们技术团队在省电技术上不断研究,目前采用了三种省电算法,比原有产品省电40%。”

  奥克斯电控研究模块经理黄宁介绍,省电的难点之一就是不能仅追求省电,还要兼顾温度控制能力输出,在二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之前很多空调是用传统PID(一种常用的闭环控制方法)来控制的。”黄宁举了个例子说,如果室内温度从27度到24度,采用传统PID控制并不能特别理想,因为现实里和实验室内的环境不同,自然环境的温度是非线性变化的,这也对控温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突破这一难题,从去年开始,黄宁带领着20多人的团队研究动态调整参数控制。历时一年多,奥克斯独有的模糊PID控频技术终于问世,达到了行业内领先水平。

  “我们也为空调的省电节能出了不少力。”风机风道模块经理王伟也带来了自己团队在技术上攻关的成果。他说,自己团队的强化换热技术能将换热系数提升至5.12%,再搭配上黄宁团队的PID控频技术,空调在提升效率的同时,用电更省。

  “我们团队有30多人,主要研究高效翅片和螺纹管,开始的时候我们是技术外引,但是,不是自己的东西总归是要受制于人,所以我们决定自己研发。”

  于是,从2019年开始,一群年轻人开始投入研发,在“卡脖子”技术上不断攻关,还与西安交大等高校进行合作交流。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团队成功完成了从“技术外引”到“自主研发”的华丽转变。

  此外,王伟团队还自主开发建模小程序,

  不断调试改良空调风叶。

  是的,日常生活里并不难见到的空调风叶,在建模环节却十分耗时。

  “普通的建模方式很难画出来的,因为它的形状比较奇怪,弯弯绕绕。”王伟说,团队发现,将风叶做成十个左右的截面,对每个截面弯曲的角度进行相关的算法控制,可以寻找一个最优解。“我们干脆开发了一个小程序,用了这个小程序后,本来要一两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建模,三分钟以内就可以画好,而且还非常精准。”

  于是,三种算法、PID控频技术、改良后的风叶,三者合力帮助奥知音II智能语音空调在省电上突破了40%大关。

  不仅如此,空调的能效比(空调能效比越高、越省电)从4.0升级为6.0,降低了碳排放,在发展绿色生产力上做出了成绩,可以说既有“含金量”,又有“含绿量”。

  采访几位工程师的“省电奋斗史”不难发现,虽技术领域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善用人才,而且一定要自己培养人才。

  “特别是我们团队,人才都很年轻,大多是25-35岁,新点子都比较多。”家电嵌入式主任工程师陈星说,“我们团队从18年开始搭建,主要研究智能控制,前几位工程师主要是推动空调高端化、绿色化,我们则主要负责智能化。”

  陈星口中的智能控制领域,即是通过大数据算法等应用,来满足用户个性化、定制化需求。比如,站在空调前说一句“朝我吹”,风便会循声而来。

  “空调的聪明不止于此,它还能听懂方言。”陈星介绍说,因为每个人的声音都有着独特的ID,不同的地区也有着完全不同的方言。为此,团队采用了大模型识别技术,经过大量数据精准训练,语音的响应速度从1秒提升至0.68秒,识别率由99%提升至99.67%,指令词可以随意说,方言也能够识别,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希望未来,我们能研发出更好的交互式体验,”陈星说:“让小小的空调插上新质生产力的翅膀,带给千家万户更好的生活品质。”

  记者手记:在小小车间内触摸新质生产力的脉动

  在车间内,我们触摸到了新质生产力的脉动。黑灯车间虽然“黑”,却闪耀着智慧之光,除了生产过程的无人外,塑胶车间还实现了计划排产、合格率监控、设备综合效率的智能化,实现了480万套年产能。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在与技术人员的交谈中,我们看到了无数怀揣科研梦想、攻关技术难题的年轻人,他们勇攀科技高峰,不断为新质生产力注入着新动能。

  放眼广阔未来,新技术的升级方兴未艾。在之江大地上,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将科技创新“基因”融入到发展的“血脉”里,打通车间到未来的“新干线”……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296
收藏
分享